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从泼寒胡戏的道具装扮看,“浑脱”与“苏幕遮”一指囊形毡帽,一指油帽。“浑脱”或以为胡人旅行、出征所用羊皮水袋,或以为“不死圣神”之译①,而《浑脱语源补正》认为:浑脱为汉语词,而非外来词,其意为“整个儿剥脱(动物的皮)”[3](P231),此说于帽子、浮囊、革袋、乐器之附着物,均可得到解释,而与泼寒胡戏搬演相关的道具“浑脱”则指囊形毡帽[1](卷34,P878)。吕氏所禁之“相率为浑脱队”,当指戴囊形毡帽的男子骑游巡演、击节竞艺的队舞。1978年陕西礼泉唐张士贵墓出土的显庆二年骑马胡俑,身着翻领袍,有的戴折沿帽,有的满脸髭须,扭头趔项,双手如舞,被认为可能是泼寒胡戏的装扮形象。此外,其他一些出土文物亦可见北朝及唐以来浑脱舞的某些装扮遗留②。而“苏莫遮”即油帽,因蒙覆油缯得名,帷帽亦属此。据王明清《挥麈前录》卷四云:“高昌即西州也……俗多骑射,妇人戴油帽,谓之‘苏莫遮’,用开元七年历,以三月九日为寒食;余二社、冬至,亦然。以银或金俞为筒贮水,激以相射。或以水交泼为戏,谓之‘压阳气’,去病。好游赏,行者必抱乐器……王之儿女亲属,皆出罗拜,以受赐。遂张乐饮燕,为优戏,至暮。明日,泛舟於池中,池四面作鼓乐。”此记雍熙元年(984)四月供奉官王延德使高昌所见妇人戴油帽、行者抱乐器以及泼水、优戏、鼓乐的习俗遗存。宋高承《事物纪原》释帷帽云:“用皂纱若青,全幅连缀于油帽或毡笠之前,以障风尘”。明杨慎《丹铅余录·总录》释“菩萨鬘苏幕遮”为“西域诸国妇女编发垂髻,饰以杂华,如国中塑佛像璎珞之饰,曰菩萨鬘。曲名取此”。油帽即毡制笠帽,或以布帛纱罗为帷,或辫发缀珠玉璎珞为饰,而西域传入的囊形毡帽增宽檐或卷帷,在唐时内地颇为流行③。 再次,从泼寒胡戏的表演形态看,“浑脱”与“苏幕遮”,一指队舞,一指有装扮、有伴奏、有仪式穿插的歌舞戏。浑脱队舞,构成泼寒胡戏中的一个队戏场面或组成部分,而苏幕遮表演形态或许包含了先后衍生出的几个部分或段落:浑脱队戏、穿插仪式搬演的歌舞戏、鼓乐伴奏。其队戏、仪式表演以歌舞结合杂技、装扮为主要特征:半裸体、戴毡帽的男子相率为队,骑游巡演、军阵对垒、相互角力竞技,甚或伴有争斗厮杀的表演;亦或还有马下步行、著假面唱《苏幕遮》舞者④,藩汉杂舞,腾逐喧噪,踏地击节,鼓舞跳跃。仪式穿插则由扮神者表演,以水浇沃路人,“胡服相欢”,招摇逗弄,即兴歌舞。以此看来苏幕遮不但“兼为戏名与乐曲名”[4](P565),且将歌舞与乐相结合、将队舞、杂技与乞寒仪式装扮相结合,演化为浑脱招摇、泼寒逗弄的行进性歌舞戏表演。对照景龙三年(709)考功员外郎谏止“胡人袜子、何懿等唱‘合生’,歌言浅秽……始自王公,稍及闾巷,妖伎胡人、街童市子,或言妃主情貌,或列王公名质,咏歌蹈舞,号曰‘合生’”[1](卷119,P4295)的情形看,此合生亦胡戏,有故事蓝本,是妖伎胡人、街童市子装扮“妃主、王公”,叙及其情貌、名质,有咏歌蹈舞、有俳优唱叙故事,如《新唐书·义阳公主传》卷八十三所云“辞状离旷意”,声情耸动,妖艳亵狎,讽及王公贵胄。任二北《唐戏述要》云:“初唐合生乃生旦戏,由康国之何懿与袜子主演,二人中必有一妲”[5]。由此可推知胡戏在表演形态上歌舞叠加戏弄故事的趋同性。 清源尉吕元泰以泼寒胡戏列军阵势,显战争象,有伤政体,淆乱雅乐,违背本朝礼仪,冲击坊邑生活的日常秩序而提出禁断。《唐会要》述及此禁事,亦以“重犬戎之曲,不足以移风也;非宫商之度,不足以易俗也;无八佾之制,不足以布德也;非六代之乐,不足以施化也”[6](卷34,P626)的理据。可见,当时禁断的泼寒胡戏,具有从西域输入之初浓郁的夷服夷乐、驱驰竞技、行进歌舞、胡风异俗的印记。吕元泰申禁“乞寒”异俗而“书闻不报”的结果,说明此戏在中原民间颇为盛行。景云二年(711)十二月“丁未,做泼寒胡戏”[1](卷5,P118),左拾遗韩朝宗再谏:“今之乞寒,滥觞胡俗……道路籍籍,咸云皇太子微行观此戏,且元良国本,苍生繄赖,轻此驰骤,能无蹔蹶?况凶奴在邸,实繁有徒,刺客密发,何限夷夏?卒然奔呼,掩袭无备,邂逅惊扰,则忧在不测……伏愿去邪勿疑,昭德以待。”[7](卷301,P3058)泼寒胡戏骑马巡演活动甚至吸引太子微服往观,可见坊邑之俗影响宫廷好尚的程度。此奏以踵祸之谏得睿宗称赏,或许能阻止宫廷贵戚跻身市井娱乐场所,但却并未改变民间观演泼寒胡戏热闹不衰的景象:泼寒跳跃,奔呼驰骤、“道路籍籍”、填街塞巷,恰恰形象地呈示出泼寒胡戏坊邑巡演、行进中歌舞竞技的表演形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