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戏剧学 >

试析晚清民国北京八角鼓之流变(4)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满族研究》 杨原 参加讨论

    
    三、以八角鼓为名的演出形式
    八角鼓于清末民国时期极为盛行,是北京影响力极大的曲艺形式。这一名词不仅是多种曲种的总称,由于在社会中极为风靡,又演化为一种演出形式。北京的宅门府第非常多,每有喜寿事,多愿举办堂会,请演员到家中演出。在光绪年间,八角鼓票友经常“走局”(即免费性演出),以八角鼓当中如岔曲、单弦、连珠快书等曲种为核心,又添加一些其它曲艺门类,如双簧、相声、北板大鼓、戏法等,拼凑出一台综合性文艺演出,其名称为八角鼓,又称“全堂八角鼓”。清中期的《日下新讴》曾有诗词描述全堂八角鼓的演出:“万年茶社好风光,杂耍纷陈欢乐场,八角鼓停碟子李,象声接上画眉样。”(12)
    全堂八角鼓有很多曲种,据清末《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载:“八角鼓之全堂分为鼓、溜(后统称柳)、彩三种为完备。鼓,唱也;溜,相声之类;彩,戏法。”(13)这是最丰富的演出形式,涵盖了清音大鼓、岔曲儿、单弦、西韵、连珠快书、琴腔、马头调、拆唱八角鼓、相声、双簧、古彩戏法等。从技艺的角度,又可分为“说、学、逗、唱、吹、打、弹、拉。也有最简单的形式,凑齐所谓“鼓”即可,包括岔曲、群曲(多人连唱岔曲)、拆唱八角鼓、单弦、双头人,也可算一堂八角鼓演出。
    全堂八角鼓演出,按照规矩,在节目安排上有比较明确的顺序。按金受申在《北京通》中的记载,八角鼓表演时分6场,由4个岔曲开场,一般包括3个小岔曲和1个大岔曲;第二场为“逗哏”,即三人相声;第三场为腰截,这里的内容最为丰富,凡杂曲都可算在其中,如黄鹂调、吉祥曲等;第四场为相声或古彩戏法;第五场为连珠快书;第六场为拆唱八角鼓。此外,还有一些曲种渐渐融进这种演出当中,“或放在序幕中,或放在腰截中”,如京韵大鼓、马头调、北板大鼓、直梁、子弟书、五音连弹、滑稽大鼓等。(14)
    注释:
    ①“过排”为票友聚会的日常活动,在其票房内对曲目进行演唱、研习,很少有票房以外的人在场;“走局”是票友在外的免费性演出,或面对社会,在清代时一般在茶馆,民国时亦有进入剧场者,或面对个人、家庭,即堂会。
    ②齐如山:《北平怀旧》,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版,第292-293页。
    ③沈榜:《宛署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年11月版,第299页。
    ④齐如山:《北平怀旧》,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版,第291页。
    ⑤李家瑞:《北平俗曲略》,北京曲艺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118页。
    ⑥李家瑞:《北平俗曲略》,北京曲艺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118页。
    ⑦参见荣剑尘:《曲坛献艺六十年》,《单弦艺术经验谈》,北京曲艺出版社1982年12月版,第12-13页。
    ⑧李家瑞在《北平俗曲略》中的记录为月琴,亦有说法为扬琴、打琴、秦琴者,因对该曲艺形式的影响并不很大,在正文处就统一使用月琴。
    ⑨李家瑞:《北平俗曲略》,北京曲艺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133页。
    ⑩李希凡:《中华艺术通史·清代卷(上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298页。
    (11)李家瑞:《北平俗曲略》,北京曲艺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23页。
    (12)文献丛刊编辑部编:《文献第十二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5月版,第183页。
    (13)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5月版,第20页。
    (14)参见金受申:《北京通》,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311-312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