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戏剧学 >

民间戏曲的重要传承——“江湖十八本”考释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戏曲艺术》(京)2007年第 白海英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民间演剧是我国戏曲演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江湖十八本”是民间演剧的典型代表。本文从民间文化与民间戏曲演出的角度,来考查“江湖十八本”之由来,以及在戏曲史上的出现,再结合各地地方戏中留存的“江湖十八本”名目之比较,探究其风行及其衍变之原因,说明它在戏曲史上的重要位置。
    关 键 词:江湖十八本/民间演剧/整本戏/地方戏
    作者简介:白海英,华南农业大学讲师,中山大学古代文学博士。
    “江湖十八本”是戏剧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曾有在清代盛行三百年。“江湖十八本”作为深受观众喜爱之剧作代称,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称号,而它产生、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为人所忽略,其实这个过程与我国戏曲史的兴衰相联系,也与人民大众的审美趣味及其变迁息息相关。通过对“江湖十八本”的考察,可以展现戏曲文化史上一段曲折的流程,并可为我国戏曲史、文化史今后的走向提供若干值得思考的东西。
    一、“江湖十八本”释义
    “江湖十八本”由“江湖”和“十八本”两个意象构成。首先从“江湖”说起。现实生活里人们经常会接触到这样的语汇,如“身在江湖”、“游走江湖”、“江湖郎中”等。从这些语词的相关语境揣测,可以看出“江湖”具有“非官方”、“非正式”、“流动”之意。
    关于“江湖”,《辞源》有两种解释:一是按字的本意,释为“江河湖海”。二是引申义,“泛指五湖四海各地”,且释“走江湖”,“俗谓流浪四方之意”。①《辞每》“江湖”条也有两种解释,但释义稍有区别,曰:“①旧时指隐士的居处。《南史·隐逸传上》:‘或遁迹江湖之上。’②泛指四方各地。如:走江湖。杜牧《遣怀》诗:‘落魄江湖载酒行。’”②
    当然,如果要追根溯源,“江湖”一词最早出自《庄子》: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内篇·逍遥游第一》)③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内篇·大宗师第六》④
    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内篇·大宗师第六》)⑤
    夫以乌养养乌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外篇·至乐第十八》)⑥
    从《庄子》中可以看出“江湖”一词早期是与“山林”、“岩穴”等相连用的,指隐士所居住的地方。中国古代隐士大致有两类人:一种是因不能跻身朝廷和官场而退居江湖,一种是因不愿为现实政治所约束而归隐田园。这里的“江湖”指这些“士阶层”超然于政局的一种生存状态;于是,“江湖”就变成相对于“官方”、“政治”而言的,用来指代一般场所或阶层的一个名词。张远山先生下面的这段论述,可以看出早期“江湖”的文化含义:
    庄子与韩非是针锋相对、不共戴天的两个先秦思想家,尽管庄子死后数年韩非才出生。但他们两个人的巨大天才,造成了中国两千年历史中最大的两种力量:庄子左右了江湖文化,韩非主宰了庙堂政治。⑦
    也就是说,在中国进入封建社会之前,“江湖”便具有了与庙堂政治相对的民间社会文化意义。而在后来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江湖”一词始终承传着这个民间文化的意义,而且还产生了广大、多杂之意。
    与“江湖”相关的社会群体被称为“游民”、“江湖人”。李慎之把这些“游民社会”称为与正统官方相对的“另一个中国”。他说:“原来中国还有一个历来被文人学士忽略的游民社会,他们的意识形态不但与官方的、正统的意识形态对立,而且还支配着半个中国,半部历史,还时时冒出头来一统天下。要如实地了解中国与中国社会,了解中国人的心理与思想,不看到这一些,是不能认为完整的。……我以为能把这样一个隐性社会发掘出来,使之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引起人们的注意和研究,努力使它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消解,是有重大意义的事情,而且也是我们无可回避的责任。这项工作无异乎:‘发现一个中国。’”⑧
    这些江湖人四海为家,不读书、不做官,是士、农、工、商四民之外从事杂艺之人,又被称为游民。他们大多有着自己独特的谋生技艺,以此解决自己的吃穿住用。而以卖艺为生的人被叫做“江湖艺人”,有变戏法、耍猴、打把式的武艺人,还有说书、说相声、演口技、唱大鼓等的文艺人。戏曲艺人则综合二者之长,同样被称为“江湖艺人”、“江湖班社”。他们长期走南闯北,冲州撞府,到处流动作场,于各地显身卖艺,常被称作“路歧”或“路歧人”。《武林旧事》云:“或有路歧,不入勾栏,只在耍闹宽阔之处做场者,谓之打野呵。”⑨江湖艺人所操的“艺”是给人看和给人听的,他们必须有些绝活才能吸引看官和听客,求得生存的保障,“江湖十八本”正是长期游走的江湖艺人谋生所凭之技。
    而“十八”之数为江湖艺人所借用,用来指代自己的看家技艺,也揭示出中国民众自古就有的数字文化观念。从文化的角度讲,这种现象可称为象征。从古到今,象征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如汉字,从字形到字义都体现出象征的意味,这正是中国人的民族心理使然。中国人对数字的称呼与使用亦同理。
    “十八”是一个计量单位,表示物之确切数量。但日常生活中却形成了众多含有“十八”的词语却没有具体数量指代之意,如酒有“十八里红”;地方有“十八滩”、“十八盘”;佛教中则有“十八罗汉”、“十八层地狱”;人物有“十八娘”、“十八姨”,音乐有“胡笳十八拍”;而俗语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女大十八变”等等。
    对于“十八”运用,研究北京近代文史掌故的专家石继昌先生亲自做过验证。北京有条称“十八半截”的胡同,他亲自去数,结果发现原来是二十条胡同。⑩而来源于佛教的“十八罗汉”,还由于数目问题曾引起一段公案。《俗语佛源》作了解释:
    据唐·玄奘所译《法住记》所说,“十六罗汉”受释迦牟尼佛的嘱托,不久涅槃,常住世间,受世人的供养而为众生作福。这“十六罗汉”的名称是:宾度罗跋罗惰门……然而“十八罗汉”并没有经典上的根据,是一种附会之说。民间则将增添的两位称为“降龙”、“伏虎”。这在小说《济公全集》中亦有反映。五代张玄等始绘十八罗汉像,宋·苏轼作《十八大阿罗汉颂》……宋元以后,“十八罗汉”流行民间,连神魔小说《西游记》中也有“十八罗汉斗悟空”的故事。(11)
    “十八罗汉”在原典中只有十六位,但数字文化心理使中国人喜欢“十八”胜过“十六”,所以到了五代之际人们想方设法给它添了两位,变成了“十八罗汉”。宋元时期已成定格,之后只要提到佛教中的罗汉,便理所当然是十八位,附会之说成为了约定俗成的东西。另外一个佛教的例子是“十八层地狱”的说法,它出自大乘佛教《地藏菩萨本愿经》。有些人翻遍经典、辞典,想弄清楚到底是哪十八层。然后去问法师,法师的回答是,其实学佛修行人,无须记挂着十八层地狱的种种,古今中外放眼看去,人间地狱,比比皆是。所以,“十八层地狱”便是苦难深重的象征,并不是确指。又“女大十八变”之俗语,出自北宋道原和尚的《景德传灯录》,且在宋代已经运用广泛了。这说明“十八”的观念早在宋代就流行了,而且已经扩散到人们日常的生活与事物中。
    在中国古代,《易经·系辞》有“十有八变而成卦”之说。另外,在中国数字文化里,“十八”是三、六、九的倍数。而“以三为全”的观念早就出现在中国文化史述中。《史记·律书》载“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太玄经·进及其他篇》有“三,终也,数之极也。”可见,“三”虽然是最小的数单元,表达的却是最低限度的多。而“三”的倍数“九”有完整化、集大成的意思。《鹤林玉露》有“数穷于九,九者究也”,《字汇》释“九,同纠”,即集合之意。日本汉学家森安太郎先生指出巫、算同构,皆为数。(12)而且“算”字为两个“示”的结合,《说文》曰:“示,神事也”,“示”即与神事有关,如神、祝、祀、社等。这说明“数”自从古代就被赋予浓厚的文化意义,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双重功能。
    胡朴安《俗语典》称:“凡事物之多变者,俗并以十八言之”。意即“十八”在很多场合并非严格的确数,而是指代物之量广。“十八”在社会生活中广泛运用,还表现在一批“十八”的变数具有同样的指代作用,如三十六洞天、三十六计、七十二变、一百零八将、三百六十行等等。这些“十八”倍数的数字,在数量上远远大于“十八”,但在很多场合中仍然和“十八”一样用来表示“多、广、杂”。
    戏曲中的“十八”具有同样的文化含义。在戏曲中常提到这样一些名目,如《十八答》、《十八相送》、《十八扯》、《十八摸》之类的短剧。其中《十八答》,早在明代徐渭品评《琵琶记》时提到:
    惟《食糠》、《尝药》、《筑坟》、《写真》诸作,从人心流出,严沧浪言“水中之月,空中之影”,最不可到。如《十八答》,句句是常言俗语,扭作曲子,点铁成金,信是妙手。(13)
    徐渭提出的《十八答》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李复波、熊澄宇疑为古曲牌名,(14)而胡忌先生在遍查各本《琵琶记》曲牌之后,否定了此推断,(15)并根据钱南扬先生校注的《琵琶记》辑录了“常言俗语扭作的曲子”:
    (外)休胡说!他既有媳妇在家,去做什么?【狮子序】(贴)爹爹,他媳妇虽有之,念奴家须是,他孩儿次妻。那曾有媳妇不侍亲闱?(外)孩儿,去有什么勾当?(贴)若论做媳妇的道理,须当奉饮食,问寒暄,相扶持,蘋蘩中馈。(外)便做有许多勾当,他有媳妇在家里,不去也不妨。(贴)爹爹,又道是养儿代老,积谷防饥。(外)既道是养儿代老,积谷防饥,何似当初休教他来应举?【太平歌】(贴)爹爹,他求科举,指望锦衣归,不想道爹爹留他为女婿。……(16)
    由此可知,“十八答”原指《琵琶记》中《几言谏父》一场牛丞相与牛小姐的问答,而牛小姐并不是十八句答词,才知古人取名“十八答”只是针对父女多次问答,而不是具数。
    再看《十八相送》,演梁山伯与祝英台分别时的情景。胡忌先生疑惑这个名字的由来,曾请教越剧演员,结果演员也不知所以然,疑为其中唱词“十八里相送到长亭”之故。但落到实处,不见十六、十七里的唱词。进一步追查,乾隆年间《新编金蝴蝶传》弹词是“九送”,还有同时期《大双蝴蝶》的唱本是“十送”。看来“十八相送”也没有具体到十八个地方,或十八里,或沿途有十八种风物,说明送别途中,演员可以随意发挥,唱段可以减少为三送、五送,如果演员想显能事,或场面上需要,可以有更多的送别唱词编出来。《十八扯》、《十八摸》的戏弄段子亦同理,其中的“十八”亦未实指。由此看来,戏曲中的“十八”也是人们按照自己的观念随意安排上去,其指代意义早己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其他方面,用来指代“多”、“广”之义了。
    根据“江湖”与“十八”在人们日常生活以及戏曲中的文化含义,我们就容易解读“江湖十八本”了。民间戏班艺人在长期流动演出中拥有了一批剧目,这些剧目受到民间观众的普遍欢迎和喜爱,也便成为江湖班社的看家戏。这批剧目不同于人文创作本,它们出版江湖班的演出实践中,随着江湖班的流动;这些剧为不同地域的广大民众喜爱,具有流行性。于是江湖艺人就将自己手中的流行剧作称为“江湖本”。而由于“十八”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多、广”的指代意义,江湖班便用“十八”来指自己的多种拿手剧目,这样“江湖十八本”之称就在戏曲史上出现了,而且渐渐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在观众的心目中,“江湖十八本”,意味着戏班能演民间流行的多种经典剧目。戏班为了提高竞争力,不论实际能演多少种剧作,不论是多于十八,还是少于十八,都愿意凑成“十八”之数,把“江湖十八本”作为吸引观众的一个招牌。简言之,“江湖十八本”是民间剧坛上流行剧作之代称。它可以是具体的“十八本”,也可以是约数,用来指代受到各地观众普遍欢迎的一批剧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