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李茹晏:对汤显祖人生大节与诗文成就的敬仰 李茹曼,字复如,号鹭洲,汤显祖同乡临川人。康熙五十二年进士。官中书舍人。十年不调。丁艰归,无复仕进意。人称有道而能文者。曾参与纂修《广西通志》、《抚州府志》。著《二水楼诗集》。其卷十三,《临川十咏》之八,咏《玉茗堂》诗云: 祠郎乘兴上封章,兴尽归来卧此堂(原注:义仍为南部祠郎,抗疏论劾政府信私人,塞言路。谓友人曰:乘兴偶出一疏,不知当事何以处我。谪徐闻典史。量移遂昌知县。及上计,遂投劾归,不复出)。直道自甘士师黜,私门争斥正平狂。金柅草阁收棋局(原注:先生别有金柅阁,示不复出意。三十七有诗云:神州虽大局,数着亦可毕。了此足高谢,别有烟霞质),玉茗檀心喷笔床。独挽颓波还大雅,后先七子逊琳琅(原注:弘治中,北地李梦阳献吉,信阳何景明仲默,武功康海对山,鄠杜王九思敬夫,吴郡徐祯卿昌谷,仪封王廷相于衡,济南边贡廷实,以诗古文结社京师,号七子。嘉靖末,王李诸人结社都下,东都布衣谢榛茂秦,济南李攀龙于鳞,吴郡王世贞元美,长兴徐中行子舆,广陵宗臣子相,南海梁有誉公实;已而谢李交恶,遂黜榛而称五子。又益以武昌吴国伦明卿,南昌余曰德德甫……先生少熟文选,中攻诗律,四十以后,诗变而香山眉山,文变而南丰临川。钱牧斋曰:自王李之兴,百有余岁,伪体滋蔓。义仍当霜茅充塞之时,穿穴其间,力为解鲛。归太仆之后,一人而已)。(25) 李茹曼的临川十咏,分别歌咏今抚州的十个人文景观。汤显祖之玉茗堂为其中之一。诗人歌咏玉茗堂主要突出汤显祖的政治操守和文学建树。前者指万历十九年,任南都礼部祠祭司主事时,上疏弹劾首辅大臣申时行及吏、礼二科都给事杨文举、胡汝宁贪腐事,降职被贬,直到弃冠还乡。虽潦倒穷途,却高尚其志,再招不出。有人把他看作如同禰正平那样的狂奴,汤显祖却做作餐英咀华的高人隐士。这显示出汤显祖政治上的个性。 后者指汤显祖返回临川后,专心著作,其才华喷涌而出。这时不但留下了大量的诗文,还完成了“四梦”的创作,他熟读《文选》,深研诗律。出入于汉魏唐宋之间,“极才情之滔荡,而禀于鸿裁;收古今之精英,而镕以独至”。(26)中年之后,变以白居易、苏东坡的诗风,曾巩、王安石的文笔,与前后七子的复古主张和文风抗衡,在一片白茅黄苇中,走清新自然的文学之路。李茹曼视之为力挽颓波,回归大雅。钱谦益称,嘉靖之后,一人而已。这又一次听到:无论就诗文或戏剧,汤显祖都是力挽狂澜,回归大雅的人物,其成就与作用自然更值得钦佩。 七、梁清标:词场玉茗古今师 梁清标《蕉林诗集》“七言绝句二”,有《刘园观陈伶演秋江剧次雪堂韵》十首,诗云: 秦青一曲和人难,写出秋江木叶寒。摇落浑疑江上立,不知酒醒是长安。 千古风流未易寻,魂销罗袖泪痕侵。秋来宋玉愁何极,历乱灯前此夜心。 霓裳绰约淡无尘,一笑全倾席上人。惆怅曲终云影散,徘徊欲赋洛川神。 芙蓉秋影乱平波,折柳江头哀怨多。未免有情还我辈,停杯搔首恨无那。 听罢新声送夕晖,行云暂驻尚依稀。分司御史疏狂甚,谁复开笼放雪衣。 胜地良朋会此辰,十年回首叹风尘。白云红叶今何夕,歌舞偏生四座春。 雏莺百啭拟轻喉,似笑如颦怪底愁。他日重寻肠断处,沉沉烛影水边楼。 词场玉茗古今师,继起阳春更在斯。吏部文章司马泪,秋塘萧瑟柳丝丝。 素袂幽香态最宜,萧森况复遇秋期。闻歌一夕头堪白,千载伤心子野知。 闲心萧飒断诸缘,忽漫当歌体欲仙。秋水盈盈人宛在,西风零乱芰荷天。(27) 梁清标,字玉立、棠村,号蕉林、苍岩。真定人(今河北正定)。崇祯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入清后以原官起用,寻授编修。历官礼部、吏部侍郎,迁兵、礼、刑、吏、户五部尚书。地位显要。康熙二十七年降级。 这十首诗,是梁清标观演高濂的《玉簪记》的“秋江”后所作的咏和之作。自晚明戏曲选本开始,就多选其二十三出《追别》,通称“秋江”上演,演的是潘必正被姑母(观主)所逼,上京应试,陈妙常追往江边送别的情景。诗中赞美艺人的歌唱如同古时秦青,声振寥廓,无人可以相比。剧中[小桃红]曲有“秋江一望泪潸潸”,唱出了秋江的寒意与萧瑟,二人分别的惆怅、痛苦、无奈的复杂感情。诗句说艺人装扮素袂幽香,仪态最为相宜,艺人歌喉,如雏莺百啭那么动听。由于表演歌舞动作的艺术,无论演戏、看戏的人都“摇落浑疑江上立”。总之,诗句刻画演出之优美,演出之逼真,情景之引入同情,表现得非常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梁清标诗中有“词场玉茗古今师”这样的诗句。这不是这位五部尚书信口道来、随意写出的溢美之辞,而是出于对汤显祖在明代政治生活、剧坛地位的深刻理解所作的客观评价。万历以来,明清人已多次对汤显祖志意激昂,风节遒劲,平生以天下为己任多所赞颂,把他在仕途上、在政治漩涡中,气节如山,始终保持独立人格,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的行为,称之为颓势中的中流砥柱。在戏剧创作中,人们看到临川四梦有独到的眼光,独立的见解,独特的艺术精神。既不为人言所动,又不为当时已有的主流意识所左右。所作“四梦”,丽事奇文,巧妙叠出,境往神来,匪由人造。形成了盛行一时的玉茗堂派。正是在他的影响下,同代人以及后代人如周朝俊、吴炳、朱京藩、袁于令、孟称舜、吴梅村、陈轼、范文若、龙燮、洪昇、蒋士铨、黄治等等剧家和剧作,都对“四梦”有所师法,都深受汤显祖的影响。黄治在《蝶梦归·自序》中说:“至复有以言情见规者,则将应之曰:玉茗我导师,君其问焉可也”。(28)可谓与梁清标的诗句相呼应。故称汤显祖为剧坛古今师,确也实至名归,恰如其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