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艺术学理论 >

艺术学学科自觉的前奏:1978—1985年的门类美学研究扫描(3)

http://www.newdu.com 2018-05-11 《艺术探索》 孙晓霞 参加讨论

    三、草创阶段的局限与价值
    虽然在1980年代之前国际美学研究整体上已经走向了本质主义的反面,以反本质主义和反对元叙述为特征的当代艺术活动反对美的艺术,批判美的原则、美的本质、美的概念存在,但中国在当时特殊的政治和文化语境下,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基石和准则上,人们借助“美学热”的思想浪潮,以“形象思维”为突破口,通过形式与内容的讨论达到了提升本门类艺术的存在价值,凸显独特性的目的。各门类艺术同时借用美学的话语方式来讨论本门类艺术的本质、定义、特征等内容,缔造自我的学科理论体系,形成了朴素直接、充满活力的理论上升态势。音乐、舞蹈、绘画、电影、戏剧等多个门类美学不约而同地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学科系统建构,为之后各个艺术门类的学科发展开辟道路。
    但也正因此,这一时期各门类艺术的理论研究明显地带有草创阶段的特征:争鸣的规模十分庞大但目标较为单一,显得热情有余,理性不足。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同一套美学话语模式来达到各自相似的理论目标,即试图在理论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势下,借“形象思维”“形式与内容”等热门话题以一种简单快速的方式来建构起本学科的理论系统。这与当时美学研究背后隐藏的政治诉求有关,因为“审美意识形态的根本动力是新时期知识分子的人性复归理想,其兴趣所在并不局限与专门的学术研究”1]113。艺术学界也是如此,由于急切地想要确立起本学科的本体性地位,因此对“艺术的本质”的追问显得躁动而含混不清,其历史的局限性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类:第一类,由于应用美学中的一些观点或范畴重点研究本学科中具体的问题,这些研究往往对本门类艺术的具体特征阐释有余,而对整体的美学哲思重视不足,很多富有哲理意义的问题都被扁平化、简单化,并未被认真对待;第二类,与同一时期美学的发展相比,门类美学由于理论的积淀更为不足,且多套用美学中的基本范畴来阐述本学科内容,一度造成各门类美学的理论建构出现了套路化的倾向,充斥着大而无当的空泛概念;第三类,按照西方美学观念和理论范式来衡量和裁剪中国的各个门类艺术实际,多以观念的图式替代中国门类艺术的本来面貌,对其思想的复杂性、独特性、混溶性及根源问题的解析等都不够深入,加之话语表述简陋粗略,难免会有简单附会、削足适履之嫌,甚至会造成误读。
    彭锋曾感叹:“老实说,当我们今天回过头去看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时,我们很难对其中的一些成果进行评估。由于缺乏一个必要的参照系统,我们很难说它们是在前进还是在倒退。”[19]其实这种思虑与疑惑最适合于这一时期门类艺术的美学研究状况。今天我们回过头来审视,1978-1985年期间门类美学的研究路径恰恰是与今天艺术学界的理论方向是相反的,艺术学科中这种激进亢奋的“自律式”的美学选择无疑是在“走弯路”,其思维的局限性及其附带的理论弱点和先天不足注定了这一时期的研究很难走向学术价值的高地,这一点我们无法回避。这也正是造成今日门类美学研究难以为继、不再兴盛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美学热衷的走向艺术门类学科是美学向艺术学、艺术史学发展的先声,也是艺术学学科自觉的前奏。我们不能否认这一阶段的历史影响力,因为恰恰是这样一个显得幼稚而躁动的理论进程中,各门类艺术的学科意识被激活,压抑已久的艺术理论界被限定在非常狭窄的学术视野下,左冲右撞地开始走向学科的自觉。历史是无法割裂的,站在艺术学科发展历史上来看,这一时期的艺术学科美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绝对不能在学术单薄的立场上被理解。实际上,在那样一个百废待兴的时期,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绘画等各艺术门类被裹挟在多方意识形态博弈及多重艺术观念交锋的洪流中,依托着美学的话语方式,在理论断档之后的荒地上选择了学科的自觉和本体确认这个发展方向,勾勒出各门类艺术学科研究的基本框架,是艺术学学科自觉的前奏曲。可以肯定地说,没有这一时期的门类艺术美学研究的仓促突围与自我革新,就不可能有今天生机勃勃的中国艺术学学科格局。从艺术学学科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意义重大的。
    ①何乾三《什么是音乐美学——音乐美学的对象问题初探》,《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年第3期,第53-59页。
    ②于平《舞蹈书写的轨迹——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而作》,《中国艺术报》2008年2月29日第4版。
    ③徐尔充、隆荫培《试谈舞蹈艺术形式美》,《文艺研究》1980年第5期,第119-124页。
    ④曹禺《戏剧创作漫谈》,《剧本》1980年第7期,第4-7页。
    ⑤胡伟民《话剧艺术革新浪潮的实质》,《人民戏剧》1982年第7期,第38-43页。
    ⑥张暖忻、李陀《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电影艺术》1979年第5期,第42-54页。
    ⑦张万晨《新时期电影界的主要争论》,《文艺争鸣》1986年第3期,第76-80页。
    ⑧余倩《电影应当反映社会矛盾——关于戏剧冲突与电影语言》,《电影艺术》1980年第12期,第6-13页。
    ⑨张骏祥《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电影通讯》1980年第11期,第2-16页。
    ⑩刘纲纪《略谈“抽象”》,《美术》1980年第11期,第13-15页、第39页。
    (11)杜键《也谈形式与内容》,《美术研究》1981年第4期,第36-42页、第51-53页。
    原文参考文献:
    [1]祝东力.美学与历史[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
    [2]高尔泰.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J].当代文艺思潮,1983(5):38-59.
    [3]李泽厚.形象思维续谈[J].学术研究,1978(7):94-102.
    [4]高凯.形象思维辨[J].社会科学战线,1978(3):296-304.
    [5]朱光潜.形象思维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和思想性[J].中国社会科学,1980(2):107-113.
    [6]钱仁康.音乐的内容与形式[J].音乐研究,1983(1):27-40.
    [7]隆荫培.舞蹈美学的内容及其他[J].舞蹈论丛,1982(2):21.
    [8]陈恭敏.戏剧观念问题[J].剧本,1981(5):84-89.
    [9]马也.戏曲的实质是“写意”或“破除生活幻觉”吗?——就戏剧问题与佐临同志商榷[J].戏剧艺术,1983(4):21-29.
    [10]饶朔光.走向多元分化的中国电影理论批评——新时期电影批评理论回顾[当代电影,1995(2):76.
    [11]钟惦棐.电影文学要改弦更张[J].电影新作,1983(1):86.
    [12]吴冠中.绘画的形式美[J].美术,1979(5):33-44.
    [13]吴冠中.关于抽象美[J].美术,1980(10):37-39.
    [14]彭德.审美作用是美术的唯一功能[J].美术,1982(5):17-20.
    [15]叶朗.艺术形式美的一条规律[J].文艺研究,1980(6):76-78.
    [16]杨帆.关于美术的形式与内容问题的讨论(综述)[J].美术,1983(4):15-17,20.
    [17]洪毅然.艺术三题议[J].美术,1980(12):6-8.
    [18]浙江美术学院文艺理论学习小组.形式美及其在美术中的地位[J].美术,1981(4):43-45,6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