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美术学 >

清风雅骨——吴月霖水墨人生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中国文化报 丁一、潘明月 参加讨论

空谷醉舞

        吴月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名画家、书法家、鉴定家、水墨哲学艺术家。1963年生于江苏无锡,笔名爵君,别署自在斋斋主,斋名:妙迹堂、妙法精舍。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书画鉴定专业硕士研究生班。出版有《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吴月霖》(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画范本丛书——吴月霖现代竹精品选》(天津杨柳青画社)。书画作品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及季羡林等著名学者、收藏家珍藏。作品在美国、法国、东南亚等地展出,并先后在日本、马来西亚举办个人书画艺术展。吴月霖天资高秀,临池染翰,以东方绘画形式和传统笔墨技巧,参与西方现代艺术意蕴,再配以中国哲学天人合一、虚静忘我,创造出色彩变幻、笔触有力、富有韵律感和光感的绘画空间。烟云流润,神变万伏,出古人神髓,融今世情韵。他的传统儒雅之形氤氲化醇,云烟忽生,不摹自然而再现自然,应手随意,倏若造化,宛若神巧,潜心整合笔触敏感随性的表现力与传统文人的书写趣味,或挥或扫,或淡或浓,随其形状,为山为石,为云为水。亦真亦幻,风流蕴藉,古典也疯狂。他的现代佳作,激情与灵逸,颇有东方现代抒情抽象感,神游其中,笔思纵横,图出云霞,染成风雨,对于视觉语言个性的自我实践,不受写实技巧僵化的束缚,却有一种心无旁骛的执著和惊人定力,怀揣自由胸臆之梦想,发其浩气,笔踪时隐时现,淋漓酣畅,从自身哲学和美学经验中提炼出深具隐喻性的图像元素,唤起观者的感知力、想象力。他是用另一种眼光观察世界的画家,古淡天然间带出动感,千岩万壑中定格灵魂,凝望观之,出于玄而入于禅,窠臼脱尽而胜于蓝。
    虽说吴月霖在江南画坛几乎不露面,可在许多中青年书画家中,能让我们驻足于他的书画前而不肯离去,让我们对那些鬼斧神工的画作清泪盈睫,唯吴月霖矣。
    去年,由中央党校主办、中央党校图书馆承办的“盛世辉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国画展”,北京农展馆隆重举行的“艺术北京2011经典艺术博览会”,北京798艺术区“太和艺术空间展”“自由的尺度——中国当代水墨关怀名家作品邀请展”等京城艺苑的展览中,吴月霖应邀参展的数十幅画作,其精湛的笔墨堪称极品。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评论家陶咏白主持、瀚霖聚艺美术典藏协办的“吴月霖竹舞叶飞扬艺术展”,日前在北京东交民巷艺术馆展出,均受到极大的追捧。
    吴月霖博学多才、修养全面,又精于书法篆刻,浏览古人名迹。由于过眼书画极多,对近现代书画作品特征、作者个人风格了然于心,加上他有丰富的文物知识和文史修养,又熟谙典故、印章、纸绢、题跋等辅助依据,劣品和赝品总逃不过他的目光,故谓“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习气”。人生的磨砺更使他外师自然,中得心源,作品功力扎实、气韵生动,骨法用笔构思奇特。那独出匠心、别具一格的用墨、用水、用色,使他的笔致简洁洗练、爽捷灵动,尤为撇竹、兰叶,细腻精微,遒劲酣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欣赏吴月霖的画,最深印象是“功夫在画外”。
    竹,在中国文人的心里是一种人格理想的象征,他们从竹修长的身躯、俊美的风姿,生发出种种美好的品格,由此诗、书、画中的竹,已不再是自然属性的植物,而是一种美德的象征。因而文人画竹,并不在乎是否正确描绘了竹的自然形态,仅以竹来抒写自己的情怀和理想。苏东坡画竹,从上到下一笔画成,表示君子生而有节;倪瓒对竹的形似更取超然的态度,哪怕“他人视以为麻与芦,仆亦不能强辩为竹”。竹,在世代文人的赞美中已上升为一种精神符号,他们为了渲泄情感或显示胸怀,不惜改变其形态重塑其形,即使画得再不像自然形态的竹,人们心有灵犀,都能悟出其中奥妙。吴月霖画的竹子很特别,不过是修竹几枝,竹叶片片,或似竹非竹,或似真似幻,何以在他的笔下能风生水起,舞起来了,蹈起来了,满堂生辉,魅力无穷。吴月霖画竹沿着古人的路子走出来,在似竹非竹、似真似幻竹的世界中,竹还是那个竹,叶还是那个叶,作为现代人的吴月霖,又怎么把竹的古代形态转换为现代人为之动容、为之感叹、彰显现代人情怀和精神的艺术形象呢?
    吴月霖所画兰、竹更是古穆刚劲,气势不凡。运用干笔偏锋,敷色以淡彩为主,风格冷峭新奇,隽雅鲜活,匠心独运。深得晋画之高古、元画之超逸间,逐步形成了气清、骨雅、神奇的画风。他笔下的那些墨竹,杆如篆、枝如草、叶如真、书如隶,远宗文同,一如苏轼之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妙理。他深领郑板桥正直、挺拔、宁折不弯的精神,竹画以“险以远”,匠心独运不畏狂风的劲竹好似吴先生倔强不屈、正直耿介的文士高洁品格。吴月霖成竹于胸,虽则修竹数杆,却能托物寄兴、抒发情怀,直逼“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之美誉也。
    吴月霖爱管道画竹那种“古穆刚劲,气势不凡”的大手笔。他运用干笔偏锋,笔涵金石气,敷色以淡彩为主,风格冷峭新奇,隽雅鲜活,匠心独运地表现出吴月霖自然清新的真我秉性。他慕吴镇画竹“驰骋于法度之中,逍遥于尘垢之外”。所绘墨竹濡墨有浅深,下笔有轻重。逆顺往来知去就,浓淡粗细见荣枯,叶叶着枝,枝枝攀节。竿、节、枝、叶细微之处深记吴镇“叠叶为至难,于此不工则不得为佳画矣”。足见他精细入微的治学态度。他神追五代李夫人“见竹影婆娑映于窗纸,乃循窗纸而摹写”,逐渐形成了气清、骨雅、神奇之画风,在天中加墨,水中加影,云中布气,月中飞云,通过长短、远近、虚实、动静巧妙而又神奇的变化,把洇墨渗透的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造成了一种忽远忽近、若即若离的妙境。使清风明月、玉枝翠影,在清新亮丽而又朦胧空旷的自然中艺术地再现出来。吴月霖的书法同样运线遒挺,有北碑风采。早年宗法徐渭,纵逸泼辣,后又对王羲之法帖心慕手追。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宋人,深悟透解取法最多为米芾,字里行间发散着“潇散爽逸”,线条熔篆隶气息于一炉,运笔为金石气韵为一体。
    吴月霖的艺术,逻辑起点是“书法用笔”,这是自元明清以来各朝各代的大家、巨匠历尽心血凝聚的笔墨传统。他又如何在这坚实强大的笔墨系统中突围出来显示出艺术的现代性品格?吴月霖精于传统绘画,又长于书法篆刻,在他的画中,也透着北碑、南帖、金石、汉隶、狂草的影子和气息。新世纪以来,他明显地从碑帖中去建立自己拙涩、粗粝有力量感的艺术形象,那枯笔皴出的涩拙而挺拔的《雪竹图》,是此类作品的代表。《销得风中艳》粗粝的石刻纹理布满画面,雕刻着岁月的沧桑。其无骨竹《冰竹尽真如》,用水与墨冲染的竹,似有拓印的迹痕,透着冰清玉洁的美。他画竹,并非要画实体竹的形象,而是一种意象中的竹,是心中的竹,是“胸有成竹”。他打破了传统画竹的程式,破竹成竹,似竹非竹,也破了传统的“个”“介”字形的竹叶笔法,化解为如雨点洒落,如花瓣飞舞,或聚、或散,充满动感,既有与风雪搏击的《风劲雪霜意悠哉》,也有悠然自得飘摇而去的《竹梢梢兮石齿齿》,或在余晖中飘落的《何处问秋声》;也有与崇山峻岭、飞泉溪流唱和的《高山流水听竹声》,还有水色迷离中《积雨时物变》那湿漉漉的竹林。他把竹之秀美仪态、禀直的风姿、强韧的品性,融在笔墨点线皴擦的意象中。在飞动摇曳中,在似真似幻中,飘摇着、舞动着、洒落着,充满了生命情调,让你走进了他的竹世界,感应着竹的精神。但他并不满足于只停留在笔墨中探求一些笔精墨妙的新招数,而是尝试着从图式构成和画面肌理去探索水墨画现代性的审美品格。
    吴月霖绘画肇始于传统笔墨,他试图从绘画整体图式的变化上一改旧貌。以往对中国画审美的价值判断多以笔墨而论,鲜有从图式结构论及,总纠缠在微观的笔墨“神、妙、能、逸”的品评上,屏蔽了对图式结构和造型的视觉形式重要性的认识。吴月霖之文脉艺绪,汲明代著名画家徐渭湿笔宿墨,画幅以水墨淋漓见长。所画物象有一种水灵灵的效果,一切以自然流畅为快,内外合一,心手相应,浓淡疏密、短长肥瘦,信手挥写,自然成局。放之为墨,收之为竹,抽之为笋,变之为石,散之为枝,展之为叶,化天地之呼吸,布清气于其间,于笔飞墨舞、竹横月斜中见真精神。这种真挚洒脱的笔墨最能衬托出吴月霖放逸大度的品性。挥洒自如取唐代书法家怀素真迹,遂大悟,将自己擅长的草书笔法运用于绘画之中,用笔迅疾,既有干枯、飞白大胆泼辣的线条,又有浓淡相间墨韵生动的画面,在画面构成上追求运动的旋律感、画面空间的节奏感,凸现了图式对现代精神的探索。
    和学者型的著名画家吴月霖多次交往,直觉他虚怀若谷,谦和待人,人品不凡。他给我的印象是慈眉善目,一股清逸儒雅之气,那种安闲神气的潇洒,仿佛给人以一种手持蒲扇、身着竹布长衫明清高士的错觉。他认为作品的内涵、功力、社会地位、影响力都要对得起作品的价格。他不想有一个浮躁的产品出来,不想违背自己的本质做事情,只想踏踏实实做事情,有些原则要特别遵守。纵观吴月霖书画,墨彩通灵,栩栩如生,立意高古,真率自然,在与现实的关联与疏离之间,凝结了柔美、典雅、高贵之气,涌动着向往自然的人文精神。既有表现虚实相生直探生命本源的传统水墨,又有非具象、非理性的纯粹视觉形式的抽象意造。他以宏观式的抽象、微观式的具象构成了其绘画艺术。而其中强烈的抽象因素,却是最合乎现代精神的。中国艺术史未有胸无点墨而成书画家的,苏东坡、文徵明、八大山人、郑板桥等无一不是如此。书画家贵在有学问,也难在有学问。这位多才多艺、富有创造性的画家擅书法,喜山水,慕兰竹,精鉴赏。吴月霖内蕴老庄哲学的文化品格。在水和墨不断破与渗之中,呈现着舒展、委婉、缠绵的律动,深沉、含蓄、神秘的生命诗意,在“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画面上是无垠的宇宙空间,是回旋往复的永不停息的生命精神,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合一”的生命境界,也是审美的最高境界。他从传统的笔墨体系转换为对笔墨现代性一系列的探索中,为中国水墨画走向现代交上了一份有学术价值的答卷。
    游走在吴月霖高古之气与朴茂之境的书画间,足使我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眼福足矣。

 

责任编辑:紫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