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戏剧学 >

从四方新声到弦索官腔——“中原音韵”与元季明初南北曲的消长(6)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文艺理论研究》 李舜华 参加讨论

        注释:
    ①因此,长期以来,戏曲界关于弦索问题也争议迭起。关于弦索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其一,肇始于六七十年代而聚讼于八十年代,集中在对“南曲不入弦索”、“北曲入弦索”的质疑上,并由此展开种种对南北曲伴奏乐器的考订;其二,近十余年来则主要考辨弦索与南北声腔的变迁。由于不少研究对弦索的解读颇有偏差,甚至混淆不同的弦索概念,因此对曲史的探讨也往往语焉不详。
    ②参见李舜华:“明清人眼中南北曲之发生及所依托之礼乐观”,《礼乐与明前中期演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10-26。
    ③“《书》述唐、虞而帝道崇,故虽圣明,必书功于竹帛,流音于管弦。”参见范晔:《后汉书》卷十上,“皇后纪第十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426。
    ④有关今人研究,及对南北曲实际入乐情况的考查,可参见笔者所指导的硕士论文,张雪芸:《明中期曲论“北曲入弦索南曲不入弦索”研究》(广州: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⑤笔者以为,梳理诗乐关系,便是重构一部文学史;曲乐关系,便是一部曲学史,其核心便在入乐与否。探讨南北曲何时入乐,如何入乐,又如何从入乐到不入乐,便是一部南北声腔发生、发展、衰亡的历史。因此,笔者有意做一系列弦索考,此段叙述不过勾勒其大概,以便下文论述。
    ⑥参见李舜华:“功成作乐:明初官方演剧”,《礼乐与明前中期演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7-82。
    ⑦本文对此一南北曲发生径路的勾勒与今人曲史的叙述尚有若干差异,当撰文详述。
    ⑧关于这一点,王国维即有论述,一是南曲出于古曲者远较北曲为多,二是南戏之故事关目,皆有所本,视元杂剧对古剧之关系,更为亲密。参见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15-16。
    ⑨这一点从周德清《中原音韵》、燕南芝庵《唱论》、夏庭芝《青楼集》中反复论到南曲、南戏也可看出。
    ⑩早在唐代,李涪便批评《切韵》道:“然吴音乖舛,不亦甚乎。”参见李涪:《刋误》卷下“切韵”条,《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5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180。明初,宋濂等《洪武正韵原序》也称沈韵“多吴音”:“自梁之沈约,拘以四声八病,始分为平上去入,号曰‘类韵’,大抵多吴音也。”参见乐韶凤等:《洪武正韵》,《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3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4。
    (11)《中原音韵》中提到传奇者有三处:如“前辈《剐王莽》传奇”、“《周公摄政》传奇”,又道乐府字声“切不可以传奇中全句比之”等,皆指元杂剧而言。
    (12)王国维曾提及“元人则以元杂剧为传奇,《录鬼簿》所著录者,均为杂剧,而录中则谓之传奇。又杨铁崖《元宫词》云:‘《尸谏灵公》演传奇,一朝传到九重知,奉宣赍与中书省,诸路都教唱此词。’案《尸谏灵公》,乃鲍天佑所撰杂剧,则元人均以杂剧为传奇也。”参见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30。
    (13)元代孔齐在元末至正年间完成的《至正直记》“中原雅音”条谓:“北方声音端正,谓之‘中原雅音’,今汴、洛、中山等处是也。南方风气不同,声音亦异。至于读书字样皆讹,轻重开合亦不辨,所谓不及中原远矣。此南方之不得其正也。”参见孔齐:《至正直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5。此处“中原雅音”,明确是指汴洛音,即以绍续北宋音声为正。
    (14)因此,当时正统论大兴,聚讼不已。以金代而论,当时泰和朝议便以本朝绍继北宋为正统,黜南宋为蜀汉;在野多以南宋为正统,元丞相脱脱等人修史,则以辽、金、宋并为正统,分南史北史。参见燕山修端:“辩辽宋金正统”,王恽《玉堂嘉话》,杨晓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70-73。又,苏天爵编《元文类》卷四十五所收修端“辨辽宋金正统”文字略有异同,参见:《元文类》(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650-53。至于蒙元,或以为继辽、金之统,或以为绍南宋之统,或以为辽、金、南宋俱失统绪,元遥承北宋之统。参见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129-33。
    (15)元好问《跋赵秉文和拟韦苏州》云:“百年以来,诗人多学坡、谷。”参见刘祈:《归潜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05。
    (16)早在江西诗派初成之时,便有若干批评的声音,譬如叶梦得《石林诗话》、张戒《岁寒堂诗话》;此后作者也有若干修正,不过,整个南宋诗坛基本上由江西诗派衍出,至南宋末四灵、江湖、严羽等,变机方显。
    (17)赵秉文《答李天英书》云:“为诗当师《三百篇》、《离骚》、《文选》、《古诗十九首》,下及李、杜。”参见赵秉文:《滏水集》卷十九,《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256-57。元好问所赏亦在元佑诸子能倡古风,其《论诗三十首·其二十七》云:“百年才觉古风回,元佑诸人次第来。讳学金陵犹有说,竟将何罪废欧梅?”参见郭绍虞:《杜甫戏为六绝句集解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小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81。
    (18)指刘因、姚燧、卢挚三人,元初诗以刘因为冠,文以姚嬘为冠,卢挚与二人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不过,其诗文集皆佚,今存诗文与姚、刘不副,而以曲著称。三人皆以倡复古道著称,鼓吹盛世之音。张养浩《牧庵姚文公文集序》曰:“皇元宅天下百许年,倡明古文,才牧庵姚公一人而已。”参见张养浩:《归田类稿》卷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497。《元史·姚燧传》也称其文章“有西汉风,宋末弊习,为之一变。”参见宋濂等:《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4059。周德清《中原音韵》将其【普天乐】《别友》作为“定格”之例。
    (19)泰定元年,周德清撰成《中原音韵》,同年,虞集任国子监司业,后为秘书少监。又数年升任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至顺三年(1332)告病返乡,至正八年(1348)病逝。
    (20)赵荫棠即指出,《正韵》编修“诸臣之所以不能完全遵守中原雅音者,实因为他们不完全是北方人……除荅禄与权系北人外,隶浙江者五人,安徽、江西、广东、江苏、湖南各一人。以这些人而审定中原之音,宜乎遭吕坤之讥。”参见赵荫棠:《中原音韵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年)26-28。稍后张世禄亦云,“《洪武正韵》虽然说是‘壹以中原雅音为定’,可是内容上并非纯粹属于北音系统,一方面迁就了旧韵书,一方面又掺杂了当时南方的方音;所以这部书可以说是北音韵书南化的开始。”参见张世禄:《中国音韵学史》(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224。
    (21)杨维桢《正统辨》全文载入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三,与贝琼《清江贝先生文集》卷二《铁崖先生传》,可见元末明初人对此文的重视。参见陶宗仪:《元明史料笔记丛刊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32-38;贝琼:《清江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第250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
    (22)所谓元得之金,可参见宋濂等:《元史》卷六七、卷六八(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23)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即对叶氏所说颇有疑虑,道:“叶氏所记,或金华一地之事。然元代南戏之盛,与其至明初而衰息,此亦事实,不可诬也。”参见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19。后人论南戏者遂多取《南词叙录》所说,于《草木子》所说但存疑而已。
    (24)参见李舜华:《礼乐与明前中期演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63。
    原文参考文献:
    [1]陈谟:《海桑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Chen,Mo.Haisang Collection.Complete Collections in the Four Treasures.Vol.1232.Taipei:Taiwan Commercial Press,1986.]
    [2]刘基:《诚意伯文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Liu,Ji.Collection from Chengyi Bo.Complete Collections in the Four Treasures.Vol.1225.Taipei:Taiwan Commercial Press,1986.]
    [3]《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三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Introductory Records of the Verse from the South." Collected Books on China Ancient Plays.Vol.3.Beijing:China Drama Publishing House,1959.]
    [4]欧阳玄:《圭斋文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1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Ouyang,Xuan.Collection from Gui Studio.Complete Collections in the Four Treasures.Vol.1210.Taipei:Taiwan Commercial Press,1986.]
    [5]琐非复初:“中原音韵序”,《中原音韵》,影印明刻讷庵本。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
    [Suofei,Fuchu."Preface." Central Land Prosody,facsimile Ming-Dynasty woodprint.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1978.]
    [6]王世贞:《曲藻》,《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Wang,Shizhen.Quzao.Collected Books on China Ancient Plays.Vol.4.Beijing:China Drama Publishing House,1959.]
    [7]杨维桢:“周月湖今乐府序”、“沈氏今乐府序”,《东维子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Yang,Weizhen."Preface to Contemporary Music Bureau from Zhouyue Lake." "Preface to Shen's Contemporary Music Bureau." Collection of Dong Weizi.Complete Collections in the Four Treasures.Vol.1221.Taipei:Taiwan Commercial Press,1986.]
    [8]叶子奇:《草木子》。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Ye,Ziqi.Master Grass Wook.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1959.]
    [9]虞集:“叶宋英自度曲谱序二首·其二”,《虞集全集》,王颋点校。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
    [Yu,Ji."Two Poems as the Preface to Ye Songying's Notations for Verse." Complete Works of Yu Ji.Tianjin:Tianjin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2007]
    [10]——:“中原音韵序”,《中原音韵》,影印明刻讷庵本。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
    [-."Preface." Central Land Prosody,facsimile Ming-Dynasty woodprint.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1978.]
    [11]周德清:“正语作词起例”、“中原音韵自序”,《中原音韵》,影印明刻讷庵本。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