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设计学 >

创造力在边缘:传统工艺、地方资源与可持续设计之路(6)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装饰》杂志 袁熙旸 参加讨论

    案例之四:“低技术、高内涵”的当代巴西设计
    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在20 世纪的下半叶,巴西也是世界设计的一个重镇。巴西现代设计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两次高潮,50 年代是巴西建筑与设计的“黄金时代”,以尼迈耶(Oscar Niemeyer)为首的巴西现代主义设计师们曾经享有世界级的声誉。此后由于长达20 年的军事独裁,一度欣欣向荣的巴西设计陷入了万籁俱寂的低潮时期,直到90 年代中晚期才出现复兴的转机。以坎帕纳兄弟(Humberto & Fernando Campana)为代表的年轻一代设计师以迥异于其父辈的后现代作风、本土多元化面貌,引起了欧洲乃至全世界设计界的关注。如果说巴西现代设计的第一次浪潮是以欧洲舶来的现代主义为特征的话,巴西当代设计的复兴则源自于巴西本土文化价值、传统生活方式与地域性手工艺的重新发现与全新诠释。由于巴西工业化程度以及国内市场需求相对较弱,越来越多的巴西设计师将工作重心转向以单件或小批量生产为基础,以地方手工艺为依托,以本土多元文化为源泉,以自然、循环、非常规材料为媒介,以当代青年流行文化为引导的设计路径。他们的灵感来自巴西当地丰富混杂的文化基因,混沌多变,看似无序,却自由奔放,充满激情。
    坎帕纳兄弟有其独特的设计哲学——“没有设计师的设计”, 在1998 年纽约MoMA 为他们举办的首次个展上,他们向世人展示了一些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因陋就简、因地制宜所作的“设计”,而正是从这些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日常设计”中他们源源不断地获得设计的灵感,将废弃之物、边角材料、随机获得的自然材料、现成制品经过富于创意的改造、组合,脱胎换骨地成为时尚的、有生活情趣和人生哲学的“神来之笔”。2012 年3 月到6 月,柏林的Zeitlos 画廊举办了名为“巴西现当代家具”的大型展览,这也是迄今为止在欧洲举办的影响最大的巴西现当代设计展之一,全面回顾了“二战”后两代巴西设计师在家具设计领域的异彩纷呈的探索。展览分“现代”与“当代”两部分。设计评论家玛丽娅·伊斯特拉达(Maria Helena Estrada)在她撰写的展览前言中,用“低技术、高内涵”(Low Tech, High Meaning)来界定、描述当代巴西设计的特点。
    最能体现这种“低技术、高内涵”特色的设计师首推现已享誉世界的坎帕纳兄弟。他们采用各种自然原料、工业边角料与日常生活中的循环回收材料,借助本土的、地域性的手工技艺创作出大批富于生活情趣、环境意识、民族文化色彩以及诙谐幽默气质的单件制作或限量复制的家具与生活日用品,向全世界宣示了巴西式的环境意识、历史传统、生活哲学、审美态度与价值观念。过去十多年,坎帕纳兄弟的影响力波及全世界,当然也对年轻一辈巴西设计师起到了示范与引领作用。此次展览就荟萃了一批这样的年轻设计师与手工艺家,本文选择了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三位作简要的分析。
    卡洛斯·莫塔(Carlos Motta)是巴西80 年代末新兴设计运动的重要成员,也是当代巴西设计师群体的中坚力量。他曾在美国学习木工艺,后定居圣保罗。他深受七八十年代反文化运动的影响,喜爱冲浪、瑜伽、健康饮食以及自然的生活方式。其设计一贯追求绿色生态原则,坚持使用废弃、回收的木材。比起技术的精湛性与结构的复杂性,他更看重每块木材、每件家具的独特性与不可复制性,以及其中所蕴含的自然气息与环保意识(图10)。
    年轻的罗德里戈·埃尔梅达(Rodrigo Almeida)和莫塔一样来自于圣保罗,其设计也一样旨在承传历史、浓缩生活、反映文化、与时间对话,特别是重在体现巴西多种族混杂、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的奇特魅力。埃尔梅达的设计保留了混合、再生和改良的感觉,注重不同材料、物件、肌理、色彩、文化元素、地域语汇的创新组合,擅长从日常物品和工业边角料中创建新的审美标准。(图11)他的做法带有较为明显的后现代主义作风,感情丰沛,格调轻快,手法诙谐,内涵深厚,想象力奇特,叙事性强烈。
    赛尔乔·马托斯(Sérgio J. Matos)来自于巴西东北部原始森林保护区,其家具设计的灵感大多来自童年时代对森林环境、乡村生活的记忆,其对材料、工艺、色彩的选择充分反映出巴西文化的多样性与独特性。地方性传统手工技艺的挖掘与探索,是他设计的一大特点。在他眼中,手工艺就如同未经打磨的璞玉,只有经过精心的琢磨才能显现出其创造性的价值,并最终转化为当代商业性设计取之不尽的资源。2011 年在米兰国际家具展上首度亮相的“提篮椅”与“气球椅”是马托斯到目前为止的代表作,也是他深入观察本土生活方式、尝试传统工艺的实践成果。(图12)“提篮椅”的造型与结构是对当地水果小贩使用的柳条筐的模拟,其绳编工艺则来自于传统的吊床编织技术。
    上述展览的策展人、同为家具设计师的扎尼尼·德·扎尼纳(Zanini de Zanine)是这样总结当代巴西设计的特点的:“巴西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不仅激励着设计的发展,也对视觉艺术、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等其他创造性的艺术领域产生积极影响。带着新近获得的自信,我们的眼睛转向地方主义与过去的传统,以表现我们的丰富多样性与多元文化背景,这是一个出发点,让我们不仅成为更加有趣的设计师、同时作为一个全球化的国度。当前的具有非同寻常的设想与理念的巴西家具生产,也展现了我们人民的多样性。循环再生材料的使用以及颠覆性地将其与木材的传统使用方式混合的能力,也被用于新时代涌现的新技术研发。由于将合作式工艺与手工技艺结合进我们的设计,我们变得如此胸有成竹,我们已经抓住了今日家具工业的核心领域。”[5]
    结语:从地方化知识到设计创新,从地域化探索到可持续发展探索传统工艺、地方资源的挖掘整理、活化运用,并以之作为可持续设计实验与创新的途径,这种尝试并不限于发展中国家、边缘国家,事实上,在今日设计发达国家,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2012 年1 月,由著名设计师约根·贝伊(Jurgen Bey)策划、荷兰设计与时尚协会(Premsela)组织的学术研讨会“ 我, 设计/ 你, 工业”(Me Craft/You Industry)在荷兰小城恩科豪森(Enkhuizen) 如期举办,与之相伴的还有在南海博物馆(Zuiderzeemuseum)举办的展览——“ 工业产品/ 人工制品:手工艺的演化”(Industrious|Artefacts: The Evolution of Crafts)。展览主要展示的是南海地区的历史性手工艺,例如铜器工艺、制绳工艺、制革工艺是如何演进的,又是如何影响当代设计与工业进程的,例如该地区今日的钮扣工业、陶瓷工业,还有新近出现的高端、定制产品制造业。
    和上述展览类似的还有,2011 年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与英国手工艺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展览“造物的力量”(Power of Making)。在展览策划案中,特邀策展人丹尼尔·查尼(Daniel Charny)从“造物的概念、造物活动的类型、技艺的学习、创造新知识、造物活动中的思想”等几个层面,从理论高度对当代世界林林总总的造物活动作了高度的概括与总结。他说:“造物活动是我们解决问题、表达理念、塑造世界最有力的方式。我们制作什么以及怎样做,定义了我们是谁,教会我们要做怎样的人。对于很多人而言,造物活动是对生存状态的批判;对于其他人而言,它是一种选定的职业:一种思考、发明、创新的方式;对于另一些人而言,它仅仅是简单的愉悦,一种能够塑造一种材料,一种可以说‘我制成了那个东西’的愉悦。造物的力量就在于它满足了上述每一种的人类需求与渴望。那些达到最尖端的工艺与机巧可以创造出奇妙的事物。但造物仍旧是每个人都可以从事的事情。怎样制作的知识——无论日常物品还是高度技巧性的创作——都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6]
    英国20 世纪初的作家和研究工艺的专家乔治·斯图尔特(George Sturt)在其名著《轮匠店》(The Wheelwright's Shop)一书中对英国制造车轮的传统工艺与手匠的工作与生活状态作了事无巨细的描绘,从而也揭示出手工艺很多的本质特点。他观察到:“(木工)没有带锯可用,(用带锯的人)总带着所向披靡、冷酷无情的愚蠢。其实对机器来讲,木料远非猎物和无助的牺牲品。对于懂得与之诙谐相待的人,木料会展示其微妙的卓越:会像一个善解人意的朋友一样与之配合。”[7]美国哲学家德雷福斯(Hubert Dreyfus)和凯利(Sean Dorrance Kelly)据此认为,手工技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地方性实践知识,是一种西方哲人所说的人类对万物的生成性理解(poetic understanding)和他们的生成性技艺(poetic skill)。因此,学习一种技艺就是学会去发现世界之不同意义,具有某种技艺的人能发现不具有该技艺的人们所发现不了的意义。换言之,他所发现的意义是内在于他运用其技艺的实践之中的,脱离了那种具体实践便无从发现他所能发现的意义。[8]
    当代设计领域所出现的对地方化知识、传统手工艺和地域文化的关注,从本质上说也就是这种向生成性知识与技艺的回归,其人性化的特征为未来的设计提供了一条可选择的可持续的路径。
    注释:
    [1] Paola Antonelli.States of Design11:Hand made Design.Domus,March 2012.http://www.domus web.in/en/design/statesof-design-11-handmade-design/
    [2]http://www.dexigner.com /news/17487
    [3]http://www.another africa.net/design/baskets-abstracted-a-reviewof-stephen-burks -man-made-exhibition
    [4] http://telavivart design.com/2011/03/thinkinghands-exhibition-atthe-milan-design-week-2011/
    [5] http://issuu.com/braziliandesign/docs/braziliandesignberlin
    [6] http://www.vam.ac.uk/content/articles/p/powerofmaking/
    [7] Hubert Dreyfus and Sean Dorrance Kelly, All Things Shining: Reading the Western Classics to Find Meaning in aSecular Age, The FreePress, 2011,p. 209.
    [8] 参见:卢风:“哲学回归生活”,《哲学分析》,2012.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