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弦管作为“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其世代传承的方式,除口传心授之外,就是凭借一种独有的弦管“工乂谱”记录下来。据了解,工乂谱有上千年的历史。其特殊的谱字符号,纵横交错,深奥复杂,历来靠手抄传承,明清以后,才有了木版、石版印刷,但成书很少。近几十年来,则多用刻蜡版油印,难登大雅之堂,也不利于保存。 1996年,泉州六中教师、出身弦管世家的吴世忠和同校电脑教师李文胜合作,大胆探索,研发了电脑输入工乂谱并同步译为五线谱的软件——“工乂谱录入电脑并直译为五线谱与简谱软件”,可以很方便地印刷并在网络上传送及显示曲谱。时至今日,工乂谱的电脑录入和排版印刷在其他地区还是个难题,但在泉州,通过李文胜的钻研,这项研发已日臻完善,成为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独家拥有的技术。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社长郑国权运用这项技术,指导有关人员于2003年编排了《清刻本文焕堂指谱》,2005年与2008年先后编排了《泉州弦管名曲选编》和《泉州弦管名曲续编》以及合成《泉州南音基础教程》。同时,从2005年开始,又运用这项技术,协助晋江市编排《弦管指谱大全》和《弦管古曲选集》共十卷大书,五千页左右。 在采访中,郑国权还当场展示一款由李文胜开发的点唱笔,弦管名曲可由这把“笔”点在特制的曲谱上,随即神奇地唱出美妙旋律。据他介绍,2013年,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又开发了“有声电子曲谱”,精选名家演唱配上工乂谱或工乂谱、五线谱与简谱三种谱对照的谱面,用以在电视和户内外“LED电子显示屏”播放。当演唱者唱到某个字,那个字就会由黑变红,欣赏者听音认字识谱,一目了然。如果在室内“LED电子显示屏”播放,该软件还设有“点播”功能,欣赏者可以随意点播曲中任何一段或某一句,便于细细品味和模仿学唱。 随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郑国权建议在泉州的旅游景点、社区休闲场地和公共文化场所,设置户外或室内“LED电子显示屏”,播放名家名曲,以再现千年前泉州“千家罗绮管弦鸣”的壮丽景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