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1期发表饶曙光文章《电影强国建设的历史进程与中国道路》。文章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发展经历了艰难的、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国电影要实现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的有序、有效转变,必须建立产业与经济、文化与价值观、美学及评价体系等多层面的指标和指标体系。中国电影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不仅需要法律基础、法制保障,还需要文化自信以及艺术和理论的创新。 文章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改革开放与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重大节点;第二部分,电影强国建设的探索与中国道路;第三部分,电影强国建设走中国道路的法律保障、文化自信与艺术及理论创新。 文章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回顾。文章指出,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的发展有高峰、有低谷,在曲折中迂回前行,如今已渐入佳境。2003年至今,中国电影生产力不断解放,市场容量持续扩大,各项指标都大幅度增长,电影消费成为人们文化消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认为,时下中国电影正处于“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历史性转变”的关键时刻。 接着文章分别从三个方面对电影强国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电影强国建设首先是要做大做强本土电影市场。中国电影一方面要在高科技、产业规模层面采取全面跟进乃至超越好莱坞的战略,另一方面也要使差异化战略有效实施,在国际化、全球化语境中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有效提升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不断拓展国际传播力、影响力和话语权。 中国电影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必须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应从整体上提升中国电影的文化内涵,精心打造“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主流电影、主流电影品牌,形成具有中华文化标识的文化产品,进而帮助中国传统文化完成现代化转型。 中国电影必须体现中华美学精神,凸显中华美学风格。中国电影要从传统美学中吸取营养,提升中国电影的艺术品位和审美价值,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华美学精神的熏陶,让观众在娱乐中得到滋润心灵的审美享受。 最后文章指出,中国要实现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迈进,不仅需要法律层面的支撑和保障,还应该以文化自信作为强大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以艺术和理论的创新作为不竭的前行动力。 作者强调,当下中国电影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最关键的是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通过创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影的强国道路。 原文作者: 饶曙光,土家族。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研究员(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原文标题:《电影强国建设的历史进程与中国道路》 原文出处:《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1期 (中国社会科学网 胡子轩/摘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