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第六代导演有过一次“自我命名”的行为。北京电影学院85级导、摄、录、美、文全体毕业生在写于1989年的集体檄文或宣言式的文章《中国电影的“后黄土地”现象——关于一次中国电影的谈话》(《上海艺术家》1993年第4期)中宣称:“第五代的‘文化感’乡土寓言已成为中国电影的重负,屡屡获奖更加重了包袱,使中国人难以弄清究竟应该如何拍电影。”他们直截了当地把反思的矛头指向了第五代的奠基之作《黄土地》:“对于中国电影界来说,是做了五年之久的《黄土地》的梦,而今天梦醒之时,《黄土地》已成为过去,而我们每个人的脚下却找不到一块坚硬的基石。” ②③丁亚平、曾陈提出“电影新势力”的概念,包括的导演有宁浩、滕华涛、李玉、刘杰、乌尔善、王竞、薛晓璐、赵薇、徐皓峰、杨树鹏、李蔚然、韩杰、郭敬明等,详见《电影新势力与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当代电影》2013年第8期)。 ④参见笔者《当下中国“现象电影”启示录》(《当代电影》2014年第2期)。“现象电影”或电影的“现象化”,从媒介的角度而言,就意味着电影不再是仅仅艺术了,而是成为了一种媒介文化现象,承载了诸多非艺术内涵可以概括界定的东西,如青年文化特性、社会议程设置、社交需要功能等等。 ⑤详见[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12页。 ⑥参见郭庆光主编《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152页。 ⑦[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⑧周宪、许均《文化与传播译丛总序》,《媒体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5—6页。 ⑨[美]M.H.艾伯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俪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⑩[美]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98页。 (11)赵宁宇在《导演的产业化生存》(《影视文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第1辑)中对导演今天特殊语境下功能与素质的变化提出了不少颇为前沿的思考。 (12)[德]西皮尔·克莱默尔主编《传媒、计算机、实在性——真实性表象和新传媒》,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1页。 (13)同⑩。 (14)杨林《〈画皮2〉:人妖混搭技术突破》,《新京报》2012年7月3日。 (15)同(12),第125页。 (16)蒲剑等《电影产业中的互联网思维》,《当代电影》2014年第6期。 (17)“小妞电影”(Chick Flick)是一种源于当代好莱坞的电影亚类型,往往与爱情、时尚等主题相结合,受到女性观众群体的喜爱,代表作为《欲望都市》、《穿普拉达的女王》等。 (18)也有论者把《无姓之人》、《盗梦空间》、《完美感觉》、《源代码》等称为“脑神经电影”及相应的理论研究的“脑神经电影学”:“这些影片涉及到脑科学的生理机制作为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手段。学者们试图通过对这些影片的分析表明,‘电影作为大脑’不仅是一种对观众认知模式的最新表述,而且是与电影艺术自身的发展相应的,意义生产机制的一种方式。”虽论述角度不同,但实际上都关注这些电影的思维、叙述、结构方式上与受到媒介影像的大脑神经思维的关系。(王垚《斯派克·琼斯:电影作为大脑的新思维》,《当代电影》2014年第1期)如这一角度的研究学者提出“数字电影重塑了身体与感官吗?”等问题。与我所关注的“互联网媒介影响‘作为大脑的银幕’(德勒兹观点)的叙事”是基本一致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