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博物馆式的艺术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认为对昆曲和古琴等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是将其定位成一种博物馆式的艺术。为什么? 楼宇烈:因为博物馆不藏赝品,只藏真品。在无法为昆曲发展铺出好路之前,应先保持其原貌。我并不反对发展昆曲,但我们要遵照其自身特质来发展它,不要用发展来替代保护和继承。这也符合当前艺术向传统回归的潮流。如果忽视昆曲自娱、陶冶情操等功能,只强调其表演性质,从而不断改造昆曲,让它适应时下欣赏口味,昆曲可能会面目全非,面临消亡的危险。我们应当把昆曲当做特定时代的艺术看待,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正如现在不能要求每人都去写唐诗,但唐诗仍然是当代人学习的一种典范。 《中国社会科学报》:昆曲曾是最为大众化流行的艺术之一,但18世纪以来已渐曲高和寡,现代生活环境早与昆曲兴盛时代大相径庭,很难重现昆曲辉煌。如果不加以改造,如何适应市场需要,并推广普及呢? 楼宇烈:昆曲已完成它兴盛时期的历史使命,这类遗产现在只能是小众文化,不太可能普及。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喜欢大场面、大制作,往往追求技巧而不是内涵。以此观之,文化遗产其实是遭到了破坏。因此,不要奢求昆曲能在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应尽可能将它作为活古董,原汁原味地珍藏下去。 昆曲创新讲究继承 《中国社会科学报》:对于昆曲的传承与创新,各界意见分歧较大。您怎么看待? 楼宇烈:我觉得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才有生命力。创编昆曲如果能够按格律谱写出优质曲词,必受欢迎。但我们现在并不具备这项能力。创新曲词常脱离规范,所以往往昙花一现。而这种离规失范的作品就不是昆曲,也不应再称其为昆曲。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是怎么看待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代表的昆曲改良与创新? 楼宇烈:我不反对通过这种形式来吸引年轻观众,其努力值得钦佩。但昆曲的卓绝艺境并非仅用“青春靓丽”可以形容,应以昆曲原本成熟的艺术来使观众信服,而不是一味讲求创新,追逐市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