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虞吉:《像与像化叙述知识体系中的动画基本理论表述》,载《艺术百家》2010年第4期。 ②尹鸿:《电视化的电影与电影化的电视》,载《电影艺术》2001年第5期。 ③陈犀禾:《虚拟现实主义和后电影理论——数字时代的电影制作和电影观念》,载《当代电影》2001年第3期。 ④丁亚平:《新语境下“大电影”的建构与发展》,载《文艺研究》2012年第11期。 ⑤George Lakoff and Mark 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New York:Basic Books,1999,p.1. ⑥大卫·波德维尔、诺埃尔·卡罗尔:《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麦永雄、柏敬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页。 ⑦李恒威、黄新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认知观》,载《哲学研究》2006年第6期。 ⑧John Dewey,Logic:The Theory of Inquiry.The Later Works of John Dewey,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91,p.26. ⑨高文:《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与社会建构主义》,载《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4期。 ⑩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190页。 (11)叶浩生:《西方心理学中的具身认知研究思潮》,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7期. (12)参见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72—311页。 (13)克里斯蒂安·麦茨:《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王志敏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14)参见菲利普·津巴多《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孙佩姣、陈雅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6—7页。 (15)托马斯L.贝纳特:《感觉世界:感觉和知觉导论》,旦明译,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55页。 (16)韩磊、刘宇等:《多感官整合的研究进展》,载《生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5期。 (17)(18)(19)(20)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许列民、薛丹云、李继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第21页,第106页,第109页。 (21)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22)(25)道格拉斯·肯里克、史蒂文·纽伯格、罗伯特·西奥迪尼:《自我·群体·社会——进入西奥迪尼的社会心理学课堂》,谢晓菲、刘慧敏、胡天翊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0页,第49页。 (23)顾铮:《世界当代摄影家告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40—245页。从日本摄影师杉本博司的《影院》系列照片,大家会更加真切地体会到电影若脱离了“洞穴式”或“教堂式”的影院,就难以是其所是。 (24)数字化时代观众“走出电影院”是否是一个趋势还难以断定,已有研究证实影院观众和录像带观众之间没有明显的重叠(巴里·利特曼:《大电影产业》,尹鸿、刘宏宇、肖洁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页),那么可以假设影院观众与网络观众或许也不存在明显的重叠。进一步还可以假设,影院观众和电玩玩家也不存在明显的重叠,那么我们大可不必担心影院观众会越来越少,观众也不会像电玩玩家一样对电影剧情要求更高的自控权和选择权。 (26)(27)(29)巴里·利特曼:《大电影产业》,第155页,第155页,第154页。 (28)心理学研究发现,实际的抓握动作与想象的抓握动作具有相同的神经机制,在大脑中枢中的兴奋点是一致的(参阅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载《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5期)。从这个结论推断,影院观众观影时的动作想象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我称之为“意象性实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