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影视学 >

中美“网络影评”发展之比较研究(2)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当代电影》(京)2011年第 李建强 参加讨论

    二、发布渠道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影评和互联网的结合,以及各种电影论坛和影评博客的兴起创造了难得的条件。当下中美两国网络影评相似的发布渠道有公共论坛、个人博客、SNS网站以及微博等。值得注意的是,较于中国,除了上述相似的渠道,美国还有整合型、类工具网站、学者专家创建的个人影评网站等多种网络影评形式。
    (一)整合型、类工具网站
    该类网站在美国发展最为完善,且最受关注。因为其涵盖了大量的信息,且具有方便检索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网民。其中,最典型的是IMDB((Internetmovie database)、Rotten Tomatoes、Master ofCinema等。这类网站除了有影评者的博客链接和电影分组讨论社区,还有新上映的电影、DVD公告,网友上传的视频,网友给电影打分排名等。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浏览电影相关信息,而且可以打开各种链接光顾博客,或者参与电影小组的讨论,由于网民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对于这类网站的介入性,因此,这类网站也显得更具客观性和包容性。
    1.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
      IMDB创建于1990年,是一个在线电影数据库。IMDB上不仅有演员、导演、剧情、影评等电影基本信息,还有相关花絮、片中漏洞、影片音轨、屏幕高宽比等扩展内容。此外,IMDB还提供每日更新的电影电视新闻,以及为不同电影活动比如奥斯卡奖推出特别报道。以2011年4月13日的IMDB页面为例,在网页上方的信息检索栏分为若干板块,其中包括:电影、电视、新闻、视频、网络社区和网站相关信息等六个方面。而在与网络影评有关的两类信息“电影”和“社区”中,又可以进行细化。其中,“电影”一栏包括“正在公映的电影”、“热门电影”、“放映时间和票房”、“独立电影”等分类,网民可以搜到海量电影的相关信息。“社区”栏更为热闹,里面有五花八门的关于电影、电视的主题和相应的帖子,有八卦趣闻、电影推荐、明星贴吧,甚至还有电影音乐和电影特效板块,内容极其丰富。
    
    2.Rotten Tomatoes网站
        中文译名为烂番茄,由电影迷Senh Duong于1998年8月创建。由于受到芝加哥《太阳时报》、《新纽约客》、《今日美国报》等媒体的好评,该网站已经成为很多电影消费者和影迷的首选目的地。烂番茄网罗了来自各类传统及网络出版媒体的电影相关信息,工作人员通过搜罗专家及大众各方意见,以鲜红或绿色被砸烂的番茄作为评判电影品质的标志,若正面的评论超过60%以上,该部作品将会被认为是“新鲜”(fresh)。相反,若一部作品的正面评价低于60%,则该作品会被标示为“腐烂”(rotten)。其对专业影评设置的门槛颇高,只有供职于全美前100名综合性报章杂志,前十名娱乐性杂志,前十的电视机构及前五的广播机构和每月点击率超过50万的专业影评人才能成为烂番茄网认证的影评人会员。他们新鲜出炉或日久弥香的经典文章均可在其网站搜索到。
    (二)学者专家创建的个人影评网站
    谈及个人影评网站,不得不提的是迈克·丹吉泽,作为网络影评的第一批参与者,早在1995年8月,丹吉泽就创建了属于自己的个人影评网站——“看的人太多”(TheMan Who Viewed TooMuch),他创建的网站简单朴素,没有广告,没有图表,没有日程,当时他每周写一篇1500字的专栏,通常评论三到六部影片。经过两年的网络潜伏,1997年印刷媒体驾临丹吉泽的网址,为他提供了第一份固定职业:为《娱乐周刊》撰稿。2000-2004年期间,丹吉泽担任《超时纽约》首席影评家,之后成为美国男性杂志领导品牌《时尚先生》的首席影评家。虽然已经成为职业印刷媒体评论家,丹吉泽仍然不间断地在个人网站发表文章,丹吉泽所怀念的是“设定你自己的读者的自由,既是你选择说什么的自由,也是你选择如何说的自由”。
    与丹吉泽的道路相左,更多的影评人是从印刷媒体走向网络传媒,在网络空间开创新天地。正如扎克·卡贝尔所言:“很显然,在当前的环境下,几乎没有哪位评论家仅仅栖身于印刷媒体或者网络。一些资深的印刷媒体评论家或是被迫或是自愿变成了全职的博主(网络影评人),而起于网站的评论家也在印刷媒体找到了工作,死硬派网络评论家偶尔也在电影杂志上亮相,即使最顽固不化的报刊评论家也乐于看到他们的评论出现在出版物的网站上。”⑤美国很多著名的“媒体影评人”都创建了属于自己的个人影评网站,如罗杰·艾伯特、戴夫·凯尔、乔纳森·罗森鲍姆等。网络带给了这些媒体影评人“为之向往”的自由——不用再担心因为版式篇幅的限制,自己的观点被编辑粗暴地砍掉;不用再一味地迎合讨好读者来赚取杂志报纸的发行量,一切都那么地随心所欲。这些知名度高的个人影评网站汇集成了美国网络影评世界里的“象牙塔”,代表着网络批评界中精英阶层对话语权的掌控。与传统印刷媒体时常“摆着一副冷面孔”的姿态所不同的是,这些网络上的见地和评论不再束之高阁,而是具有极高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一种“对话”式传播的可能。从精英之间的对话,到精英与大众的对话,人们的思想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共同编织出生机勃勃、充满交锋与碰撞的景象。
    (三)跨国影评专业性网站
    该类网站以学术性见长,成为该网站的会员门槛极高,只有活跃且有建树的网络影评人才有资格参加会员评选。高标准的要求保证了影评文章的高质量,因此该类网站具有一般影评网站无可比拟的权威性。代表性网站有OFCS(“onlinefilm critics society”)等。OFCS成立于1997年,据说当年发起网站的宗旨,就是想通过网络媒体将曾经属于精英阶层的电影评论普及到大众当中,并且唤起人们使用网络媒体发表评论的意识。多年来,这一宗旨得到持续和坚定的贯彻。OFCS面向全世界招募会员,这些人都被要求必须是独立于传统媒体的网络影评人。成为网站会员的基本条件为:有两年或两年以上网络影评经历;有100篇以上已发表的影视评论文章;具有为网站提供专业性影评的经历与经验。而成为会员后,必须每年为网站至少贡献50篇影评;或35篇影评,及25篇有关电影的采访、随笔,或500字以上的博客,同时参与每年“OFCS奖”的评选活动以及管理委员会举办的其他评奖和选举活动等。这样,实际就从数量和质量上控制和保证了网站上发表的文章的基本水准,也给读者创造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四)影评搜索引擎网站
    该类网站是电影目录导航和搜索引擎,专做影评搜索,不涵盖电影新闻、明星花絮等其他资料,如果将IMDB比作电影大超市,这类网站就是影评专卖店。代表性网站有Movie Review Query Engine(MRQE)、GreenCine Daily等。
    1.MRQE网站(http://www.mrqe.com/)
    MRQE成立于1993年,是一个面向英文电影评论的目录导航和搜索引擎,最新上映影片以及经典电影影评可以一网打尽,堪称互联网最大的影评搜索引擎。如果你观看英文电影评论,MRQE无疑是必备的网站之一。该网站不仅聚集了评论、新闻、访谈和其他跟电影有关的素材,还提供所有新发行的电影和DVD评论的搜索索引。注册用户可以访问电影特有的论坛并发表自己的评论。MRQE的电影资料库包括大量的国内外经典影片和现代影片、独立电影等。此外,还提供在电影院、DVD/蓝光、AMC(网络电视)、TCM和IFC等频道上映的电影信息。网站页面最显眼处左上角就是搜索界面,下面的四个链接分别为影院正上映、DVD、即将上映以及最受欢迎的电影影评链接。
    2.GreenCineDaily(http://daily.greencine.com/)
    GreenCine日报网是一家关于电影和电影评论的新闻网站,该网站收集了电影评论、访谈、博客、播客的链接,被看作是在线电影社区的中心之一。GreenCine是许多影迷搜索影评的常驻之地,一些资深影评人士也经常浏览这个网站,作为编辑的大卫·哈德森这样描述:“它不是人们来这阅读跟电影相关的内容的博客,而是人们在这里找到可以阅读跟电影相关的内容的地方。”
    总之,美国的网络影评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功能强大,既有面向网民大众的整合型、类工具网站,也有代表着网络批评界中精英阶层的学者专家个人影评网站,还有各式各样的专业性影评网站及影评搜索网站,显示了当下网络影评所能达到的标高。实际上,美国网络影评(特别是跨国影评专业性网站的发展)与好莱坞电影的全球霸主地位是分不开的:各国电影市场总是被好莱坞电影占去很大比例,奥斯卡获奖电影评判标准更是成了许多国家品评本国电影优劣的参照系。这种独特的优势,成就了美国的电影产业,也引领了它在网络影评上的领先地位。是故,研究美国的网络影评决不能居于一隅、就事论事,而必须放开视野,跳出网评看网评,给予由此及彼、实事求是的分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