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歌乐舞 宴乐和雅乐,是古代宫廷乐舞体系中,两类不同性质的乐部。二者皆滥觞于三代。清宫宴乐、雅乐都有舞蹈节目。宴乐舞蹈称“队舞”,用于宴享、朝会仪式。雅乐舞蹈称“佾舞”,即文武二舞,用于郊庙祭祀。 据《清史稿·乐八》记载,宴乐队舞有九部:①《队舞》(含庆隆舞、世德舞、德胜舞)②《瓦尔喀部乐》(满族部落)③《朝鲜乐》④《蒙古乐》⑤《回部乐》⑥《番子乐》(金川藏族乐舞)⑦《廓尔喀部乐》(今尼泊尔)⑧《缅甸国乐》⑨《安南国乐》(越南)[34]。这无疑是各民族舞蹈的汇演。《庆隆舞》用于殿廷朝会、庆贺宴享。《世德舞》用于宗室筵宴。《德胜舞》用于凯旋筵宴。三舞同制,乐器是筝一、奚琴一、琵琶三、三弦三、节(编竹如箕,划之为节)十六、拍板十六[35]。其中《庆隆舞》[36]是清宫最著名乐舞,如上所述的《扬烈舞》《喜起舞》即是其中的舞蹈节目,带有浓厚的满族色彩。清昭连著《啸亭续录》卷一记载: “国家肇兴东土,旧俗所延,有《喜起》、《庆隆》二舞。凡大宴享,选侍卫之狷捷者十人,咸一品朝服,舞于庭阶,歌者豹皮褂貂帽,用国语奏歌,皆敷陈国家忧勤开创之事。乐工吹箫击鼓以和,舞者应节合拍,颇有古人起舞之意,谓之《喜起舞》。又于庭外丹陛间,作虎豹异兽形,扮八大人骑禺马作逐射状,颇沿古人傩礼之意,谓之《庆隆舞》。列圣追慕祖德,至今除夕,上元筵宴皆沿用之,以见当时草昧缔构之艰难也。”[37] 清嘉庆年间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一记载,《扬烈舞》缘起于满族狩猎风俗。满族先祖远居黑龙江,彼地有一种喜啮马腿的怪兽,人们畏惧它胜于老虎,后来有人用骑高跷假马射杀此兽,渐有此舞。每到除夕时大多要表演此舞,一人踩高跷骑假马,作射弯弓状,另一人涂面,身穿黑衣作野兽状,奋力跳跃,旁有一人持红油簸箕,以箸刮箕而歌唱。满族俗称“射妈狐子”[38]。此舞象功,被编入宫廷乐舞名为《扬烈舞》。《喜起舞》是大臣身着朝服,佩仪刀,先三叩头,然后舞蹈,有乐工吹箫、击鼓伴奏,舞者应节合拍,舞毕叩头退出[39]。《瓦尔喀部乐》:清太祖努尔哈赤平定瓦尔喀部,获得其乐舞。后被列于清宫宴乐。伴奏乐器有筚篥和奚琴。舞者八人,穿红色云缎花袍,狐皮大帽,分两队作舞。司乐者八人,分两翼而上,跪一膝,奏乐曲[40]。跪膝而奏,似称臣之意。《朝鲜乐》:清太宗皇太极时,获得朝鲜国乐,后被列于宴乐,称《朝鲜国俳》。伴奏乐器有笛、管、鼓。俳长一人,戴面具,以高丽语致辞。笛、管、鼓乐工从右翼上,倒掷技十四人,从左翼上,各呈技艺[41]。杂技表演为特点。《蒙古乐》:清太宗皇太极平定察哈尔,获得其乐舞。后列于宴乐,称《蒙古乐曲》。演奏乐器有笳吹、筝、胡琴、口琴、云锣、箫、笛、管、笙、筝、胡琴、琵琶、三弦、二弦、月琴、提琴、扎筝、火不思、拍板。乐人皆一膝跪而演奏[42]。乐器丰富,乐队皆跪膝合奏,臣服于清帝之意很明显。《回部乐》:清高宗乾隆皇帝时,平定西域回部,得其乐舞,列于宴乐,称作《回部乐技》。伴奏乐器有用达卜(形如手鼓而无柄)、那葛喇(铁筐蒙革,形如行鼓,上大下小)、哈尔札克(形如胡琴)、喀尔奈(状如洋琴,铁丝弦十八)、塞他尔(形如匕,弦九)、喇巴卜(拨弦琴)、巴拉满(木管)、苏尔奈(木管)。司乐八人,司舞二人,舞盘二人,倒掷技四人。舞者二人起舞,舞盘者二人随之而舞。舞毕,倒掷技呈诸技艺[43]。乐技、舞艺、百戏十分精湛。《番子乐》(金川藏族乐舞):乾隆时平定金川,得其乐舞。后藏班禅额尔德尼来朝清帝亦献其乐。这些乐舞均列于宴乐,称作《番子乐》。伴奏乐器有用得梨(小木管),柏且尔(泛铜两片,左右合击),得勒窝(形如手鼓)[44]。《番子乐》表演又包括了“阿尔萨兰”“大郭庄”“四角鲁”。“阿尔萨兰”(番名僧格乙)是三人的戏狮表演。“大郭庄”是十人群舞,每两人相携而舞。“四角鲁”(番名得勒布)是六人舞蹈,舞者皆戴舞盔(达帽),插鸡翎,背缚藤牌,系带腰刀,左执弓,右执箭壶,盛箭五枝,相对而舞[45]。藏族歌舞传入宫廷。《廓尔喀部乐》:廓尔喀即今与西藏接壤的尼泊尔境内[46]。乾隆时,廓尔喀曾以英国和印度为后援,进攻西藏。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清政府大举进兵,平定廓尔喀,六战六捷,廓尔喀请降。因得其乐舞,列于宫廷宴乐,称作《廓尔喀部乐舞》。表演者皆穿“回子衣”。乐队六人,脚踏红羊皮靴。歌唱者五人,以红绿布缠头。舞者二人,身着红绿绸衣,戴红毡帽,脚踏红彩屣,彩巾束腰,舞者每足各系铜铃一串。乐声一响,歌舞并奏[47]。印度舞风浸染宫廷。《缅甸国乐》: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缅甸国内附清朝,献其乐舞,皆被列于清宫宴乐。乐舞有粗、细乐之分。乐工舞人著缅甸衣冠。有舞者四人,穿闪缎短衣,杂色裙,腰束洋锦,头戴扎巾,歌合以粗乐,舞合以细乐[48]。《安南国乐》:安南即今越南。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得其乐舞,列于宫廷宴乐。乐器有鼓、拍、哨、弦、胡琴、双韵、琵琶、三音锣。乐队九人,穿道袍戴道巾。舞者四人,执彩扇而舞[49]。上述各部乐舞,融汇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技艺。清宫廷祭祀雅乐,除了前述满族旧舞《扬烈舞》《喜起舞》充任外,另有《文德之舞》《武功之舞》。武用干戚,文用羽翳。除此之外,大雩祭祀用童子十六人,手执羽翳,歌《皇舞》[50]。清人昭连《啸亭续录》卷一记载,每遇大旱,朝廷必设坛求雨,皇帝躬诣行礼,用舞童十六人,衣玄衣,为八列,各执羽翳,歌御制《云汉诗》八章[51]。此皆因袭汉制。 乐队的编制和排场,同样被统治者所重视。清宫乐队具有一定的规模。据《清史稿·乐八》记载: 《中和韶乐》有鎛钟一、特磬一、编钟十六、编磬十六、建鼓一、篪六、排箫二、埙二、箫十、笛十、琴十、瑟十、笙十、搏拊二、柷一、敔一、麾一。大型乐队,有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弹弦乐器。《丹陛大乐》有竹戏二人,各执一竹戏,立于丹陛上指挥,合则乐作,分则乐止。有大鼓二、方响二、云锣二、箫二、管四、笛四、笙四、杖鼓一、拍板一。中型乐队,有吹奏乐器和打击乐乐器。《中和清乐》有云锣二、笛二、管二、笙二、杖鼓一、手鼓一、拍板一。乐队约十人左右。小型乐队,吹奏乐器和击鼓。《导迎乐》有戏竹二人、管六、笛四、笙二、云锣二、道迎鼓一(形如大鼓)、拍板一。中型乐队,用吹奏乐与打击乐,鸣锣开道。《铙歌鼓吹乐》有龙鼓四十八、画角二十四、大铜角八、小铜角八、金二、钲四、笛十二、杖鼓四、拍板四[52]。一百多人的大型乐队,鼓角为主,颇有汉代《鼓吹》《横吹》之乐风。 从乐器种类来看,以打击乐器为主,如编钟、编磬、鼓、锣、金钲等。吹管乐器仍占一定比例,如笛、管、篪、箫、笙、角等。弦乐器琴、瑟所用不多。节奏器拍板,较为常见。 歌词是表达统治者意志的载体,历代皇帝都很重视,甚至有的皇帝还亲作御词。翻开《二十四史·乐志》,大量的篇幅记载了历朝历代的宫廷歌辞、乐辞和舞辞。《清史稿·乐志》所载辞类,以乾隆朝的作品最多。乾隆九年(1744年)宫中大宴,定《番部合奏》乐三十一章。舞辞宫谱者:《兔苴》《西鲽曲》《政治辞》《千秋辞》《鸿鹄辞》《庆君侯》《庆夫人》《羡江南》《救度辞》《大番曲》《小番辞》、《游逸辞》《舞辞》《鼗鼓曲》《调和曲》等二十五曲[53]。此中包括了曲辞、舞辞和歌辞。《政治辞》名目很少见。 顺治元年制定,乾隆十一年修改的《中和韶乐》乐章《始平》,杂用四、五言,格调典雅。如云: “钦承纯祜兮,于昭有融。时维永清兮,四海攸同。输忱元祀兮,从律调风。穆将景福兮,乃眷微躬。渊思高厚兮,期亮天工。聿章彝序兮,夙夜宣通。”[54] 乾隆时御制雩祭《云汉歌》八章,用《中和韶乐》演奏,黄钟宫立宫,倍夷则下羽主调。歌词皆四言,风格古朴,颇有诗经之韵。如云: “维国有本,匪民伊何。维民有天,匪食则那。蝼蝈鸣矣,平秩南讹。我祀敢后,我乐维和。鼍鼓渊渊,童舞娑娑。”(二解)[55]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朝廷平定金川,皇帝御宴,群臣庆贺,特作《庆平》辞入《丹陛大乐》,《隆平》入《中和韶乐》,用蕤宾变徵立宫,太簇商主调。词用杂言,长短不一,抑扬铿锵。如云: “远播皇威鲸鲵扫,瘴雨蛮烟尽消。看振旅,欢声载道。瞻天处,乐奏《箫韶》。”[56](《庆平》)“扇熏风,六幕祥融。共解征衣拜舞同。云开玉垒昭肤功,颂声灵,赫以濯;喜韬戈,绩铭钟。”[57](《隆平》) 乾隆七年(1742年)除夕上元节,作《火树星桥》乐章。歌词八解,词体杂言,词风俊朗。如云: “火树星桥,烂煌煌,灯月连宵夜如画。春风料峭,钧天奏徹《箫韶》。烟云中,瑞霭交,笼著鲛绡。锦绣丛,万花缭绕。鱼龙夭矫,嵩祝声高。”[58] 同治十三年(1874年),皇太后四旬万寿,作《喜起舞》二十章,祝颂之词,杂言单调无韵律,如云:“我皇舞彩,圣母情怡。太和翔洽,福禄来为。”[59]另有西域《回部乐》歌词是汉语译音,不知所云:“思那满塞勒喀思,察罕珠鲁塞勒喀思。”[60]除夕上元节的歌辞,在言体参差之中,仍可闻春风料峭之意。舞辞四言之均称,亦可见节舞之用。《中和韶乐》《丹陛大乐》的长篇铺陈,更是高歌远播皇威之辞。从乐舞、乐队和乐章各部分情况,我们进一步确知,体制上因袭华夏传统,歌舞内容上兼容并蓄,是清宫乐舞的基本特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