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舞蹈学 >

视觉隐喻:抵抗舞蹈身体表达异化的策略(3)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 徐颃 参加讨论

    三、视觉隐喻对常态性身体动作的改造
    按照视觉隐喻的策略构建舞蹈身体语言的主旨在于,必须寻找用以表意的身体动作与所塑造舞蹈形象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动作及其产生的动势之“形”来同构所要塑造舞蹈形象之“形”,动作和动势之“形”诉诸视觉感受,而舞蹈形象诉诸文化认同,二者共同指向所要表达的思想和主题。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舞蹈编导走出在舞蹈创作中对程式化舞蹈动作过分依赖的怪圈,以寻找具有视觉隐喻功能的常态性身体动作作为扩展舞蹈身体语言的现实机遇与操作可能。
    舞蹈界传统的编舞程式以封闭叙述结构为主追求舞蹈特定风格、舞台构图完美、语汇叙情完整。即使现在更多人在传统的基础上采用开放式结构,以矛盾冲突的不和谐达到统一,以不完整的分割画面组成某一特定意念使作品之主观性、含蓄性、内向性、多意性满足了欣赏者的再创造欲,但更多的接受者仍处于一种人体美、构图美和看不懂的维谷中,因而,选择行之有效的新表意动机,才是扩展舞蹈语言所迫切需要的。
    目前,常态性身体动作扩展舞蹈语汇的现实机遇主要有三点:第一,迄今为止,历史上没有任何一种形态的社会曾出现这么杂乱却又集中的影像或各种各样的视觉信息,在语言歧义交织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普遍要求动作语义符号的简单直白,这是常态性动作的现实机遇之一种,常态性动作的语汇的现实形变程度相对于程式化动作要小得多,它以明白晓畅的表意性能与平中出奇的形式感替代了技巧与美饰功能,因其形式上的贴近接受者,而导致其内涵上的现实感。第二,舞蹈面对人类群体情感意志的个性化、多面化、复杂化、新奇化,很难用单一的模式和带有相当程度历史文化背景的已存舞蹈的过去式来调和现在进行式,体系完备的程式化动作都是经过千百年的舞蹈艺人加工、提炼、改良而成行的,其所具备的审美价值、表意技能遗存至今已是习惯认可或事实认可,但其所具有的美饰性、技巧性与程式化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表现现代生活情态、意识形态。第三,舞蹈人体媒质表现领域的拓宽,现代舞尤其是后现代舞的动作实践不断给人类舞蹈的身体表达注入新的理念,人们对舞蹈语言的丰富变化由适应走向需求,人们不再抱守已有的艺术欣赏习惯,进而可以笑纳常态性动作在舞蹈创作领域的登台造访。当然,常态性动作真正挤进舞蹈语汇中去,还需要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操作过程,这就不仅仅是改变编导心理机制的问题,还需要本着舞蹈艺术的创作规律寻求常态性动作的艺术化原则。从专业编舞角度上看,通常把舞蹈语汇剖析为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前者包括动态、动力、动律在内的可视性外化形式,而后者则指内在的情感、情绪、意识等心理因素。但在现实操作中,一个完整的动作绝对不会是纯粹外部或者纯粹内部的。尤其在探讨到常态性动作的表意性能方面,更是兼而有之。就常态性动作的表意视角而言,通常分为“功能性常态动作”和“表现性常态动作”,所谓“功能性常态动作”是指类似于跑、跳、走、蹲这类有意识性行为目的的动作,与此相对的“表现性常态动作”是指由内在情绪引起的“咏歌之不足”而“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捶胸顿足是悲愤情绪的外化,其行为动机即情感宣泄。与功能性常态动作相反,表现性常态动作更偏重内部动作。换而言之,即功能性常态动作要求对动作和动势的“质感”把握,而表现性常态动作则更要求对动作构成的“图像”的掌控,二者都强烈诉诸人的视觉感受并内启动心理认同,从而引起思想和情感的共鸣。
    从常态性动作转换为舞蹈语汇的操作方式上看可分为两大类。第一,对动作“质感”的把握,动作的质即为功能性常态动作之因果、力度、速度、线路、重心等多种因素的总和。功能性常态动作的各种动势和形态来自对这些因素或者说对动作“质感”的直接把握。事实上,动作“质感”的本身并不具备全方位的表意功能,但当动作的“质感”与所表达的形象产生“同构”时,常态性动作就成为视觉隐喻下的舞蹈语言。如王玫在舞剧《雷和雨》中选用了功能性常态动作的“拥抱”和“抛离”来演绎繁漪和周萍的情感纠葛,繁漪对周萍反复而炽烈地“拥抱”,周萍将繁漪冷漠而无情地“抛离”,一“抱”一“抛”的动作往复呈现,动作粗粝而原始,动势强劲且顿挫,最后演化成繁漪抱腿跪求,而周萍却置之不理,在一“拖”一“拽”的挣扎中把“爱”与“背叛”的视觉效果呈现得淋漓尽致。同样在处理周朴园、鲁侍萍、繁漪、周萍、四凤、周冲六人关系时,王玫运用了常态性动作中的“走步”、“奔跑”、“跳跃”、“接抱”,并配以急促、骤停、惊愕、慌张的动势来隐喻六人之间复杂交错的人物关系以及爱恨情仇的心理状态。王玫对常态化身体动作的大胆运用正是基于“质感”动作和情感表达的隐喻性关系,通过视觉与心理的双重建构,达至身体表达的最佳效果。由此可见,视觉隐喻对功能性常态动作的改造,使其成为适于表达的舞蹈语言主要是因为常态化动作所凸显的最具原始“质感”的动作和动势正好应合了舞蹈用身体对“人性”深处的细微变化和难以言表之情感的真实体现,身体语言的“真实性”恰好表现于此。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