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佾舞的形式 舞员们排成队列跳舞的形式随着西周六代舞的确立形成了固定的框架。在周代根据社会身份与阶层设定了舞蹈的队列数量与舞员的数量,从而体现身份等级的高低。传统上表演佾舞的形式,分为服虔说与杜预说两种,两种在舞蹈的列数与舞员数上均有差异。服虔说以八为标准,仅仅减少列,以八佾、六佾、四佾、二佾形式表演;而杜预说则同时缩减行与列各两个,体现了不同的舞蹈的行数与舞员数量。从史料可知,历史上对于这两种说的对错一直争论不休。但是,八佾与体现自然规律与原理的八卦、八音、八风、八方有着深层关系,因此,笔者认为以“八”为标准的服虔说更为合理。 1.服虔说的舞蹈形式 服虔说以八为标准,根据等级高低每隔一个等级减少两列,以天子八佾的64人(8x8)、诸侯六佾48人(8x6)、大夫四佾32人(8x4)、士二佾的16人(8x2)形式表演(见图1)。 图1 服虔说的“佾舞”队列 2.杜预说的舞蹈形式 杜预说并没有以八为标准,而是采取每隔一个等级同时减少行与列各两个的方式,天子八佾64人(8x8)与上述相同,但之后表现为诸侯六佾36人(6x6),大夫四佾的16人(4x4)、士二佾的4人(2x2)形式表演舞蹈,从而体现了与服虔说的差异(见图2)。 图2 杜预说的“佾舞”队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