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综合研究 >

改善地方戏曲文化生态环境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中国艺术报 李仲才 参加讨论

    地方戏曲产生并发展、成熟于中国农业社会,是中国人在农耕时代对生活状态的艺术表达和对人生感受的审美传达。地方戏曲之所以能走过近千年历史还能够流传至今,这与我国生产方式长期以来以农耕生产方式为主不无关系,也就是说地方戏曲拥有其长期不变的生存环境,这才使得它能代代相传下去。这表现在农业社会乡村生活是相对稳定的,人们大多以宗亲关系而群居在一起,有相同的语言为交流媒介即方言,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如祠堂、露天广场,有长期形成的民俗风情等,这些为地方戏曲的生存发展构筑了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
    然而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生产方式由农耕生产为主逐渐向工业生产为主转变,城市化逐渐扩大,人口流动性加大等变化,同时外来文化的流入和影响,使得地方戏曲原有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地方戏曲的语言环境已严重恶化。任何一个地方剧种都是其在特定语言环境即区域方言环境中生长起来的。所谓地方戏曲就是指用地方方言来唱曲念白的戏剧,地方戏曲的表演者和观赏者通过他们彼此熟悉的本地方言实现了台上与台下的审美交流互动。可以说,地方方言构成了地方戏曲的最本质特征、最突出要素和最显著个性,是形成各地方剧种相互区别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标识。没有地方方言的存在,也就没有了地方戏曲流传的语言环境。一旦失去这个语言环境,戏曲就难以得到传承和传播,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而目前地方戏曲的语言环境十分令人担忧,普通话基本上通行于工作和生活之中,人们的一切交流基本上都是以普通话为交流媒介,原本在生活领域还有地方方言一席之地,但是因幼儿园、中小学强调对普通话的使用,而使得方言传承和传播变得越来越难。可以说当前方言使用空间已大幅萎缩,年轻人已少讲甚至不会说也听不懂方言,这意味着地方戏曲没有了其传播的语言环境,它也就失去了原区域的广大受众群体,这将导致该剧种失去其服务对象,这个剧种也就会自然趋于消亡。
    二、地方戏曲的演出空间已越来越窄。地方戏曲作为舞台艺术,演出是它的生存之道。要演出就必须有场所。在农业社会里,地方戏曲演出场所非常宽泛,只要有民俗活动,田间地头、祠堂庙宇、赶圩庙会等都有戏曲活动;在城里,有很多茶馆、小剧场也都有戏曲演出。但是如今城市的版图不断扩大,乡村的疆域不断缩小,特别是在城镇化步伐中,在城市曾位于黄金地段的剧场基本上都被用作房地产开发;在乡村有戏台的庙宇、祠堂,也在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减少,新空间配备不到位。当前,在城市、乡村能够提供戏曲演出的场所,可谓屈指可数。没有了演出场所,戏曲剧团就只能化整为零,在一些喜庆、婚丧活动中进行演出。那些演出只是一种片段的演出、一般的说唱、一般的娱乐,缺乏较高级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更难以谈什么对戏曲优秀传统的传承和弘扬。由于戏曲的演出空间已越来越窄,这导致戏曲团体演出队伍的不断减少,同时也导致戏曲团体只愿意演出陈旧老戏而不愿创作排演新戏,而这又导致观众更不愿看戏曲演出。如此的恶性连锁,导致地方戏曲越来越远离现代大众观赏视野。
    三、地方戏曲的从业人员已后继乏人。地方剧种的存在与否,其一大要素就是看这个剧种有没有从业者,也就是薪火能否相传。现在很多地方剧种因为没有从业者而失传、消亡。当前戏曲的从业者后继乏人正困扰着戏曲的传承发展。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二:一是今天是行业多样化、精细化的时代,有很多吸引人的现代行业、朝阳行业,人们就业谋生的选择空间很大。也正因为这样,作为传统行业、夕阳行业的戏曲很难吸引人们从事这行业。在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戏曲行业是日益被边缘化的行业。二是戏曲本身的世界也很无奈,由于戏曲市场长期低迷和萎缩,戏曲团体要在市场中维持生计是困难的,很多戏曲团体都是靠政府扶持来求得生存,如政府以采购演出方式来支持剧团。这使得戏曲很难以高薪来吸引人才进入戏曲行业。戏曲人才的培养却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即常言所说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虽然一些艺术院校也培养了地方戏曲人才,但是这些人才中不少人最后又流失到其他行业。戏曲的从业者后继乏人又进一步加快导致一些地方剧种的消亡。如此的恶性循环,使地方戏曲步履维艰。
    四、地方戏曲的接受主体已出现断层。地方剧种的传承和发展不仅需要有从业者,同时也需要有观看者,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目前,戏曲的接受主体主要集中在40后、50后、60后这三代人群中,而70后、80后、90后、00后这四代人群基本上不看戏曲演出,因为他们生活在微博、微信的时代里,很少走到剧场看戏。观众是戏曲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根基。没有了观众,戏曲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和理由。即使个别剧种还保留下来,它也只能自娱自乐。戏曲的接受主体一旦断层得不到及时弥补,戏曲团体演出就失去了服务对象,从市场角度来说,就失去了消费者,这样,戏曲团体赖以生存的根基就没有了,就只能被淘汰,一些剧种也就此消亡。戏曲的接受主体也是促进戏曲生存和发展的一大动力。一个地方剧种只有拥有大量且可持续的接受主体,才能激发这个剧种演出的热情,才能推动这个剧种不断创作好剧目,不断提高演出水平,而这又进一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接受这个剧种。这样,这个剧种才能在良性循环中立住脚跟并持续向前。可惜的是目前相当多的地方剧种正不断失去它们的接受主体,这给它们造成了极大的生存危机。
    今天,要改变地方戏曲之命运,提振地方戏曲之精神,增强地方戏曲之活力,扩大地方戏曲之影响,绝不是地方戏曲自身能够做到的,这必须以社会各界之合力通过改善地方戏曲的文化生态环境方能实现。
    首先,要拓展地方戏曲的演出空间。戏曲的生命在于它通过舞台演出使其艺术价值得以传播出去、传递下去。没有面向观众的舞台演出,戏曲只能是残缺的、不完善的艺术,戏曲剧团的演出也只是演职员的自娱自乐。戏曲唯有在广阔的舞台上向广大的受众展示其艺术神韵和魅力,才能有其生命活力和生存价值。正因此今天更要积极拓展戏曲的演出空间,给地方剧种提供广阔的演出舞台,而这却是需要各方形成合力方能实现的。作为戏曲的重要扶持力量,有关方面在城市规划布局时应当考虑给予地方剧种演出固定且长期的场所。现在一些城市做到这一点,但是很多城市并没有做到。缺乏各方面的支持,地方剧种很难在城市有立锥之地。作为未来观众的重要来源地,高校也应适当地向地方剧种开放它们的场馆,让地方剧团有机会在高校里演出,这既解决了剧团无场地演出的困难,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年轻的戏曲观众。作为民众聚集地的社区也应提供一些场地,让地方剧团进行演出,这不仅有利于传播地方传统文化,同时也会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作为当今地方剧种最重要的演出市场,乡镇在将其礼堂、祠堂提供给地方剧团演出的同时,有条件的还可建专业剧场给地方剧团演出,以此巩固乡镇作为地方剧团演出的主阵地。总之,只有各方重视起来、行动起来,地方戏曲才能拥有广阔的舞台。
    其次,要大力培养地方戏曲受众的后备军。戏曲发展不仅需要增强戏曲行业的吸引力,而且还需要拥有对戏曲产品持续消费的群体,即需要一代一代的戏曲受众。唯有如此,戏曲才能根植在深厚的大众土壤里,永葆青春。而这就需要大力培养戏曲受众后备军。近年来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戏曲进校园”活动就是一项很好的培养年轻一代戏曲受众的公益工程。不过在戏曲进校园的同时,戏曲界应格外重视且大力为青少年营造出欣赏和消费戏曲的氛围和环境,重要是要让青少年走进剧场观戏,让他们在剧场氛围中体会和感受戏曲艺术的特色和魅力,以此来强化培养他们欣赏、消费戏曲产品的兴趣和习惯。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社会各界通力合作,精心谋划,定期组织学生以低票价的方式到剧场去看戏曲演出。而要让青少年学生乐意且愿意花钱进剧场观戏,其关键一点也是重要一点就是戏曲界要为青少年群体提供他们喜好的戏曲产品。这一方面需要戏曲界有针对性地创作和演出青少年关注的题材,另一方面演出剧目要适应青少年群体的心理、需求和习惯。可以说没有年轻观众群体,就没有戏曲的未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