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段成式《酉阳杂组》前集《境异》曰:“龟兹国,元日斗牛马驼,为戏七圈。观胜负,以占一年羊马减耗繁息也。婆罗遮,并服狗头猴面,男女无昼夜歌舞。八月十五日行像及透索为戏。”段氏此书成于公元九世纪中期(~860),“婆罗遮”即苏幕遮,并服狗头猴面,类似面具魌头,此“透索”既非跳绳游戏,亦非双陆博戏,而是佛教“行像”衍生出的民间驱魔表演。同书又云:“焉耆国……二月八日,婆摩遮三日野祀。四月十五日游林。五月五日弥勒下生。七月七日祀先祖。九月九日床撤……十月十四日作乐至岁穷。”婆摩遮,即苏摩遮(12),是当地民间搬演苏幕遮的俗称。由此可见苏幕遮作为民间踏歌踏舞的主要表演形式,已在敦煌世俗化。苏幕遮从康国、龟兹、于阗、高昌、焉耆、敦煌而入内地的过程中,因与佛诞、中元、寒食、春祈秋报等佛教与民间禳祭活动相融合,演出时节、装扮形式也各异。另外,《敦煌歌辞总编》[苏莫遮]《聪明儿》中那个“善能歌、打难令”,“弓马学来阵上骋”,“摆金铃,摇玉佩,处处皆通娴”[19](P645)的聪明儿,即是苏幕遮在民间衍生出的戏弄人物。由此看来,泼寒胡戏原本包含的戏弄成分并未消失,不仅由“在夷俗则禳除疾病”向“在华戏且为祈丰、献忠与上寿”递变,而且“在本土已由民俗演化为戏,入我国后,复完全适应行乐之需,乃配合乐舞、演出情节,人马杂沓、彩绣缤纷,更充分戏剧化矣”[4](P559,573)。特别是经由龟兹佛教化和敦煌世俗化两次大的面目变化,将面具表演与角色装扮相结合、刻画人物与戏弄故事相结合,其歌舞队戏的最初形式,不断衍入仪式表演、角色装扮人物、俳优戏弄故事,逐步深化了戏剧搬演的综合性。 由禁断泼寒胡戏这一视角考察其表演形态的变化,可以看出,驱病求安的生命祈愿、生存诉求与佛教的精神超度、信仰寄托,以及民间禳祭风俗、节日娱乐祈祥庆丰等因素的逐步融合,呈现了不同时期泼寒胡戏的民俗印记、精神内涵和特质变异,经龟兹佛教化和敦煌世俗化,构建了苏幕遮表演形态的戏剧化过程;这种带有异质文化因素的胡戏输入中原,在坊邑之禁、宫廷之禁与民间失禁的过程中,表演重心由队戏、歌舞戏向仪式装扮、戏弄搬演迁衍,具体显示了唐代戏剧“源生之时必有一二主要因素为核心,再吸纳结合其他次要因素成为一有机体”[9](P221)的发生过程。 注释: ①据《宋史·苏辙传》卷三三九之“羊头浑脱”、《唐戏弄》,“浑脱”有不同说法。 ②如1979年河北省磁县北齐武成帝高湛之妻墓葬亦出土有头戴浑脱毡帽的舞俑。敦煌莫高窟第159窟壁画有戴浑脱帽的吐蕃妇女,陕西西安唐韦顼墓石椁上的线刻女子身穿胡服,头戴暖帽。 ③唐人所画《明皇幸蜀图》中有骑马宫女所戴帽子即此。吐鲁番曾出土唐代骑马女俑,其所戴帷帽或有纱罗,《清明上河图》绘有妇女戴帷帽出行。 ④据任半塘《唐戏弄》,及王仲犖《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版,第1391页)云:“苏幕遮为曲调名,浑脱为舞名”。其书还又有对日本苏幕遮图描述:舞者戴帽,著假面具,身披蓑笠。作此戏时,舞者唱《苏幕遮》曲步行,胡服骑骏马者持盛水油囊交相泼洒,舞者踏歌应节,并作闪避之状。 ⑤此事《新唐书·张说传》卷一二五、王溥《唐会要》卷三四亦载,时间、字句稍异。 ⑥据《三国志》注引《魏略·西戎传》:“大秦,其国在海西,故俗谓之海西……俗多奇幻,口中出火,自缚自解,跳二十丸巧妙。”《后汉书·西南夷传》卷八六叙及永宁元年西南夷掸国献幻人,“自言我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又《后汉书·西域传》卷八八云:“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 ⑦据《后汉书》卷五一、《隋书》卷一五,东汉安帝时“西南夷掸国王献乐及幻人,能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等幻戏,即发生过当庭对论夷狄之技的公案。隋开皇九年更定乐制,礼部尚书牛弘也曾奏禁后周新造边裔之声。 ⑧据《全唐诗》卷二八四、四二七,李端大历初年诗《胡腾儿》详细描绘了西凉伎于方寸氍毹上急转如风、跳腾雀跃的健武景象,白居易《西凉伎》诗曾以“取笑资欢无所愧”、“忍取西凉弄为戏”刺封疆之臣。 ⑨任半塘《敦煌歌词总编·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1693页)之《剑器辞·上秦王第三》:“排备白旗舞,先自有由来。合如花焰秀,散若电光开。叫声天地裂,腾踏山岳摧。剑器呈多少,浑脱向前来。” ⑩当时流行的227首乐曲中有59首来自西域的胡曲改为汉名,其中金风调《苏幕遮》改为《感皇恩》,沙陀调《苏摩遮》改为《万宇清》,水调《苏幕遮》则仍保留了原名。 (11)如《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景明寺”条云:“景明寺,景明年中立,因以为名……四月七日京师诸像皆来此寺。尚书祠部曹录像凡有一千余躯,至八日节,以次入宣阳门,向阊阖宫前,受皇帝散花。于时金花映日,宝盖浮云,旙幢若林,香烟似雾,梵乐法音,聒动天地;百戏腾骧,所在骈比;名僧德众,负锡为群,信徒法侣,持花成薮;车骑填咽,繁衍相倾。时有西域胡沙门见此,唱言佛国。”《法显传》记于阗国自四月一日起举行行像至十四日方讫。 (12)姜伯勤《敦煌悉磨遮为苏摩遮乐舞考》已证敦煌二月八日踏悉摩遮与焉耆二月八日婆摩遮同俗;并以“苏摩遮为一种头戴兽头头冠及面具、头戴胡王冠或油帽的化装舞蹈”,其文并考出敦煌本P4640《己未——辛酉(899-901)归义军衙内破用纸布历》载“(庚申年,900)二月七日,支与悉摩遮粗纸叁拾张”,敦煌本S1053背面《己巳年(909)某寺诸色入破会残卷》载“粟三斗,二月八日郎君踏悉摩遮用”,为当地民间搬演苏摩遮备办开支、制作道具面具所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