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美术学 >

近二十年《清明上河图》研究述评(2)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史学月刊》(开封)2008年 张显运 参加讨论

    三、关于图中广告行为的研究
    宋代是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繁荣时期,京师开封乃“八方争凑,万国咸通”[26]之地,商业极为发达。伴随着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广告布满街头巷尾,这在《东京梦华录》和《清图》中均有反映。近年来,随着《清图》研究的深入,图中林林总总的广告行为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郭天昊先生认为《清图》中许多店铺采用牌匾广告的宣传形式,具体地介绍经营范围,突出自己的经营特点,是宋代专营店铺招牌广告内容的一大特色,对后世店铺的影响也非常深远。[27]彭景荣、肖红对图中各种广告形式进行了概述,指出宋代的广告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方面都呈现出了繁荣景观,这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充分体现。[28]郑传斌对宋代店铺广告的装饰艺术,尤其是招牌和幌子广告进行了深入探讨。[29]谢洁对图中所显现出来的广告行为及其使用手法进行了简要论述,着重指出印刷广告、店堂装饰、工艺展示等广告形式在北宋时期被商家应用得异常活跃。[30]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图中的广告行为进行了探讨,倘能再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广告密布背后的社会经济原因,必将有力地推动《清图》研究的深化。
    不少学者还对图中的招牌广告进行了研究,研究中最大分歧在于对“解”字和“饮子”招牌的理解。
    1.有关“解”字招牌理解的分歧
    《清图》中闹市区十字路口的一家店铺,屋檐下伸出一个广告招牌,上书一个大大的“解”字,非常醒目。数十年来围绕“解”字招牌的解读,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学术界对此有3种理解:1.“解”与“廨”同,大概是官吏办公的地方;2.代办运输的店栈。3.解库。周宝珠在《〈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一书中对上述三种观点已予以归纳。近20年来,研究者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1)“当铺”。朱家溍先生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提出“解”为“解库”(当铺)[31],作者依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二“江北人谓以物质钱为解库,江南人谓为质库”等为据,立论太显单薄。近年来,刘坤太、周宝珠等先生结合清明时节东京开封的民俗习惯、画面内容,先后引用了《东京梦华录》、《春渚纪闻》、《能改斋漫录》、《湘山野录》中的史料,用大量翔实的论据进一步充实了该观点,[32]论证精到,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此观点遭到了李合群先生的质疑。[33]
    (2)“解盐”。河浚、彭景荣、肖红等持此种看法。他们认为“解”字招牌是解盐店的招牌,这是用产品的产地名称取代产品名称的一个典型例子,显示它为官府行销解州池盐。[34]诚然,当时开封一带确为解盐销售区,城区西部还设有都盐院,作此推测当有一定的合理性。
    (3)“解夏”、“解会”。孔庆赞先生倡导此说。孔氏认为,按照佛教习俗,从阴历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禁止僧尼外出,应在寺院内坐禅学习禅法,称为“坐夏”、“度夏”等。到了七月十五日,“坐夏”结束,称为“解夏”。“解”字招牌,就成了“解夏”、“解会”的标志。[35]这种观点令人困惑:“解”字招牌在闹市区的十字路口,并非在寺院里面,“解夏”是寺院内部事情,无需对外宣传,况且佛门讲究清净,悬挂招牌不是多此一举吗?
    (4)“书铺”。李合群先生标新立异,提出此说。其根据是科举考试与“解”字密切相关。宋代诸州、府、军的考试称为“解试”或“发解试”;录取的指标,称为“解额”;解试合格称为“得解”;第一名称为“解元”。李氏进而推测“解”字招牌的店铺与为士子办理审验资格的书铺有关,并断定开封这种“解”字书铺一定不少。[33]李氏的想象力尽管比较丰富,但却有不少破绽。图中“解”字招牌的店铺较为狭小,门前冷落,如果是士子应举时户籍办理的公正机构,应当比较繁忙,因为办理公正手续具有时间的限制。其次,李氏文章中还提出开封这种“解”字招牌的书铺一定不少,却没有提供任何论据进行佐证。
    2.有关“饮子”招牌含义的争端
    《清图》中有几处卖“饮子”的摊铺,“饮子”究竟为何物?不少研究者试图予以解读。周宝珠先生用功最多,他旁征博引,对于什么是饮子、饮子的种类、做法、用途等都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论著中征引了大量的史料,无疑是很费工夫的。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宋代的饮子多种多样,基本上以治病为主,当然也有防病健身的,为清热、防暑、去湿等。某些饮子具有后世饮料的功能。[11]孔庆赞先生认为,饮子是一种凉水的冷饮。[35]李祥林解释饮子即为汤药。[36]谢洁则主张饮子是中医汤药的一种。[30]从以上对“饮子”含义的争议看,周宝珠先生的解释最为全面,也更令人信服,因为仅从画中几处有限的“饮子”招牌无法判断为冷饮还是汤药。
    四、关于图中酒店、药铺的研究
    《清图》描绘的店铺中酒店最多,足以说明宋代东京餐饮业的繁荣及其在诸行业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图中酒店也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最早对图中酒店进行研究的是韩顺发先生。1986年他在《〈清明上河图〉中的酒店》一文中探讨了图中新酒的含义,市民饮新酒的习俗、酒店的标识物酒旗与酒帘、“天之美禄”与“十千酒店”名字的由来、酒店的装饰物彩楼欢门与拒马叉子等。[37]尽管文中一些观点值得商榷(如将酒帘解释为“酒肆之家正门或旁门上悬挂的门帘”显然是错误的),但其开创之功不可没。沈天鹰研究了图中的酒店业,认为店铺经济的兴盛反映了城市商业的繁荣,为后人研究东京城市经济与社会生活提供了非常直观的感性认识。[38]柯宏伟先生从建筑学的视角出发,把图中酒店布局和建筑形式分为楼阁型、宅邸型和花园型,并对酒店的装饰特色进行了研究,[39]视角独特,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但令人遗憾的是作者对“天之美禄”酒店招牌的理解是错误的,认为美禄是东京产的一种名酒,在此店销售。殊不知“天之美禄”一词是美酒的代称,最早出自《汉书·食货志》:“酒者,天之美禄。”酒是上天赐给人们的一种美好赏物。韩顺发、周宝珠等先生在其论著中均有详细阐述。周宝珠先生对图中酒店也给予了关注,并对韩顺发“酒帘”一词的解释提出了质疑。韩文认为宋代酒帘是“酒肆之家正门或旁门上悬挂的门帘。”[37](p72)周文指出酒帘就是酒旗,用旗或帘只是习惯而已。[11]
    图中众多的药铺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刘顺安先生结合图画对北宋东京药铺进行了深入讨论,认为东京药铺具有店面临街,利于服务;分布广泛,遍布全城;处于交通要道,位置优越;门类齐全等特点。[40]计光辅先生对图中的骨科诊所和儿科诊所进行了研究,认为《清图》为宋代中医药卫生事业迅速发展提供了形象资料。[41]此外,周宝珠、郭天昊、沈天鹰等先生对药铺也进行了探讨。
    五、关于《清明上河图》绘画艺术的探讨
    近年来,随着“清明上河学”研究的深入,令人欣喜的是美术界也积极行动起来,仅近二十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著就达60多篇(部)。研究者结合本专业更多地探讨了《清图》的绘画艺术。
    1.有关《清明上河图》构图方法的探讨
    崔延和先生认为图画在构图上有高超的处理方法,全卷画由生动的小场面组成了严谨的大结构。既运用了传统的“远上近下”的画理,某些画面又采用了界画的表现手法。[42]王雪丹先生认为张择端以鸟瞰的角度,不断推移的视点来摄取景物,同时结合大量平行透视的方法,“给人一种俯仰流盼、以游无穷的宏观意识空间,使画面具有一种逍遥自在、意趣高古的色彩。”[43](p320)邵慧良先生提出《清图》采用了散点透视法来摄取所需要的景象。不仅如此,他还对画图内容和表现手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图画从“商业、交通、漕运、建筑等几个有代表性的角度,集中体现了20世纪中国都市社会生活的全貌。”[44](p58)邵先生连基本的史实都不清楚,因为《清图》描绘的是12世纪北宋京师开封的繁华景象,而非“20世纪中国都市社会生活的全貌”。郑芳先生对《清图》的构图形式、透视法则和色彩意蕴给予了关注,认为从宋人的绘画中可以看到东方人对自然的关注,其中蕴积的情感完全融入一草一木之中。李忠海先生从构图场景艺术的角度探讨了图画的布局、场景形式、人物刻画、景物描绘的特点,认为《清图》对后世历史风俗画产生了深远影响。[45]杨光先生认为《清图》成功地运用了绘画透视法,获得了画面的统一和谐,局部生动传神的艺术特色,为后来的民族绘画向前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创造天地。[46]袁武先生指出,《清图》不仅采用了中国画散点透视中的平视、俯视,甚至运用了西洋画中的焦点透视,令人匪夷所思。[47]王元元先生认为《清图》作者将现实主义创作思维与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相结合,使画面容量大,达到一种咫尺千里的效果。[48]杨佳黎先生指出《清图》在空间转换上使用“隔”景,从而实现自然转换。图画内容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连接又多得益于“隔”的巧妙应用。[49]此外,还有刘玉、东方一、张炫、侯也、高昂星等研究者对《清图》的构图方法或多或少地进行了探讨。总的来看,研究者虽然探讨的角度相同,但在一些细节上还存在着分歧。如关于绘画的透视手法,有的认为是平行透视,有的主张既有平视、俯视,还有焦点透视,可谓见仁见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