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参考文献: [1]黄科安,王伟:曲同调殊:戏改语境中的荔镜情缘[J].东南学术,2013(5):232-238. [2]庄长江:他救了“陈三五娘”——记晋江剧坛泰斗许书纪[N].晋江经济报,2008-8-29(5). [3]王伟:粉墨闽南:荔镜情缘的跨学科叩访[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13(5):58-63. [4]王伟:跨界的想象:当下梨园戏研究范式述评[J].福建论坛,2012(3):110-113. [5]叶小梅:南戏遗响——轻歌曼舞梨园戏[M].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5:184. [6]厦门台湾艺术研究所.一代宗师邵江海[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7:40. [7]傅谨:新中国戏剧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5. [8]厦门台湾艺术研究所.歌仔戏资料汇编[C].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7:11. [9]陈志亮:漳州芗剧与台湾歌仔戏[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163. [10]戴锦华.经典电影十八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105. [11]王伟:闽台歌仔戏的文化地形与历史记忆[J].戏剧文学,2014(6):80-85. [12]林立:情欲与精神——戏曲〈陈三五娘〉情爱观的变迁[J].时代文学,2008(1):122-124.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