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国产电影迎来“大井喷”。截至7月28日,《捉妖记》、《大圣归来》、《煎饼侠》三部片子合力斩下30亿票房。其中,《捉妖记》上映第13天便揽入15亿票房,成为中国内地上映电影票房榜季军。取得如此之好的票房成绩,让大家对中国电影开始充满了希望。 纵观最近几年,国产电影十亿级的票房纪录早已不是新鲜事。应该说,这样的票房奇迹对于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乃至培育中国电影的观影生态环境,甚至孵化稳定的观众群体均具有积极意义。众所周知,没有一定量级的票房做支撑,国家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几近空谈,电影事业和电影产业的和谐共振也不可能实现,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的良性互动尤为重要。 然而,当下中国电影的票房到底是由谁创造的?亿级票房到底是由哪些群体贡献的?这些群体是具有广泛的社会代表性还是偏居一隅?答案是:我们的票房奇迹主要是由年龄偏低的一些观众创造的,他们是中国电影消费市场的主力军。所以,今天的中国电影票房盛宴要感谢年轻观众的慷慨解囊,没有他们的豪爽和激情,动辄亿级和十亿级的票房奇迹就很难实现。 这种票房结构说明,由于代表性观众和有效观众的缺席,一些中国电影还无法普惠大众。作为时代艺术集中代表的电影艺术,倘若不能做到普惠大众,就难言它是一种成熟的时代艺术,那么,中国电影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以及中国电影自身的感召力和认同性,恐怕都亟待回望和反思。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倘若中国电影不能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地讲述中国故事,无法获得大家自觉自愿的认同和心甘情愿的接受,即使再高的票房也没有多大价值和意义。 青少年时期的观影经验,一般会影响或决定他们的成年之路。电影作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有责任、有义务为国民奉献营养结构合理的精神食粮。如果总是给青少年喂养营养不多的食物,那假以时日,未来的他们一定是营养不良的亚健康一族,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倘若不及时纠正,今日高票房塑造的一代观众,就有可能是一批“问题观众”,日后会给民族心智和社会发展,带来许多隐蔽的内伤和忧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