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请您介绍一下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传承情况和生存现状? 杨玉成:长期以来,我们将长调民歌看作铁板一块,忽略了其内部构成的多元性以及风格的多样性。蒙古族特定的历史以及社会生活,造成了长调民歌区域风格的多样性。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面对社会文化变迁的时候,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部落长调文化的境遇是千差万别的。2008年开始,我对内蒙古各地进行了多次田野调查,对长调民歌的现状也作了描述和评估。发现有三个特点十分突出:一是目前各地长调民歌传承生存状况并不平衡;二是曲目的流失情况相当严重;三是发现一些过去未发现的新的地方性体裁和曲目。目前,内蒙古各地长调民歌曲目的传承情况并不乐观,而且其传承情况因地而“异”。总的来看,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传承较好的地区。如,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阿拉善盟,呼伦贝尔市巴尔虎等地区,这些地区长调民歌资源历来丰厚,而且目前这些地区长调民歌传承状况良好;二是传承大量萎缩却仍有活态传承的地区。如,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察哈尔,巴彦淖尔市乌拉特,通辽市扎鲁特,赤峰市阿鲁科尔沁、巴林、翁牛特,鄂尔多斯等地区属于这种类型;三是长调民歌基本消亡的地区。如,科尔沁、喀喇沁、敖汉等地区。 传统意义上的长调是牧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是上自王公贵族、葛根喇嘛,下至普通牧民所共同具有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解放后,居于社会顶端的王公贵族和寺院高层喇嘛退出了历史舞台,大量王府艺人流落民间,曲目也随之流失。随着社会的发展,牧民生活方式的变迁,长调演唱活动随之消失或异化。普通牧民从放牧自娱的演唱方式,加入到观赏性演出团体,登上专业舞台,转变为职业歌手。蒙汉文化的相互融合,导致蒙古族音乐趋于多元化发展,长调失去其在牧民音乐生活中的主导地位。 长调民歌的式微,不仅表现在曲目的流失和歌手的减少等方面,而且表现在与牧民现实生活的脱离、社会观念与价值观的改变、技艺与风格的变异等一系列问题上。城镇化的发展、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劣等因素,导致众多牧民离开赖以生存的草原到城镇里谋生,长调的生存状况也随之沉浮。 “长调打工者”是个新的名称, 特指那些在旅游点、酒店、饭店以演唱长调为生的演员歌手。这些长调歌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专职”打工,专以此为生,另一种是“业余”打工,他们包括了文艺团体演员、高校和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校大学生甚至研究生以及农牧民歌手等,其构成十分复杂。然而,我们不得不注意到这些“长调打工者”,是当今长调传承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新生群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