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在“南曲戏文”的形成过程中,“永嘉(温州)杂剧”介于初起源生的“鹘伶声嗽”小戏与发展完成的“南戏”大戏之间。释文莹《玉壶野史》载韩熙载“与宾客生旦杂处”,其“生旦”二字与戏曲关系密切;马令《南唐书》形容韩氏“猱杂侍婢,入末念酸”,而此前的《江南野史》也有“入末”之语,皆指唐参军戏将要进入宋的“杂剧”阶段,说明是在演出以“末”色歌唱为主的令人笑乐的新剧种。这种“杂剧”在北方称为“么末”,省称“末”;就南方剧种来说,很可能就是“永嘉(温州)杂剧”。这时的“永嘉(温州)杂剧”,已具有“生旦”脚色,也是很可能的。因此,其由“鹘伶声嗽”发展为具有“生旦”脚色的“永嘉(温州)杂剧”,起码要提前到释文莹著成《玉壶野史》的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 关 键 词:南曲戏文/永嘉(温州)杂剧/《玉壶野史》 作者简介:曾永义(1941- ),男,台湾台南人,文学博士,台湾“中研院”院士,世新大学人文社会学院讲座教授,台湾大学研究讲座教授,福建师大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文化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主要从事戏曲史,俗文学,韵文学等研究。 拙作《也谈“南戏”的名称、渊源、形成和流播》发表于1997年9月《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11期,其结论是: 由南戏的众多名称中,不难探究其渊源、形成与流播的历程:“鹘伶声嗽”是在永嘉初起时,以乡土歌舞为基础所形成的“小戏”。时间约在北宋徽宗宣和间(1119-1125)。 “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是“鹘伶声嗽”吸收流入民间的“官本杂剧”所形成,乐曲是里巷歌谣和词调。时间约在南渡(1127)之际,这时就福建而言,应当也有“莆田杂剧”、“泉州杂剧”、“漳州杂剧”。 “戏文”或“戏曲”是“永嘉杂剧”又吸收说唱文学以丰富其故事情节和音乐曲调乃至曲调的联缀方法,从而壮大为“大戏”。时间约为宋光宗绍熙间(1190-1194)。 “永嘉戏曲”表示其向外流播,有文献可征者,宋度宗咸淳间(1265-1274)已流至杭州和江西南丰,江苏吴中也约在其时。又从朱熹、陈淳、真德秀之主张禁戏的资料推测,福建闽南地区的莆田、泉州和漳州也应当在光宗朝就已流入戏文;而广东潮州由后来的戏文传本观察,也应当是戏文流播的地方,只是时间未必在南宋。现在福建的莆仙戏和梨园戏为“南戏遗响”,大抵是不差的。 “南曲戏文”、“南戏文”、“南戏”,只是元、明两代的人为了用以和“北曲杂剧”、“北杂剧”、“北剧”相对待的称呼,它们和“戏文”对待“杂剧”,或“宋元戏文”对待“金元杂剧”一样,都是体制剧种;而当它们流播各地,以“戏文”为例,会产生两种现象:其一由永嘉传到江西南丰,虽结合当地方言和民歌,但基本上尚保存温州腔韵味,是为腔调剧种或声腔剧种;其二如由永嘉传到莆田、泉州、潮州,腔调被当地“土腔”所取代,而有“莆腔戏文”、“泉腔戏文”、“潮调戏文”,元代以后的海盐戏文、余姚戏文、弋阳戏文、昆山戏文也是如此。 所以说,有关南戏的名称,如果能从其渊源、形成与流播的历史去探讨,其义自明,就不会有分歧的时代先后和内涵命义的不同看法。而有关南戏渊源的问题,如果能分开小戏、大戏讨论,以“鹘伶声嗽”、“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为小戏阶段,就知道其与其他地区诸如莆田、泉州、漳州等地,会有多源并起的现象;以“戏文”、“戏曲”为大戏阶段,也易于探索其由永嘉杂剧壮大形成的现象;那么同时的莆田、泉州、漳州等地就不一定会有相同的条件将其“杂剧”壮大形成为大戏,它们最大的可能性也只能像杭州和南丰那样从永嘉流播来戏文,若此,则作为大戏的“戏文”,就应当是一源多派了。而如果也能明白“体制剧种”与“腔调剧种”的分野和其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对于剧种的流布衍生也就会更加清楚了。[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