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音乐学 >

对中国弦乐器起源的考察与认识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 叶键 黄敏学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中国弦乐器在民族乐器中占有重要地位,探索其起源是中国音乐史学与乐器学的基本论题之一。留存至今的古代文献典籍中对弦乐器起源的载述不足为据,从考古学的视角观察,以琴瑟为代表的中国弦乐器应为中国南方楚文化遗存。作为齐特(Zither)类弦乐器,与我们普遍认为的由狩猎工具——弓弦演变而成的以弓形竖琴为代表的弦乐器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弦乐器西来说暂无可靠依据,其产生与发展必然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绝非一蹴而就。
    关 键 词:中国/弦乐器/起源/考察/认识
    作者简介:叶键(1974-),女,文学硕士,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合肥 230601;黄敏学(1983-),男,史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兰州 730070
    琴、瑟是中国弦乐器重要的弦乐器,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所赋予的深厚历史内涵,为我国音乐文化中独具魅力的艺术奇葩而跻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林。在汉代,古琴逐渐定型,文人士大夫创作有大量的古琴曲,并留存下大量琴论文字。魏晋南北朝,能琴善乐者众,其间诸多乐家如刘安、桓谭、嵇康、桓伊、戴逵父子等则为其间翘楚。不仅出现了规范的文字记谱法,产生出一批琴学著述。以文本文献之载述、前贤之探研为基础,核以考古出土之实物,探寻以琴瑟为代表的中国弦乐器悠远的历史文化渊源。
    一、古代文献典籍中有关弦乐器起源之载述
    传世文本文献中有关弦乐器起源共有五种有代表性的说法:伏羲说、神农说、晏龙说、尧说、舜说,此外《吕氏春秋·古乐》篇中尚有“士达作为五弦瑟”之说,其中尤以前两说最为常见,影响亦极为深远,兹举其说法如次:
    《通典·乐典》引《世本》:琴,《世本》云:“神农所造”。瑟,《世本》云:“庖羲作,五十弦。黄帝使素女鼓瑟,哀不自胜,乃破为二十五弦,具二均声。”《风俗通义·声音》亦言:瑟,谨按《世本》:“宓羲作,八尺一寸,四十五弦。《黄帝书》:‘泰帝使素女鼓瑟而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琴,谨按《世本》:“神农作琴。”
    《淮南子·泰族训》:神农之初作琴也,以归神。及其淫也,反其天心。
    《说文》:琴,禁也,神农所作,调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瑟,庖羲所作,弦乐也。
    扬雄《琴清英》:昔者神农造琴以定神,禁淫僻去邪欲,反天真者也。
    桓谭《新论·琴道》:昔神农氏继宓羲而王天下,亦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道,合天地之和焉。
    马融《长笛赋》:昔庖羲作琴,神农造瑟。
    《琴操》:昔伏羲氏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
    《帝王世纪》:太昊帝庖牺氏,作瑟三十六弦。神农氏……作五弦之琴。
    《绎史·太皥纪》引《拾遗记》:礼义文物于兹始作……丝桑为瑟,均土为埙,礼乐于是兴矣。
    《路史·外纪》:伏羲斲木为琴,绳丝为弦,弦二十有七,命之曰离徽。伏羲絚桑为三十六弦之瑟,所以修身养性,返其天真。
    《琴史·莹律》:昔者伏羲氏既画八卦,又制雅琴。卦所以推天地之象,琴所以考天地之声也。
    历代有关伏羲、神农创制弦乐器的说法虽不尽相同,但其共通之处便是将弦乐器的发明权凭空付与所谓古之圣王。然而,由于古琴艺术与封建士大夫阶层息息相关,于是这些貌似可信实则毫无根据的谬说也便大行其道,直到清代中叶以疑古著称的崔述才对此成说予以彻底否定:
    风会之开必有其渐,故包犧氏教佃渔,神农氏教耕耨,黄帝氏垂衣裳,虽圣人不能一世而尽创也。然则礼乐之兴当在唐虞之世,包犧、神农未暇此也。安有茹毛饮血而吹笙鼓瑟者哉!苟能制茧成丝,则何不先为衣冠而乃以为弦;苟能斲木成器,则何不先为栋宇棺椁而乃以为瑟也!此皆后人猜度附会之言,故并不取。[1]
    虽然崔氏之说仍不出“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之窠臼,但从朴素的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揭示出上古圣王制礼作乐为“后人猜度附会之言”,无疑为我们重新审视弦乐器之起源指明了新的方向,故此后音乐学家在对弦乐器的起源问题皆持较为科学审慎之态度。由此可见,虽然汉晋以后有关圣人制器的事迹史不绝书,文献典籍中对弦乐器的源流亦“言之凿凿”,但均因缺乏相关的考古学实证而难以科学准确地揭示中国弦乐器的起源问题。对于这类文献记述与客观史实间的自相矛盾,音乐学家在对文本文献抱有“多闻阙疑”态度的同时,又将更多目光投向更为宽广的田野调查之视域中。
    此外,根据对《诗经》之统计,“琴瑟”共出现10次,分别为:
    《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唐风·山有枢》: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
    《秦风·车邻》:既见君子,并坐鼓瑟。
    《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
    《小雅·莆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
    《小雅·车舝》:四牡騑騑,六辔如琴。
    《诗经》作为先秦时期的歌词总集,与音乐关系自然非比寻常。《诗经》十五国风的流行地域大体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及江淮地区,而在出现弦乐器记载的诗篇中,又以周原地区最多,占三分之二强,不难发现最晚至西周后期,弦乐器已经成为中原地区较为流行的一种乐器。纵观上述对弦乐器描述的诗句,可以看出其中主要是对琴瑟演奏状况的描摹及其社会作用的表述,而《定之方中》则对琴器的选材流程与制作工艺进行了细致描绘,为我们了解当时弦乐器的生产制作情况提供了宝贵依据。因此,在《诗经》时代,周原地区弦乐器的普及程度远高于其他地区,“就《诗经》追溯琴的历史源头,最远追溯到的恰恰就在周原,具体时间则为公元前9世纪”。[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