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我们有两个问题要进一步阐明。 其一,无论“广告话语”还是“批评话语”均从属于电影的第三机器,即批准和促销机器,因此二者之间是互相转化、互为表里的关系。对一些经典影片,“批评话语”更是直接地作为“广告话语”而出现。 其二,既然是“批准和促销机器”,其功能就绝非纯美学的,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群体与个体心理调节的多功能负载者。正因此,伊恩·贾维(Ian Jarvie)在《电影与社会》(Towards a Sociology of the Cinema)所列的四组社会学电影考察维度中,有“影片是如何受人评价的、被谁评价的、为什么受到评价?”这一方面。[7](P.180)批评话语之间的对抗实为它们所依据的意识形态/知识范型/审美方式的对抗,批评话语的演化则是意识形态/知识范型/审美方式的历史性转换的后果;而批评话语在水平和历史差异中所呈现的共识,则透露出一种权力/知识/美学话语系统深隐而持久的运作。 必须强调的是,这种运作是依赖接受主体的反应来完成的;而接受主体却又是历史性、差异性的,他们对影片的反应,不仅不能与广告/批评话语对影片的界定和宣传完全一致,有时甚至与“界定和宣传”(即使是权威的)完全相左。问题在于,这种种与权威界定呈吻合、反差或对立的观影反应,不是随意发生的,它们多大程度受制于文本驱动,多大程度取决于语境驱动?观众充满差异性的反应,在何种程度上,是权力/知识/美学体系内在的组成部分,又在何种程度上促动并反映着这一权力/知识/审美结构的转换?这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注释: ①汉斯·赫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1921-1997),德国阐释学哲学家和文学史学家,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在刘小枫主编的《接受美学译文集》中译为耀斯,有些译本译为尧斯,本文中依据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词典》定为姚斯。 ②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1926-2007),德国“读者反应批评”和“人类学文学批评”代表人物,在霍桂恒、李宝彦译《审美过程研究——阅读活动:审美过程研究》中,译为伊泽尔,另有译本译为伊塞尔,今多本参照,按最通用译法定为伊瑟尔。 ③雨果·闵斯特伯格(Hugo Münsterberg,1863-1916),德国著名格式塔心理学家,写于1916年的《摄影剧—— 一次心理学的研究》是他唯一的电影学论著。在文化艺术出版社的《电影文化》第3期中,该书被译为《电影剧—— 一次心理学的研究》;其后由徐增敏选译,名为《电影心理学》,编入李恒基、杨远婴主编的《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中。为强调电影以摄影影像为本的属性,本文特按原文,重译为“摄影剧”。 ④让·米特里(Jean Mitry, 1907-1988),法国最重要的电影理论家与电影史学者之一。 ⑤达德利·安德鲁(Dudley Andrew, 1945- ),美国电影理论与历史学家。 ⑥《电影:语言系统还是语音》有多个中文译本,目前最常用的是刘森尧的译本,该文收录于电影理论译文集《电影的意义》,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笔者根据麦茨法文原版重新翻译整理,特别是将ensembles signifiants autonomes译为“自主能指群”,与以往的翻译有所区别。除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外,正文中引用麦茨概念时,均附其法文原文。 ⑦Différance这个词在法文中并不存在,为法国解构主义理论家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2004)根据Difference一词创造,意指书写语言在历史中意义的迁移。有时也译为“异延”或“分异”。 【参考文献】 [1]赫伯特·姚斯.效果史与传统——接受美学研究的方法论[A].刘小枫选编.接受美学译文选[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2]沃尔夫冈·伊瑟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M].金元浦、周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3]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词典[M].吴松江主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Münsterberg, Hugo. The Photoplay: A Psychological Stu-dy[M].New York & London: D. Appleton and Company, 1916. [5]雨果·闵斯特伯格.摄影剧—— 一次心理学研究(节选)[A].李恒基、杨远婴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6]达德利·安德鲁.电影理论概念[M].郝大铮、陈梅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7]艾伦、戈梅里.电影史:实践与理论[M].李迅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8]Matz, Christlan. Essais sur la Signification au Cinéma[M].Paris: Klincksiek, 2003. [9]雅克·德里达.延异[A].王逢振编.2000年度新译西方文论选[C].桂林:漓江出版社,2001. [10]Straiger, Janet. Interpreting Films: Study in the Historical Reception of American Cinema[M].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11]Matz, Christian. Le Signifiant Imaginaire: Psychanalyse et Cinéma[M].Paris: Union générale d'éditions, 1977.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