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戏剧学 >

辻听花对京剧的研究与传播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戏曲艺术》 李莉薇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20世纪早期日本报人辻听花主笔《顺天时报》文艺副刊专栏,以开阔的演剧视野写下了大量的演剧评论,成为名重一时的著名剧评家。这些演剧评论集中反映了听花的京剧艺术观。1920年辻听花又出版了今天被人们誉为第一部京剧史著作的《中国剧》。该书较为完整地阐述了他的京剧史观。在京剧域外传播史上,作为京剧评论家的辻听花值得重新认识,他对京剧的贡献也值得重新评价。
    关 键 词:辻听花/京剧/研究/传播
    作者简介:李莉薇,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日戏剧交流史、中日比较文学。
    标题注释: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近代以降日本对京剧的研究与接受”(批准号:11YJC760037)阶段性成果。
    20世纪初,一些长期旅居中国、号称“京剧通”的日本报人介入到梨园界当中,这些日本“京剧通”以辻听花、波多野乾一为首,他们写剧评、写京剧史、翻译剧本、积极推动京剧伶人赴日公演,为京剧艺术的发展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他们既关心京剧的历史,更关心当代的京剧演出,尤其对名伶的生平遭际、学艺过程、传承门派、擅演剧目、表演特征等给予特别的关注①。虽然辻听花以《中国剧》、波多野乾一以《京剧二百年历史》早已为戏剧界所熟知,日本当代最著名的中国戏剧史研究家田仲一成也著文认为波多野乾一、辻听花等人是有关戏场表演的研究方面“值得注意的专家”,②但关于他们对京剧的研究、对京剧的传播,却甚少有人系统地评介、梳理。本文将根据目前所掌握历史文献材料,考据辻听花所从事过的京剧评论研究活动,重新评价他为推动京剧发展、传播京剧所作出的贡献。
    一、辻听花的京剧评论研究生涯
    辻听花(1868—1931)本名武雄,号剑堂,又名听花散人。“听花”是其在报纸上写剧评文章时用的笔名。据称,他因为喜爱京剧,故取“听戏”的“听”字,“花旦”的“花”字为笔名。不过,前清年间曾一度很流行“品花”、“看花”,对优伶的色艺进行评品。张次溪所编《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所收史料,大部分都是评品优伶的作品。笔者推测,辻听花或许是受其启发,强调自己看重的乃是“优伶的演唱艺术”,主要是“听”伶人的唱戏而取“听花”之笔名。
    辻听花明治元年(1868)出生于日本九州熊本县,毕业于著名的庆应义塾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由日本近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福泽谕吉(1835-1901)一手创办。具有近代启蒙思想的福泽把西方学术观念、学术研究方法传授给了他的学生们,提倡各人自己去找自己的研究课题。当时庆应义塾大学的风气,盛行的是质朴的福泽精神。据说,福泽曾在晚年向人谈起他的学生辻听花:“我一直教导学生充分发挥各人的真正的才能作为人生最高的目标。辻(听花)正是这样实践的。我期待看到他的将来。”③由此可见,辻听花之所以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他的京剧理想,与早年所受福泽式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明治31年(1898)9月,32岁的辻听花作为教育视察员初次来华,走访了北京、天津、上海、苏州等地。期间,在京津首次观看了京剧。听花本人回忆道: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我第一次看中国剧,居然相当的喜欢,感觉非常有趣。
    (中略)
    但是,我不知何故从一开始就非常喜欢中国剧,绝非有什么特别之处,更没有其他很深的理由。只要我一进入剧场,面对着舞台,听着俳优的歌唱和说白,看着他们的身段和武打,就自然觉得很是喜欢,深深被其吸引④。
    总之,就是辻听花与京剧结缘了。
    明治38年(1905)他到上海担任《教育报》的编辑,而后又到江苏两级师范学堂和江南实业学堂担任日语教习,致力于中国的教育事业,与鼎鼎大名的罗振玉很有交情⑤。另外,有趣的是,辻听花曾供职的江苏两级师范学堂,被喻为中国戏曲史开山祖师的王国维也曾在此跟随东京帝国大学汉文学科的高材生藤田丰八(1869-1929)苦学日语,并因为藤田丰八的引导,培养了对西洋哲学的浓烈兴趣。王国维后来采用西洋的学术研究方法写成了中国戏曲史上的经典名著《宋元戏曲史》(1913)⑥。不过,目前尚未有材料能证明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和辻听花的《中国剧》(1920)两书成书的影响关系。博学多才、从不入戏园看戏的王国维或许根本不屑于和经常出入戏园的辻听花交往,而辻听花《中国剧》里为其作序的,长达50多人的作者队伍里也没有出现王国维的名字。
    辻听花在江苏担任日语教习期间,得遇同乡驻苏州代理领事片山浩然(1869-1910)。据《中国剧》中为辻听花写序的佐原笃介、小越平陆介绍,戊戌变法之时的听花“尚未解剧”,“厥后南游遇片山浩然,浩然慷慨之士也,嗜酒狂剧”⑦,辻听花因为与片山朝夕相处,“终受其感化,是后二十余年研究剧学,深有所得”⑧。片山敏彦,号浩然,虽然比辻听花小一岁,但却比辻听花更早痴迷京剧。他在苏州期间,与辻听花朝夕谈论演剧,又结识戏园园主、京剧演员等许多梨园界人士,对辻听花影响很大。辻听花在《中国剧》自序中也明言:“今拙著已问世矣,而向时谈剧之友如片山浩然既作古于荆州。鑫培、笑侬亦相继逝世。手持此小册,无由持赠,可慨也夫。”⑨可见,片山浩然是辻听花进入中国京剧研究的“引路人”。
    明治44年(1911)辛亥革命爆发,由于中国国内政治形势不稳,日本侨民纷纷返国。同时也是由于妻子病重,需要照顾,辻听花于是辞去江南实业学堂的工作,返回日本。辻听花夫人于明治45年(1912)辞世。塚本助太郎田⑩认为,夫人的死对辻听花打击很大,但同时也促成了他走京剧评论的人生之路。
    当中国国内局势刚趋于稳定之际,辻听花便给庆应义塾的校友、时任《顺天时报》社长的龟井陆良去信,询问赴华任职的可能性。龟井是辻听花学生时代推心置腹的密友,自然给了他满意的答复。民国2年(1912)辻听花到北京加入《顺天时报》社,成为主持《顺天时报》文艺副刊的编辑,正式开始了他长达17年(1913~1930)的中国京剧评论家生涯。
    辻听花和众多剧评家如穆辰公、冯叔鸾等一样,既是报界中人又是著名的剧评家。据陈义敏研究,在长达十数年的时间里,辻听花在《顺天时报》共开辟了剧评专栏22个(11)。目前所见,《顺天时报》上辻听花所写的最早的剧评是1913年元旦(第3279期)发表的《北京、上海之演剧》(12)。文章篇幅较长,辻听花以他在京沪两地的观剧体验为基础,比较了京沪两地观众的“听戏”、“看戏”,谈到了科班、票房、票友,还有京沪两地的剧场改革、戏剧和新闻的关系以及坤伶的盛行程度等多个方面,比较详细地对比分析了京沪两地京剧的差异。在长达17年的时间里,在《顺天时报》相继有《壁上偶评》、《菊室漫笔》、《菊花锅》、《歌舞场》、《豪竹哀丝》、《菊痕》、《琵琶话》、《菊窗夜话》等专栏见诸报端,共撰文6000余篇(13)。辻听花主持《顺天时报》的剧评专栏,成为二十世纪早期梨园界权威的剧评家,一直到1930年《顺天时报》停刊结业。
    辻听花在《顺天时报》停刊后曾多方奔走,希望能创办一份专门做中国戏曲评论的报纸《听花报》,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14)。失去了生存寄托的辻听花终于在1931年于北京西城东拴马桩的寓所里溘然长眠,走完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