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石画与中国传统审美精神和文人情怀有着很深的渊源。大理石天然画、诗、书、雕屏天人合一艺术的创作与收藏,是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拓展了中国优秀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内涵。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郭熙语)。何谓诗画?我认为诗画是文学与绘画艺术相互交融,即“符合图画意境的诗句”与“符合诗句意境的图画”之巧妙结合。诗、书、画三位合一的创作理念,是1300年前王维创立文人画的核心要素。无独有偶,我历时30年收藏的多幅传统大理石天然画的构图及意境,与古人诗词里所呈现的美丽意象不谋而合。譬如有件元代藏品,尽显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所勾画的“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夜半客船”等景象,我不禁挥毫和诗赞叹:“文人屏韵律,天地造石图。李杜诗坛炼,苏辛词苑出。夜泊枫桥雅,道法自然儒……” 本文所谈及的天然画与诗、书、雕屏“天人合一”艺术理论,我在2016年3月10日《中国文化报》所发表的《论大理石诗画》一文中首次提出,并引发“天人合一”艺术的概念。何谓“天人合一”艺术,即传统的天然石画、题画诗词、书法、木刻合璧屏风的创作及艺术收藏。所谓天然石画,即在收藏大理石、雅安石、云浮石、国画石(含玉石、奇石同一平面自然纹理画)等过程中发现,这些天然纹理呈现有中国画或油画之绘画技法,又有自然形成之写真、写意、工笔等构图内容。这些既色备五彩,又形象逼真且赋诗情意境的美石,我称之为天然画。追溯其渊源,当从大理石作为贡石开始。据《大理石文化》(杨可大著)记载,云南点苍山大理石最早挖掘于汉武帝时期。公元880年,南诏国清平宫杨奇鲲出使唐朝,将大理石天然画献给唐朝宰相李德裕。此后,精美大理石画的进贡渐成历代朝廷的定制。乾隆皇帝对这种大理石贡屏颇为喜爱,曾御笔题诗:“白质青文润以腴,高低溪壑天然图。”清中期三朝阁老阮元、晚清收藏家毛瀚丰、近代收藏家张轮远都有尊称大理石画为天然诗画的论说,阮元更是在《石画记》中惊呼:“始叹造化石,压却绢与纸。惟此点苍石,画工不得比……” 深受古人点评石画的启发,我在收藏天然石画中,运用自题诗词和书法,对天然石画进行了诸多阐释。天然大理石画诗书及木刻合璧成屏风,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文情怀的完美结合,这种有独特艺术特征的艺术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有幅名为《龙飞凤舞》的大理石天然画藏品,我曾书题《五绝中国龙》 :“倒海翻江去,腾云驾雾来。中国龙圣画,福慧万灵怀。”龙腾引得雏凤歌,《七绝凤凰》油然而生:“凰鸟开屏观画意,九苞梳翅涅槃生。高吭迈步桐花路,雏凤清於老凤声。”画中所呈现的龙的传人呼风唤雨的神威与凤凰开屏般的辉煌未来,令人浮想联翩,叹为观止。 那么,这种天然石画是如何产生和传承的呢?下面就其自然和文化遗产因素,剖析这种“天人合一”的艺术品的文化价值。 天然石画有着深厚的人文内涵 大理石天然画已具有1200多年历史,是被历代皇室及达官贵人热衷收藏的珍品。大理石画很早就被作为贡石,是有文字记载以来人类挖掘使用较早的奇石。相传,汉武帝在建筑明光宫时,就采用了大量的大理石。据《大理石文化》介绍唐朝的宰相李德裕(唐武宗时人),曾在洛阳城南建平泉山庄,收集天下珍木奇石,其镇园之宝就是南诏国清平宫杨奇锟赠送的“醒酒石”(即大理石画)。 当今存世的古代大理石天然画,最著名的当属天坛公园祈年殿地面中央镶嵌的点苍山大理石“龙凤石”,此石与圆殿天棚藻井“龙凤玉玺”互相辉映。据考证,此石为当年进贡与朱棣皇帝的宝物,后来曾有20位皇帝跪在“龙凤石”上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大理石是观赏石中最古老的主要支系,从古到今影响很大。自唐朝以来,大理石就是大理国和云南地方政权向中央王朝进贡礼品中不可或缺的贡品。清末古玩评论家赵汝珍在《古玩指南》中指出,中国五大奇石依次是:大理石、太湖石、英石、雨花石、孔雀石。大理石位于五大奇石之冠。而在这五大奇石中,只有被阮元称为“天下第一奇石”大理石,才称得上“画石”,也就是传统的天然画。在作为贡品及达官贵人、文人的收藏珍品的过程中,“石画”被赋予了深厚的人文内涵,自然的纹理变化与传统中国画的水墨语言和传统审美精神中的崇尚自然观念相契合,使“石画”获得了生命,并具有了很高的审美和文化价值。不少文人墨客还赏石吟诗,借石抒发情怀。于是,这自然的“石画”有了诗情画意,成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形态和文化现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