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舞蹈学 >

宋元明清时期吴地的“舞”与“戏”(2)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民族艺术》 许恩 参加讨论

    2.明代江苏常熟钱岱家班:“教师二人,女优十三人……另罗兰姐以习舞登桌蹉跌,血不华色,侍御遣还母家。”“宴饮用女乐,惟冬天为多。七十以前,每多长夜狂欢,管弦歌舞,甚至达旦。”“年八十……而令女乐十人齐舞,且歌且舞,夜半方散,人尽叹为观止。”“或四或八,女教师配齐身材长短,著一身舞衣,音乐竞奏,捉对登场,歌曲一阙,乃立舞桌起舞。其偏反偃仰,跪起鞠曲,疾徐高下,节奏齐合,长袖旖旎,彩裙闪烁,宛如洛神巫女,从容而舞。”⑧
    3.明代江苏宜兴徐懋曙:“一老子韵脚初收,众女郎踏歌齐应。笔摇五岳,知‘竹枝’,‘白纻’非豪,舞罢‘六么’笑‘霓裳羽衣’未韵。”⑨
    4.扬州盐商洪徵治家班:“柳拖弱絮学垂手,梅展芳枝初试嚬。”⑩
    5.明代吴昌时家班:“轻靴窄袖娇装束,脆管繁弦竞追逐。云鬟子弟按霓裳,雪面参军舞鸜鹆。”(11)
    6.明代汪季玄:“社友汪季玄招曲师,教吴儿余辈。竭其心力,自为按拍协调。举步发音,一衩横,一带扬,无不曲尽其致。”(12)
    7.明代刘晖吉:“如唐明皇游月宫,如舞灯,十数人手携一灯,忽隐忽现,怪幻百出,匪夷所思。”(13)
    8.明末浙东查继佐:“买美环十二,教之歌舞。每于良宵,开宴垂帘张灯,珠声花貌,艳彻帘外,观者醉心。”“舞爱前溪,歌怜子夜。”(14)
    从上可见,在明清时期的吴地家乐戏班中:1.舞蹈是家伎入门的第一课,学戏必先学舞。“未教戏,先教琴,先教琵琶,先教提琴、弦子、箫管、鼓吹、歌舞,借戏为之,其实不专为舞也。”2.舞蹈学习都有精通歌舞戏曲的专业教师指导。清代戏曲家李渔在《闲情偶寄·别古今》中言及:“教习歌舞之家主人必多事,且恐未必知音,势必委诸门客,询之优师。”钱岱家班中就有“教师二人,沈娘娘和薛太太”。3.习舞为演戏服务,要求身与音合。“竭其心力,自为按拍协调,举步发音。一衩横,一带扬,无不曲尽其致。”正如李渔《闲情偶寄》中所言:“昔人教女子以歌舞,非教歌舞,习声容也。欲其体态轻盈,则必使之学舞,学舞既熟,则回首举步,悉带柳翻花笑之容,不必舞而舞在其中矣……讲究歌舞,有不可苟且塞责者矣。”4.“戏”、“舞”并存。有戏、舞的交替演出,也有宴饮场合独立的舞蹈表演:“一老子韵脚初收,众女郎踏歌齐应。”“宴饮用女乐,惟冬天为多。七十以前,每多长夜狂欢,管弦歌舞,甚至达旦。”“年八十……而令女乐十人齐舞,且歌且舞,夜半方散,人尽叹为观止。”“或四或八,女教师配齐身材长短,著一身舞衣,音乐竞奏,捉对登场,歌曲一阙,乃立舞桌起舞。其偏反偃仰,跪起鞠曲,疾徐高下,节奏齐合,长袖旖旎,彩裙闪烁,宛如洛神巫女,从容而舞。”5.“崇”前朝传统舞蹈神韵:“众女郎踏歌齐应”;“柳拖弱絮学垂手”;“‘白纻’非豪,舞罢‘六么’笑‘霓裳羽衣’未韵”;“云鬟子弟按霓裳”;“舞爱前溪,歌怜子夜”。这些诗句中提到的前朝著名舞蹈肯定非旧时原貌,只是文人出于描述需要而套用的舞名,但是从中可见文人士大夫阶层对舞蹈的审美取向,诗句中流露出对前朝传统舞蹈的喜好和推崇决定了家班舞蹈的发展方向。所以,明清吴地家班中的舞蹈是“轻靴窄袖”“体态轻盈”“长袖缓带,绕身若环”“宛如洛神巫女”。而家班主人——文人士大夫阶层对家乐、家戏的直接参与,使吴地舞蹈艺术更趋雅化、精致。这种雅化、精致的特征和随着昆曲发展具有的“文”性,成为宋代以后吴地舞蹈的文化特征,也是今日江南舞蹈风格的文化底蕴所在。
    清代乾隆年间,扬州盐商为迎接清帝南巡,不惜巨资把封建士大夫蓄养家班的传统继承下来,聚拢当时社会上最优秀的昆腔戏曲艺人,组成最后的昆腔戏班,称为“雅部”,又聚拢民间地方戏曲的顶尖人才,组成“花部”戏班,形成“花雅”竞争、交流之势。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载:“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借大戏。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统谓之乱弹。”至乾隆中后期,作为“雅部”的昆曲衰落,各种地方戏曲组成的“花部”崛起。(15)在如今的昆曲艺术中可见宋代以后吴地舞蹈的“雅”化神韵。
    二、“舞”出“戏”:明清戏曲对吴地民间舞蹈的影响
    宋代以后,吴地的“俗”舞—民间舞蹈活动也是非常活跃。
    南宋田园诗人范成大是江苏苏州吴县人,早年闭门读书,晚年休居家园,创作了不少农家诗和描绘故乡节令风俗的诗篇,其中反映吴地民间舞蹈活动的有:描写上元节的场景《上元吴中节物悱谐体三十二韵》:“斗野丰年屡,吴台乐事并;酒炉先叠鼓,灯市早投琼……轻薄行歌过,颠狂社舞呈;村田蓑笠野,街市管弦清。里巷分题局,官曹别扁门。旱船遥似泛,水傀近如生。”立春时的迎春仪式和歌舞,《立春日郊行》:“竹拥溪桥麦盖坡,土牛行处亦笙歌。”清明节的田野风光和农家乐事,《四时田园杂兴》:“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南宋都城所在地——临安的舞蹈活动更是活跃,城内瓦舍勾栏多达二十三处(16),“舞绾百戏”竞相献演。南宋时期的吴地民间舞蹈有一些一直流传至今。《武林旧事》等史料中记述的南宋民间舞队,与今日吴地民间舞蹈对照:1.名称、角色、形式均无多大变化的:花鼓、竹马、踏跷、龙舞、狮舞等;2.名称虽不一样,但至今形式变化不大或舞蹈风韵犹在的:“蛮牌”有《滕牌舞》《盾牌舞》等,“旱龙船”有《彩凉船》《荡湖船》《采莲船》《舞龙舟》《龙舟舞》《龙船》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