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吴地舞蹈到宋以后更多的受戏曲影响,但舞蹈风格依然保持清秀、细腻的特征。以中国民间舞蹈共有的龙舞、狮舞为例,江阴的女子舞“断龙”、浙江的“百叶龙”和“拼字龙”、上海的“板凳”龙、无锡的“九狮”,皆以秀美精巧取胜。同样的花鼓,由安徽流入后,越接近吴地中心区域越秀美,如前面提到的常熟《溆浦花鼓》,虽保留唱腔上的“北”音,但舞蹈动态已非常接近无锡的“渔蓝花鼓”。相对离吴地中心位置较远的泰兴花鼓就依然保留着安徽花鼓的敲锣方法,舞风更接近北方。在动态上,是源自江南水乡生产生活方式的“圆”、“连”。无锡《渔篮花鼓》的动作韵律和风格来自水乡劳动生活,渔民捕鱼时用脚踏着一块长方形的小木板,双膝不断的上下微微颤动,保持平衡的同时,身体自然随着船身左右摆动,从而形成“欲动先出胯,迈步微微颤”动态。手中的虾篓道具在身前始终绕横“八”字,模拟渔民左手执箩,右手捏刹子将虾赶入箩中的动作。手中的动律强调“拖”,要柔韧、圆滑无棱角,这是渔民在水中赶虾时水的阻力所形成的手部运动特点。“渔篮”表演者一手提篮在身侧不断划半圆,再现了渔民用篮兜鱼时的动作。(19)《渔篮花鼓》这些典型动律特征,成为新中国江南舞蹈创作的主要素材,也是最能体现吴地舞蹈的风格性动作。 综上所述,戏曲兴起后吴地舞蹈失去了自身发展的独立性,更多地以戏曲形式出现。以昆曲为代表的“雅”化戏曲舞蹈和以民间小戏为代表的“俗”态戏曲舞蹈是宋代以后至明清吴地舞蹈的主体。代替了本应借助吴地社会发展进一步上升的吴地舞蹈艺术。吴地舞蹈在南宋开始人“戏”,至新中国成立后整理出来的源于明清两代的民间舞蹈也多具有戏曲特征,种类杂而分散,无相对集中的、有代表性的舞种,但是整体风格是细腻、柔美的,文人士族阶层对戏曲、舞蹈活动的直接参与为整个吴地文化增添了“雅”、“文”的气质。这种秀美、细腻、轻盈、飘逸、典雅、文质的艺术风格也正是今日江南舞蹈特性之所在。 注释: ①郑雷《昆曲》,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②张岱《淮茗评注》,《陶庵梦忆》,中华书局,2008年,第29页。 ③殷亚昭《中国古舞与民舞研究》,台湾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0年第214页。 ④⑤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09页,第406页。 ⑥王克芬《中国古代舞蹈史话》,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第67页。 ⑦⑧⑨⑩张发颖《中国家乐戏班》,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88页,第93页,第68页,第335页。 (11)(12)(13)(14)张发颖“中国家乐戏班”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51页,第52页,第53页,第60-61页。 (15)李晓《中国昆曲》,百家出版社,2004年,第180页。 (16)康玉岩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中国舞蹈出版社,1990年,第4页。 (17)蓝凡《上海文化通史·舞蹈篇》,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602页。 (18)梁力生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中国舞蹈出版社,1988年。 (19)梁力生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中国舞蹈出版社,1988年,第505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