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艺术金融学的前景展望 随着产业政策的多重支持,金融机构的深度介入和艺术金融的不断创新,对于中国艺术产业而言,艺术金融的重要性正在与日俱增。然而,作为新生事物,艺术金融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既未得到学术界的积极回应,也尚未得到监管部门的明确表态。由于监管缺位,艺术金融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纠纷也缺乏相应的解决渠道,从而出现了艺术金融创新的“甜头”由野蛮创新者独享,艺术金融创新的“苦果”却由政府有关部门善后的荒唐局面。 可喜的是,学术界近年来对艺术金融的关注度正在日益提升。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艺术品金融研究所(2012年12月)的成立,到潍坊银行艺术金融研究中心(2014年5月)的揭牌,再到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2016年3月)的获批,无不昭示着艺术金融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一定关注和初步探索。遗憾的是,就目前的研究而言,艺术金融学的研究热点还主要集中于狭义的艺术金融学,即关于艺术品产业资金融通活动的研究,对造型艺术的其他类别,以及语言艺术、实用艺术、表演艺术和综合艺术等艺术门类的资金融通活动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 事实上,从学理层面系统建构艺术金融学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使艺术金融学从单纯的感性判断层面上升到理性分析层面,让艺术金融学也能像房地产金融学等金融学分支学科那样拥有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概念体系、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从而扭转中国的艺术金融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艺术金融实践的状况,是文化产业学者与金融学者的共同历史使命和学术责任。 参考文献: [1] Richard Rush. Art as an Investment[M]. New York: Bonanza Books, 1961. [2] John Stein. The Monetary Appreciation of Painting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7, 85(5), 1021-1035. [3] William Baumol. Unnatural Value: Or Art Investment as Floating Crap Game[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76(2), 10-14. [4] Peter Cannon-Brookes.Art Investment and the British Rail Pension Fund[J].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1996, 15(4), 406-407. [5] Carlos Ulibarri. Perpetual Options: Revisiting Historical Returns on Paintings[J].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2009, 33(2), 135-149. [6] Peter Watson. Sotheby's: The Inside Story[M].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1997. [7] 游春,邱元.探析艺术品金融化:份额化交易模式[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05). [8] 西沐.金融化:中国艺术品投资的突破口[J].艺术市场,2009(07). [9] 黄隽.中国艺术品市场金融服务研究[J].新金融,2013(04). [10] 张秀娟.当艺术遭遇金融[J].东方艺术,2011(09). [11] 马健.艺术品金融化与艺术金融深化[J].现代营销,2012(09). [12] 杨烨.《艺术金融管理学》是为艺术品投资、拍卖市场量身定制[J].美与时代,2011(03). [13] 杨枝煌.繁华遮蔽下的贫困——浅谈我国艺术品金融化的市场表现[J].对外经贸,2012(02). [14]西沐.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引论[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2. [15]倪进,何元春.艺术品金融[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5. [16]黄隽.艺术品金融:从微观到宏观[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6. (原载《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6年第4期第50-55页)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文化产品价值评估的方法与标准研究”(项目编号:15ZD04)。 作者简介:马健(1981-),男,四川雅安人,博士,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西南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与艺术经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