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戏剧学 >

试析晚清民国北京八角鼓之流变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满族研究》 杨原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八角鼓是北京社会生活中影响极大的艺术形式,源自清代,并迅速发展,由岔曲这一简单的曲艺形式,在音乐结构上不断丰富,逐渐衍生出众多曲艺形式,内容题材也有着多样性的变化。由于八角鼓曲艺在北京有着极强的影响力,以至于八角鼓这一名词成为一种较为固定形式的典艺表演的代名词。八角鼓演艺人群极为独特,主要来源于票友,并始终以业余演员为主要人群,它的演变发展很有研究价值。本文从八角鼓起源的考辨、八角鼓曲艺的流变和以八角鼓为名的表演形式三个方面对八角鼓曲艺的名称、音乐结构变化、内容题材的丰富、全堂八角鼓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解构。
    关 键 词:北京/八角鼓/流变
    作者简介:杨原,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北京 100101
    八角鼓是北京社会生活中影响极大的艺术形式,源自清代,并迅速发展,由岔曲这一简单的曲艺形式,在音乐结构上不断丰富,逐渐衍生出众多曲艺形式,内容题材也有着多样性的变化。由于八角鼓曲艺在北京有着极强的影响力,以至于八角鼓这一名词成为一种较为固定形式的曲艺表演的代名词。八角鼓演艺人群极为独特,主要来源于票友,并始终以业余演员为主要人群,它的演变发展很有研究价值。本文从八角鼓起源的考辨、八角鼓曲艺的流变和以八角鼓为名的表演形式三个方面对八角鼓曲艺的名称、音乐结构变化、内容题材的丰富、全堂八角鼓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解构。
    晚清民国的北京八角鼓曲艺是一门非常独特的艺术形式,凸显了北京这一城市的文化特点。其一,八角鼓曲艺是北京多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经典。北京自古便是一个多民族的共同家园,清代以后,旗人与民人共居于此,更使得农耕文明与渔猎文明相互融化。仅就旗人而言,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共同体,其分为满、汉、蒙二十四旗,满洲八旗更是囊括了满、满洲旗下汉人、满洲旗下蒙古人、锡伯、赫哲、索伦、达斡尔、回,甚至俄罗斯、朝鲜等许多族群。八角鼓曲艺发源于八旗军中,本身就是多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财富。而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大量民人的参与,使这门艺术成为北京全民共享的文化。在内容题材方面,除军中凯歌外,又大量杂糅了赞风、赞月这样的中原士大夫情趣,以及诸如《穷大奶奶逛万寿寺》、《训妻》、《子弟过会》、《搂揽泰请局》等许多反映旗人生活的市井风情。其二,八角鼓曲艺是由票友兴起、发展,最后惠及全民的艺术,这在中国曲艺史上是非常罕见的。中国传统曲艺基本模式是以地方产生民间说唱小调,由民间艺人发展、传播为主要途径。北京作为几代古都,城市中不乏有闲阶层,清中期以后的旗人,因天下承平,更形成了一大批有闲人群,发源于八旗军中的八角鼓曲艺,便由他们演唱、发展、传播,他们是这项艺术的主要演艺人群。票友研习演出八角鼓,不以经营为目的,只为自娱自乐以至部分人参与专为耗财买脸,因此不随意逢迎观众需求,更加重视曲目的文化性和欣赏性,使这门艺术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即便在辛亥革命后,八旗制度崩溃,很多票友纷纷下海成为专业艺人,社会中亦有不少江湖艺人兼演此类曲艺,但北京曲艺唯有八角鼓一直由票友过排、走局①和艺人传习、营业演出两大部分组成,因此旧时形成的曲目和演出风尚,并未有比较大的改变。
    北京八角鼓曲艺自发源以来,特别是在清中期以后的不断发展丰富,正是“老北京”文化的形成、定型之时,它的流变不仅是文化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这一时段北京社会生活由简单到丰富多彩的重要缩影。因此,对八角鼓曲艺的深入剖析尤具意义。
    一、八角鼓曲艺之源
    八角鼓这一曲艺形式的产生年代,大致有明、清两种说法,其中以产生于清的说法最普遍。民国初年,有当时的八角鼓名家德寿山口述过八角鼓的源流②,德寿山所述被广泛接纳,视为最可靠的说法之一:
    夫凯歌者,乃国朝所遗之吉兆也。昔日阿将军,攻取金川时,营中驻扎,未晓春夏,惟看树叶之青黄,方辨冬秋之节令。故凡作凯歌之词曲,多以树叶为题者,乃我兵思家之情景也。众兵回军以后,散防归家,各兵弁探望自己三亲六眷,谈讲路途景致,营中规则,打仗实迹,得胜词曲。在京所居人等,喜闻其言,乐听其曲,凡遇会亲聚友之日,必约阿将军营中兵弁,能唱能谈讲者,作一时之盛。所以走局由此为始也。后来其道大兴,言官纠参,通于上闻,言说阿桂所带之兵自回军以后不理差务,擅入百姓之家,口唱淫词浪语,有失营规、大伤风化。圣上闻知,勃然大怒,立传之阿桂召见。将军悉知其情,觌面口奏,言说:我兵所咏者,得胜词曲;所讲者,打仗实迹。圣上闻之,回嗔作喜,乃曰国家祥瑞,可以使民闻知。即刻口传谕旨,着八旗弁兵、富豪大员之子弟,准其接续排演;恐怕遗失祥瑞,命掌仪司速做随凯歌乐器。掌仪司遵定章程,作成:手鼓一面,鼓墙八角,每角安放小钹三扇,为三八二十四个固山,鼓下垂杏黄、鹅黄双穗,分为左右两翼。又为国朝丰收,谷生双穗,将此鼓与龙票散放八旗,与民同乐。所以子弟走票者,乃走谕旨之龙票,从此凯歌改为八角鼓之名目矣。
    这篇口述的内容是讲八角鼓这一曲艺形式产生于乾隆年间,大学士阿桂率兵征大小金川,幕府中有好词曲者,便唱小曲,并教以军士,词中有“鞭敲金镫响,齐唱凯歌还”的句子。得胜回京后,又在北京的旗人当中广为传唱,经乾隆皇帝的大加提倡,并由官方定制鼓的规格,赋予寓意,由是更加风行,并逐渐成为北京娱乐的一大宗。
    这是八角鼓来源说法中最主要的一种,多数说法大致与此相仿,仅细节上有所不同。如有些传说谓之八角鼓的八角并不代表八旗,而是八卦之八门,即“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再如有些传说谓之编唱八角鼓之人为白苏稚者,有谓之富筱槎者,亦有谓之宝小岔者。
    产生于明代的说法则集中于八角鼓乐器本身,而非曲艺形式,主要证据有两个。其一,明代沈榜《宛署杂记》中曾有“刘雄八角鼓绝”的记载③:
    刘雄八角鼓绝:刘初善击鼓,轻重疾徐,随人意做声;或以杂丝竹管弦之间,节奏曲合,更能助其清响云。
    其二,齐如山在《故都百戏图考》中提到“余于民国十八九年时,曾见一书,系明朝时代朝鲜人所刻者,其中绘有一图,与现在之八角鼓形式皆同”④。
    两份材料都指出在明代已有八角鼓这种乐器,但并未记录与此乐器相关的弹唱艺术。沈榜之“刘雄八角鼓绝”,所记均为八角鼓之演奏,并非善演或善唱八角鼓,从字里行间未见曲艺形式的端倪。齐如山所记八角鼓,只有乐器本身的形制,也未涉及曲艺表演。与更为普遍的清代说相比较,明代八角鼓与清代八角鼓曲艺的产生似乎并无联系,从文献及民间口头相传的记录来看,也未显示二者之间的承接关系。相比之下,清代说有比较详实的内容,虽然从文献上看,明代说的记录很早,但其实八角鼓曲艺源于明代的说法出现较晚,乃有先存八角鼓曲艺风行的现象,后有文人以先人文献附会之嫌。因此,八角鼓这一曲艺产生于清代相对更为可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