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乐种。它典雅优美,情韵深沉,雅俗共赏,独具魅力,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于闽南语系地区,深为闽南侨乡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并远播到台湾、港澳和东南亚一带,成为海外侨胞和港澳台胞世代珍视、竞相传唱的乡音。由于海内外弦友的共同努力,南音艺术已在国际乐坛产生了引人瞩目的影响,为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南音不仅深为闽南侨乡人民和海外同胞所钟爱,也赢得了各界人士的赞誉。著名音乐家赵沨在泉州聆听了南音名曲之后赞叹说:“南音是一部活的中国音乐史,从乐器、律制等多方面都可以追溯到晋唐时代,故而继承、保存它,是造福子孙万代的事……南音被誉为‘伟大音乐’确不虚传,因为它是灿烂的东方古老文化的精华之一,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光荣和骄傲!”而在外国朋友的心目中,南音不但被视为“全世界最古的音乐”,而且是一座沟通中外人民感情交流的友谊桥梁。由于南音保存着极为丰富的古代音乐文化遗产,因此成为极为珍贵的民族音乐瑰宝,引起了各国学者、专家的关注与重视。许多专家认为,研究南音,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戏剧史、对外文化交流史以及古代汉语,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这对于南音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让人欣慰的是,南音在“指”、“谱”、“曲”及古乐器、古工乂谱、古唱奏法等方面,至今依然保存得十分完好。 南音荟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后来又吸引了元曲、弋阳腔和昆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为一体而逐渐成为词曲清丽柔曼、旋律缠绵深沉的美妙乐种,尤其长于抒发乡人思亲、游子怀乡的真挚情怀。那如怨如慕如丝,如缕的声音,犹如南国夏夜的玉兰花香,一阵阵沁入人们如痴如醉的心田。 一.泉州南音的形成的历史背景及成因 中原古乐之所以存活于泉州南音之中,这与历史上的几次大移民现象不无关系。永嘉之乱(公元304-309年),晋人衣冠南渡。宋太平寰宇记:“东晋南渡,衣冠士族,多萃其地,以求安堵,固立晋安郡,景云二年改泉州。”泉州考古学家们还不断发现晋江流域一带有大量晋人墓地,特别几年前,于丰州茂霞村发现晋代的一处墓葬,存有“部曲印”陪葬品,这更是这一史实的重要见证(注1)。然而,南迁的晋人为了让他们的子孙后代记住这一史实,同时表示对晋国故土的思念而把原名为南安江的河流易名为晋江。东晋亡后南朝统治中原有一百多年历史。南迁在江左一带的晋人依然觉得江左不比南方太平、安定,因此又小批量地陆续由浙江入闽北、转闽东,最后在这气候宜人、土壤肥沃、依山傍水,犹如世外桃源的晋江流域一带沿江而居。晋人的南迁不仅带来了先进的中原生产技术,同时也带来了中原的优秀文化。中原古乐的许多音乐遗响,如先秦的五音之乐、音节与宫调理论及旋法特点;汉代相和歌之“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演唱演奏形式;魏晋时期的工×谱(注2)与清商乐中的古清商音阶;清商三调、相和五调等等均能在南音之中找其踪影。等都能在南音中找到印证或得以诠释。 唐僖宗光启年间(公元885-887年),自河南陇亩起义的王潮、王审治兄弟入闽,据有闽中五州,立为闽王,建立闽国。这次移民时间短但人数众多。其侄王延彬在南安设置招贤院,招贤纳士,中原士族如黄滔等纷纷迁地而南。此时的泉州经济和文化已相当发达,已是“千家罗绮管弦鸣”的繁荣景象了。中原人的南渡,不仅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也必然带来中原优秀的音乐文化,这对当时泉州的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也为宋元泉州的鼎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南迁的晋人和世代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闽越人共同开发未来,使泉州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这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地方,人们热切谋求海外发展的空间。这片土地拥有天然良港和太平洋的季候风,十分有利于海上的航行。当时唐朝政府也十分支持泉州的对外通商贸易,制定了种种优惠政策。此时的泉州已经与扬州、明州、广州、交州并称为中国五大通商口岸。在宋元时期,由于当时执政的官员对商业发展的积极鼓励,泉州进一步地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作基础,进而得到了文化繁荣的砝码。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南侵,汴京(今开封)沦陷,北宋覆亡而迁都临安(今杭州),建立南宋。赵宋皇族南外宗正司也自临安迁往泉州。遗臣、遗民们纷纷南移,一时间,泉州成为南宋的陪都。这时泉州港处于兴盛时期,有“东方第一大港”之美誉。由于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文化的繁荣。以南音为基础,以带浓重的中州洛下正音的泉南腔为唱词吐音,并加以故事化了的梨园戏,此时应运而生。应该指出,它与宋室南迁而带来的宫廷文化如家庭班(又称家班戏)不能说没有关系。 自唐以来,泉州就有发达的海外交通,因此移民现象非常普遍。南音古朴典雅,具有清商乐“古士君子之遗风”,能唤起海外游子对故土及亲人的思念之情。在异国他乡,他们纷纷组织南音社团,“以声传情,以曲会友”。 南音在泉州的发展并不是一个例外。泉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自然条件,使南音在泉州这块沃土中生根发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