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自成自然的生态生活观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指出:“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需要为目的”、“人创造人居环境,人居环境又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6](P38-39)人是园林的主人,既是造园的主人,也是享用园林的主人。所以,不仅徽州人的生态观念对徽州园林起着制约作用,而且徽州人的生活方式亦对徽州园林有着重要的影响,一定意义上也是徽州园林生态观的重要体现。西方著名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中曾说:“中国人摸索出的生活方式已沿袭数千年,若能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若不借鉴一向被我们轻视的东方智慧,我们的文明就没有指望了。”徽州人采纳的就是这种生活方式,具备这里所说的“东方智慧”。 萌芽于唐宋、繁盛于明清的徽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范,体现的是农业文明时期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价值观。占据中国农业社会几千年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既不如道家老子主张的“小国寡民”和庄子希望的“与木石居,与鹿豕游”的原始状态,也不似现代社会以人为中心,对大自然进行掠夺性索取的暴发状态,而是“主张富民养民,丰衣足食,但在这方面是有一个限度的,即在人们的生活资料满足到一定程度后必转向道德修身和教化,而不以不断鼓励民众拓殖财富为能事”[7]。这种思想造成两种显著的影响:一是使几千年中国农业社会的经济发展受到控制,制约了它的快速发展;二是形成了人们知足常乐、淡泊宁静的生活观念,促使社会风俗淳美、上下相安。这两点都直接作用于中国农业社会的生态环境,前者使中国农业社会的生产模式与生态环境协同,后者让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模式与自然环境和谐。生活于农耕社会,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徽州人深谙其道。 在徽州这块风水宝地上,他们辛勤耕耘,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合理利用自然,适度改造自然,从大自然中获取满足基本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财富,即使在徽商大力发展之时,徽州人也只是“充分利用水路交通的便捷有利条件,将山区的物产从长江上游运到下游,而将下游的食盐等物产带回到山区,互为补充、互通有无的经济贸易使得徽商们能在山水之间的辛勤劳作中获取合理的利润。这些也是结合地方生态资源的贸易,即以最小的运输成本和劳动投入获得最大的财富,又尽量不使自然山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没有将山区的林木砍伐殆尽,也没有以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和物质条件来换取无休止的财富积累”[8](P84)。这种有限度的经济发展、适度的取自于自然,很好地保护了徽州的生态环境,形成了良性的生态系统,成就了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相应,徽州先民们丰衣足食而又知足常乐、朴实淡泊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体现了他们自然和谐的生态观。“孔子主张中庸之道,提倡忠恕之道,挈矩之道也都是讲要设身处地,将对象与自己置于一个平等的地位,共同和平地生存、交流与合作。而这样一种观念,不仅影响到古代中国人对人的态度,也影响到了人对待其他动物、其他生命的态度。”[7]儒家的思想观念深深地影响着徽州人的生活观念,温、良、恭、俭、让,是徽州人恪守的做人准则,人们的一切思维和行为都遵循着中和可行的规矩运行。歙县东门许氏宗族《许氏家规》载,“君子无所争,言其恭逊,不与人争;争固不可,而况斗殴以争乎?”(《古歙城东许氏世谱》卷七《许氏家规》)。环山余氏宗族《余氏家规》亦规定,“邻里乡党,贵尚和睦,不可恃挟尚气,以启衅端”。此外,保土、惜水、节能、节俭、废弃物有效处理等,均反映出徽州人朴素自然的生态观。尤其是生活垃圾的有效自然循环,如沈福煦《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生态观》一书中所描述:“人吃粮食、蔬菜、鱼肉,最终成为粪便,回归到田地里,给庄稼做肥料,然后新的稻谷蔬菜又长出来了。竹园里养鸡,一举二得,不但可以吃鸡和鸡蛋,而且可以吃竹笋,又是环境绿化,而鸡粪则肥了竹子。”[9](P16)农业社会的徽州也是如此,有效地实现了生活废弃物的自然循环,保护了环境不受污染,还将村落的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分流,无毒的生活污水由污水池排入下水道,可流入田间地头浇灌田地,也可经过自然过滤流进较大的溪流,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注释: ①转引自曹林娣.中国古典园林理想景观模式与生态智慧[EB/OL].网址,http://www.longquanzs/articledetail.php?id=19152,2011年7月27日。 原文参考文献: [1]朱永春.徽州建筑[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2]单德启.安徽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高寿仙.徽州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4]张觉民.中国名村风水[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5]谢海东.中国风水文化博览[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0. [6]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1. [7]何怀宏.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述略[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2). [8]王小斌.演变与传承[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9]沈福煦.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生态观[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