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音乐学 >

民族音乐学在当代中国之命运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艺术百家》(南京)2010年 蒲亨强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民族音乐学传入中国后,与原有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学科发生了较大冲突,形成了倡导与反对两个阵营。冲突焦点涉及研究对象、方法、目标和重心等方面,冲突原因是民族音乐学本身存在的先天不足和倡导者的全面肯定和拔高,以及反对方的反感情绪与全盘否定。这些都导致民族音乐学的合理因素不能被正确认识和运用,并逐渐波及到中国传统音乐学科建设的思路、方法和方向道路等大问题。本文针对这些现象和问题进行初步分析讨论,并提出自己的基本看法。
    【关 键 词】音乐艺术/民族音乐学/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学科建设/冲撞/原因
    【作者简介】蒲亨强(1952-),男,汉,重庆人,中央音乐学院文学(音乐学)博士,西南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任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音乐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兼职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学,重庆400716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104(2010)06-0076-05
    “民族音乐学”(亦称“音乐人类学”)①是上世纪80年代末从国外引入中国的一个理论学科或方法论概念②。其引入后在中国音乐理论界引起普遍关注。引进倡导者多通过翻译、宣传直到付诸实践以倡导之。闻之者,或趋之若骛,或谨慎运用,或迷惘不解,或怀疑反对者皆有之。在音乐界成了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
    一个舶来的音乐学方法论,在中国音乐学界引起如此复杂的纠葛,其影响所及,已涉及到中国音乐理论研究应该走什么道路,应该以什么观念态度对待外来理论方法等重大问题,并不可避免地涉及高等院校音乐学理论教育特别是研究生层次教育观念、思想和方法的导向。每个关注中国音乐理论研究进展的学者,都不太可能回避或漠视这一现象,而应该对之作出必要的分析与思考,从而在历史事实和进程中总结经验教训,以使中国音乐理论建设在更理性的、健康的道路上前行。
    鉴此,笔者拟就民族音乐学传入中国后的命运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一番初步回顾、梳理、反思和评价,提出一管之见,供学界参考讨论。
    一、大背景视域的思考
    从现当代音乐史的宏观角度思考,民族音乐学传入中国,不过是现代以来多次西乐东渐浪潮中的一次。因而,在讨论本文主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反思一下现代以来几次主要的西乐东渐浪花的历史命运。
    简略地说,近现代以来中国音乐产生较大影响的西乐东渐大致有三次,由于这三次西乐东渐多已成为过去时,因而我们现在有可能对其命运作出一些初步结论。
    第一次是20世纪初叶欧美专业音乐教育与创作体系的输入,其标志是上海国立音乐院的设立及随后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体系陆续地、全面地建立起来,其影响之深远广泛,无须赘述。基于这一历史事实和经验,可以肯定这次输入的命运是福光高照的。尽管近年有学者提出争议,但这些声音是微弱的,其在学理上和实践上都很难与之抗衡,因而对已有的专业教育体系并未产生大的震撼。
    第二次是20世纪中期以来欧美、日本等国探索性音乐教学法的传入,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柯达伊、奥尔夫教学法等。这些颇具新意的音乐教学法在中国音乐教育界一度热闹非凡,但如鹅卵投湖,渐趋平静。事实上,这些音乐教学法本身远非成熟,它更多带有试验探索的性质,所适用的对象范围也很有限,除中小学外,很难纳入高等院校的专业教育体系,即使师范院校范围内也未能全面铺开,只是少数院校和少数专业教师进行了一些译介宣传和模仿试验,无论在教育理论或教学实践来看均罕有自主创新的纪录,并未触动原有的教学体制。因此,总的来看,这次音乐教学法的输入是有气无力的。
    第三次是本文将着重讨论的20世纪末从欧美传入中国的“民族音乐学”,这次输入的波及面主要是与中国对应的学科——民族音乐理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范围。从其输入至今30年来的历史过程和事实看,它的命运是不容乐观的。即使谨慎地加以描述:其实则瑕瑜互见,且并非如引进者宣称的那么先进与辉煌。如果按照当下引进者们激进的单向推崇膜拜思维和作法,很可能欲速不达甚至误入歧途。
    以上宏观视域的反思,是基于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考察思考,但主要检视评价标准仍然是——实践。
    二、民族音乐学学科特点简析
    民族音乐学是源于欧洲、盛于美国的一门理论学科,早期产生于老牌殖民国家荷兰、英国、德国等,因其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而称为比较音乐学,后渐依其研究对象而改称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0GY)。大约于20世纪初叶,主要研究力量从欧洲移师美国。早期在音乐形态学及音乐理论上的有影响的建树有音分值标记法、各民族乐器比较、反“欧洲中心论”等。
    其研究思路或学术目标,多重在音乐的文化含义和功能,尤其强调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思路,而忽略音乐本体的研究。早期代表人物多为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甚至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等。这种人员结构特点与此学科形成的背景有关。早期民族音乐学的兴起,实与当时的殖民主义政策相关。当时几个老牌殖民主义国家(恰恰也正是推行民族音乐学的主要国家)为了理解殖民地人民的文化思想,以为殖民政策的顺利推行提供参考物,派出了大批文化工作者到殖民地搜集文化资料,附带也搜集了大量音乐资料,由此逐渐产生民族音乐学学科。这个深层背景也是早期学者多为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的主要原因,当然也是此学派一直重视研究文化的主要原因。
    民族音乐学大本营移师美国后,强调文化研究的倾向并无太大更改。美国是一个民族大熔炉,对于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移民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国家政策上也支持各民族平等互利,这样,民族音乐学在美国高校的设立,更多体现了政治上文化上对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宽容性,同时,也自然是少数民族族裔争取自身政治和文化权利的一个文化标志。由此进一步形成了文化相对论的音乐观念。这一观念主张,各国各民族的音乐没有高低粗野之别,一种音乐现象的高低优劣,主要决定于各民族特有的审美观和文化传统。按这种观念,非洲的鼓乐与欧洲的交响乐的音乐价值没有绝对高低可言。这一观念本有其合理因素,但如果无限延伸,则有否定音乐存在客观价值评判标准的偏执倾向,反会重蹈绝对化覆辙,也必然导向不可知论。不幸的是,中国的引进者们恰恰主张文化相对论的无限性和绝对性,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因而在中国理论界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因事关复杂,本文暂且搁置不作深究。
    从学科教育体制的角度以及笔者近年赴美考察的结果来看,民族音乐学在美国的教育体制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人才培养多限于研究生层次(硕士、博士),系科专业主要设立在综合大学下属的音乐院系或人类学系,代表性的学者教授也多在此类院系;其二,教学研究对象非常宽泛,早期多针对非欧美的、经济较落后国家的民族音乐(欧美音乐学界认为中国是东亚高文明国家),后因“城市民族音乐学”的兴起,教研对象渐扩展到发达国家,研究城市音乐和移民社区的音乐文化。音乐学院中民族音乐学的专业设置多因人设课,有什么人就开什么课。比如我所认识的几位美国民族音乐学的教授,或懂江南丝竹,或懂广东音乐,或专长明代音乐史,哪怕只有一个人,也可在民族音乐学招牌下招收硕士生博士生。其它如加美兰音乐、印度音乐等均是如此。可见,在民族音乐学的旗号下,教育研究所涉领域、对象繁富,跨学科杂交色彩太浓,很难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与学术体系,与其说是独立自足的学科,不如说它更多带有方法论的性质。
    从国外民族音乐学研究的目标和实践来看,重心无疑仍是文化。研究方法更多偏重于描述——解释体系和跨学科考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