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新世纪的展望:传统、现代、后现代共生 社会的快速变革与发展,使东西文化之间的融合带有一定的复杂性。在精英文化遭遇严峻的挑战正日趋萎缩时,大众文化伴随传媒的愈加发达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时之间,人们显得应接不暇,有些难以消化。换言之,当中国的社会现代性较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段距离时,当中国的大部分土地还在现代化之路上艰难蹒跚时,带有后现代特征的社会状况已经在大众消费、流行文化等领域捷足先登了。这个矛盾共生的特征还同时反映在文化、艺术等领域。传统艺术形式所表现出的强大凝聚力,与迅速发展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从对峙逐渐形成一种均衡格局,同时并存在同一空间下。并且,几乎在每一种风格和形式上,又都有自己的观众群和理论批评者。在后现代话语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对此早有解释:“后现代总是隐含在现代里,因为现代性,现代的暂时性,自身包含着一种超越自身,进入一种不同于自身状态的冲动。现代性不但以这种方式超越自身,而且把自己变成一种最终的稳定性。”(17)这种传统、现代和后现代由一个历时状态挤压为共生状态的现象,恰恰是新世纪中国舞蹈创作的一个表征和发展趋势。这种共生状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以各自独立的身份共同占有这个舞台,一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打破边界后的相互杂糅。 无论是打破边界后的混杂和拼贴,是颠覆传统的宏大叙事,还是机械复制后光韵的消失,都与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密不可分,都是审美现代性对此做出的即时反应和体现。 注释: ①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版,第54页。 ②转引自王建民:《现代性在中国:建构与反思》,《光明日报》,2006-9-25(12)。 ③吕艺生:《八十年代:舞蹈本体意识的苏醒》,载《舞蹈》,1988年第2期,第4页。 ④同③,第3-6页。 ⑤叶林:《舞蹈创作的现代意识与主体精神》,载《舞蹈》,1988年第4期,第4-7页。 ⑥高成明:《也谈动作——呼唤动作》,载《舞蹈》,1997年第3期,第15页。 ⑦江靖弋:《动作解构之于中国舞蹈编导的功能》,载《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51-55页。 ⑧[日]高桥哲哉著,王欣译:《德里达:解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版,第29页。 ⑨闻雪:《舞跃长河红似火,世纪之旅尽婆娑——中国歌舞团建团50周年》,载《舞蹈》,2003年第1期,第4页。 ⑩同⑨。 (11)《秘境之旅》总导演陈维亚说:“要适应新的时期、新的观众的需要,就要搞得新、奇、绝、美,要让老百姓觉得好看,要有社会效果,也必须要有市场价值。在歌和舞之外,让观众在一个半小时之内欣赏到综合艺术效果。只要不喧宾夺主,只要能提升舞蹈的感染力,就可以为我所用。这也就是吸收一切可以丰富中国民族歌舞的元素,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用博采众长的胆识打造“新中国歌舞”。 (12)张苛:《好看》,载《舞蹈》,2002年第10期,第1页。 (13)潘知常:《美学的边缘——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版,第107页。 (14)戴爱莲口述,罗斌,吴静姝整理:《戴爱莲:我的艺术与生活》,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2003版,第303-304页。 (15)同(14)。 (16)冯双白:《云南映象:有根的艺术》,载《艺术评论》,2004年第6期,第3-5页。 (17)谈瀛洲译:《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书信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4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