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观点 >

20世纪中国传统戏曲发展大观(2)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中国社会科学报 冷川 参加讨论

    戏剧发展在于找准自己位置
    新时期以来,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与世界流行文化的同步性不断加强,人们不禁会问,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戏曲艺术是否还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互联网上的一代人是否还会去欣赏传统剧作?2000年后,昆曲、粤剧、藏戏、京剧陆续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人们在欣慰的同时,也会感受到它们生存状况的严峻。
    一种艺术形式有无生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在面对不同文化空间的挑战时,能否从中汲取自新的资源。梅兰芳的发展可给我们某种启示,他的艺术革新正是在京海两派的差异中展开的。1913年11月,他第一次赴沪演出便引起轰动,被誉为“天下第一青衣”。此后十年间又数次赴沪,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梅兰芳热”。应和海派艺术的期待,梅兰芳在唱腔之外,将舞蹈提升为京剧的主要表现手段——《黛玉葬花》的花锄舞、《思凡》的拂尘舞、《西施》的羽舞、《霸王别姬》的剑舞,构成了人物塑造的重要环节。京派重“听戏”、海派重“看戏”,而在梅兰芳的手中则臻于声色兼美之妙。
    20世纪80年代传统戏剧再出发时,魏明伦的荒诞川剧《潘金莲》开国内穿越剧热潮的先河,同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作者用荒诞手法组织时空形态,呼唤出武则天、安娜·卡列尼娜、吕莎莎、七品芝麻官、贾宝玉等人物跨越朝代和国界,与她一同探讨女性生存处境。魏明伦的川剧契合了80年代人们对社会文化问题的普遍关注,全国几十个剧种200多个剧团曾演出该剧,海内外反响强烈,这部剧作也引发了人们对家庭、婚姻、爱情、法制、道德等问题的深入思考。魏明伦的尝试预示着在新的历史时期梅兰芳表演体制的蜕变。
    2000年之后,在作家白先勇等人的大力提倡下,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走红大学校园。才子佳人的传奇、清丽典雅的唱词,以及穿插其中的插科打诨的噱头,应和了当下青年人的审美趣味。
    只要把好时代的脉搏,打好文化这张牌,传统戏曲的前景并不悲观。它不会再遭逢新文化同人那类的有意摒弃,但也不能指望一味靠国家的支持而壮大,它会重新回归民众,切合人们的某种文化期待,步入某种更具自觉意识的发展阶段。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