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前海学派若干理论问题的再思考(6)
时间:2024/11/28 06:11:28 来源:《中国文化报》2014-01-21 作者:钱海 点击:次
以张庚为代表的“前海学派”并不是简单地从文献出发,对戏曲做如此判断,面对古代的“巫”和与祭祀有关的傩戏和目连戏时,他们从广阔的视野发现其价值。张庚在《目连戏很有研究价值》一文中,率先提到目连戏的意义关涉两个问题:南戏究竟是怎样起源的?中国戏曲究竟从哪儿来?问题的提出,直接将目连戏的源流与中国戏曲发展历史建立联系,构成了目连戏研究中的两大设问,深刻地影响了傩戏、目连戏热潮的学术导向,并且促成了数以百计的研究成果对此设问的回应。同时,张庚先生的设问规避了长期以来附着在此类戏剧上面的道德、思想评判,为沉潜于乡土之中、淡出学术视野之外的祭祀戏剧、仪式戏剧,开拓出新的研究思路。 张庚对基层乡土演剧的体贴式理解,推动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傩戏、目连戏研究的广泛参与,并且使这些研究领域在《中国戏曲志》、《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等大型集成性丛书的编撰中体现出来,当然也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后继学者借助民俗学、文化学等学科的戏曲史研究中得以彰显。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宽容式的理解亦为寻找中国戏曲遗产的文化品格提供了必需的思路。在新世纪开启的中国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中国艺术研究院半个多世纪的戏曲史研究无疑为这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各省广泛参与的戏曲遗产的保护工作,基本以戏曲“集成”所秉持的戏曲史观为指导,并且较为充分地注意到了戏曲剧种所依存的文化生态和民俗环境。在目前公布的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包括傩戏、目连戏、民族戏剧、木偶戏、皮影戏在内的戏剧样式,都或多或少地尊重了戏剧本体之外的文化形态。 王馗特别说明,张庚先生毕生秉持的这一学术视角,也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几代学者共同关注的中心,由此造就出关注戏剧本体、重视舞台实践的戏曲史研究视角,并且用切实的戏曲史著作展示出这一独特的研究思路。张庚先生晚年曾两次嘱咐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文章院长,希望王院长组织科研力量完成两部分戏曲史的编撰,一是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史,一是中国近代戏曲史。而今,由张庚、郭汉城两位先生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以及后续的《中国近代戏曲史》(贾志刚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出版)、《中国当代戏曲史》(余从、王安葵主编,学苑出版社,2005年出版)、《中国少数民族剧种发展史》(王文章主编,学苑出版社,2007出版)等成果,使张庚先生所倡导的“通史”编撰工作得以全璧。由这些著作组成的“戏曲通史”第一次系统地完成了中国戏曲从孕育到成熟、从转型到变革的全部历程的构建,跨越的历史时空几乎等同于中华文化的全部历史,涵盖的戏剧样式几乎为中国戏曲在历史和当代的全部遗存,也成为“前海学派”学术风格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宏大的历史建构有选择性地吸收了从开创戏曲史研究以来历代戏曲史学者的重要成果,虽然不可避免地附带上当代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影响,但是“中国戏曲”或“中国戏剧”的“戏剧本位”始终是其根本的着眼点,这也是为海内外戏剧理论界所共同推重的学术创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