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音乐学 >

广学流慈——曾志忞史料殆尽之欤?(6)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 李岩 参加讨论

    注释:
    ①陈聆群:《从新披露的曾志忞史料谈起》,载《音乐艺术》,2009年第1期,第33页。
    ②据陈聆群回忆:1982年7月22日~8月21日教育部委托山东大学艺术系在烟台举办的“全国高师中国音乐史教师暑期讲习班”,李佺民先生在讲课中也涉及曾志忞。详见陈聆群:《曾志忞——犹待探索研讨的先辈音乐家》,载《音乐艺术》,2013年第4期,第110页。
    ③1982年,陈先生将这些珍贵照片复制了一套,留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资料馆保存。见陈聆群:《近现代音乐资料》(照片,陈聆群同志提供1982年·二,第122~125页),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资料室。
    ④3月10日(宣统三年二月初十)提供“上海贫儿院管弦乐队合影”(照片),载《教育杂志》1911年第3卷第2期,第1页。
    ⑤陈聆群:《曾志忞——犹待探索研讨的先辈音乐家》,载《音乐艺术》,2013年第4期,第110~113页。
    ⑥此书最初为铅印资料集,成书于1983年10月,初名:张静蔚编《音乐史料与论文汇编》(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首次正式出版书名:《中国近代音乐史料》1840~1919,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12月版;后加入现代部分再版(书名《中国近现代音乐文论选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时,增加了一篇卢栩找到的新资料《歌剧改良百话》(陆续刊于1914年4~6月的《顺天时报》,过程详后)。
    ⑦即:《乐理大意·序》(1903)、《教授音乐之初步》(1904)、《音乐教育论》(1904)、《告诗人——〈教育唱歌集·序〉》(1904)、《乐典教科书·自序》(1904)、《音乐四哭》(1906,署名:中国未来之裴獬——陈聆群注曰:未知是否以“中国未来之比才”自命?(1983)以上均见张静蔚“目录”(1998,Ⅲ~Ⅴ)。
    ⑧详张静蔚:《中国近现代音乐文论选编》附录·学堂乐歌曲目索引,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第330页。
    ⑨韩国鐄:《自西徂东:中国音乐文集》(第2集),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5,第29~39页。
    ⑩韩国鐄:《韩国鐄鐄音乐文集》(一),乐韵出版社,1990,第145~154页。
    (11)同⑩,第145页。
    (12)于1960年代连载于香港《天文台报》及《春秋杂志》,1966年由春秋杂志社发行单行本,现已绝版,台北传记文学社曾于1980年重排出版,虽大体相同,却不幸省略了原书第22页上的“重要合照”,包括曾氏——即曾志忞,引者——在内(详同(11))。故他重刊了此照,见该书彩页“图4”。同⑩,第7页。
    (13)详曾志忞:《歌剧改良百话》(1914),冯文慈整理载《中央音乐学院学院》,1999年第3期,第47~53页。
    (14)卢栩:《中国近代新音乐的拓荒者——论曾志忞的音乐思想及实践》,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硕士论文,指导教师:俞玉姿教授,1999年6月。
    (15)卢栩:《京剧改革的先声——曾志忞〈歌剧改良百话〉》,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第54~59页。
    (16)张伟:《曾氏父子与贫儿院》,《新民晚报》2008年5月11日B13版。
    (17)此文写成于2008年9月18日。同①,第33~43页。
    (18)同①,第36页。
    (19)刘湜湜:《遗忘·重现·永恒——曾志忞研究综述》,载《音乐天地》,2010年第1期,第47~49页。
    (20)程美、孟维平:《曾志忞的人生三部曲》,载《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65~68页。
    (21)袁韵佳:《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管弦乐队发展史略》,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陶亚兵教授,2011年5月20日第21~24页。
    (22)此说源自陈聆群,根据曾宏燕口述,以下简称“陈说”;后来学者,大都沿用此说,如达威(即张静蔚)、张伟、刘湜湜、程美等。
    (23)著名文人,在1927~1937年间,为申报《自由谈》栏目、《国闻周报》及各类期刊,如:《军事杂志》(南京)、《神州国学医报》《妇女杂志》《真光杂志》《时兆月报》《更生》《图画周刊》《对公会报》《兴华》等,撰写过大量杂文、报导、回忆、评论文章。
    (24)清癯:《曾志忞接灵记》,载《申报》1927年12月25日星期日(圣诞节)第5张第17版。
    (25)陈聆群:《曾志忞——不应被遗忘的一位先辈音乐家》,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年第3期,第47页。
    (26)《曹汝霖一生之回忆》中,有“少卿丈(即曾铸,是曹汝霖妹曹汝锦的老丈人,故称“丈”)急公好义,乐善好施,曾在嘉定购田千亩,设义庄”(详大百科出版社,2009,第143页)云云,其“义庄”,即嘉邑“瑞芝义庄”;另据无名氏报导:“光绪间,购良田建瑞芝义庄……以赡族属”(1925,第3版),详细地址:上海嘉定嘉清乡西门外(详无名氏:《嘉定》,《申报》1928年8月22日报导第3张第11版。);成立日期:曾志忞在《予之贫儿观》中云:“创敝族瑞芝义庄议事(因其有此‘倡议’在前——引者),成于庚子(即1900年成立——引者)。”(转陈聆群2009)其中“义”字,据何卓勋(字阆樵)云:“振饥不期于鼎食,拯溺无待于规行,曾公有焉。然而,泽被一时者,其沾濡有限;泽及百世者,其灌溉无穷……公(即曾少卿——引者)有鉴于此,由是竭力缪绸,持躬节俭……不数载,积数万貲(与资同义——引者)……建义庄于嘉邑,自老而幼,灿然有条,由亲而疏,并及无告,推其恩于师门戚里,仿其教于州序党庠……”(1914,第2~3页),即:其“义庄”非仅行小善之举,而是致力于更为久远、深长之“教书、育人”并不求回报、“泽及百世”的弘达大善,由此凸现出其“义”之深意。
    (27)同(24)。
    (28)曹汝霖云:“志忞于别墅界石刻有心坟字样,其意将志忞两字分开。但以坟名其居,总觉不祥……(后)不知何病,殁于别墅。”(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第415~420页)
    (29)义庄的经济来源,主要靠“从南洋群岛贩运大米到沪出售,又经营海味业,及进出口贸易”的收入。(详谭洪安:《锋芒初试上海滩》,载《中国经营报》,2012年12月31日第D08版)
    (30)无名氏:《曾志忞之怙恶》,出版地不详,载《新闻·社会世界》1912年第5期,第70页。
    (31)无名氏:《障碍救儿事业》,载《杭州惠儿院救儿事业杂志》,1912,第41页。
    (32)详《曾少卿大人讣告》,《申报》1908年5月27日第1版。
    (33)申报编辑部:《御赐贫儿院匾额》,《申报》,1908年8月23日第3张第2版。
    (34)无名氏编:《纪沪上绅商公筹抵制关禁华工新约事》,《申报》1905年5月11日第2版。
    (35)同(16)。
    (36)此材料原文,出自《北京学界公电·中国抵制禁约记》(油印本)第15页。转瞿巍:《清政府在抵制运动中的态度》,载《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第110页。
    (37)曹汝霖说:在抵制运动过程中,美国曾“要求(清)政府追究倡议抵制美货之人……商人与政府对抗,总是商人居下风,况又有外交关系,(曾少卿)遂离沪避到澳门。”(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第143页)
    (38)详谭洪安:《锋芒初试上海滩》,载《中国经营报》,2012年12月31日第D08版。
    (39)曹汝霖云:“(志忞)因忙于院事,对于家事不免疏忽,致外甥(曹汝霖为其舅——引者)宏杰坠马受伤,又转患伤寒,因耽误竟至不治而殇,才十六岁。”(《曹汝霖一生之回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第144页。)
    (40)辛盦:《记中华美术石工制造所》,载《申报》,1921年2月19日第4张第14版。
    (41)同①,第43页。
    (42)丁逢吉,活跃报人,曾著《电影偶谈》,《申报》1925年3月8日第11版;《谈棋》(一),《申报》1925年4月11日第7版;《谈棋》(二),《申报》1925年4月12日第7版;《谈棋》(三),《申报》1925年4月13日第7版;《中西音乐会之回顾》,《申报》1925年4月3日第2张第7版等。
    (43)又称“癸丑之役”或“赣宁之役”,最早出现的北洋政府文献,是1912年11月26日袁世凯发布的《严惩倡言二次革命党徒》通令。国民党称二次革命的起因,因“善后大借款”(即1913年袁世凯的北洋政府向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借款2500万英镑,年息五厘,分47年偿还,以应时国库空虚)及“宋教仁被刺案”。但这仅为表象,国民党早就处心积虑推翻北洋政府,最终,二次革命的结果,是北洋政府击败了国民党。
    (44)丁逢吉:《中西音乐会之回顾》,《申报》1925年4月3日第2张第7版。
    (45)同(44)。
    (46)冯孝思:《寿渔堂落成纪念册跋》,出版地不详,1914:12月17日~1915:1月14日,方经辑《曾氏寿渔堂家祠落成纪念册》1919年石印版。
    (47)冯亚雄:1959年4月11日“回忆”,转梁良、沈旋记《访问冯亚雄先生的记录》,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研究所编《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参考资料》第2辑(参考资料105号)1959年9月3日油印本,第211页。
    (48)即1911年12月3日下午4点30分,革命军攻打位于沪南的“制造局”(近邻上海贫儿院),此役持续两个多小时,死伤无数,并发60余炮弹(无名氏评论《沪南制造局之战》,《申报》1911年12月3日第2版。),由此伤及贫儿院的男院与女院。此与曾志忞所说:“呜呼,自冬至春,院事大打击,心绪恶劣,坐食不安”(曾志忞:《新京都之闻闻见见》,《慈善:上海贫儿院月报》,1912年11月第24号。)的时间一致。此即所谓“毁家北上”。(丁逢吉:《中西音乐会之回顾》,《申报》1925年4月3日第2张第7版。)而对“北上”的另一回忆,是1914年5月27日来自贫儿院的一封信,说:“曾君任贫儿院事五载(即1908年底至1913年——引者),乐队亦成立,正兴高采烈、著著进行之际,忽来第二次革命,北军南下,将贫儿院半成焦土,曾君财物,亦焚掠一空,于是曾君北行糊口,高君留申,维持院务……”(无名氏:《上海贫儿院管弦乐队之北行》,《申报》1914年5月27日第11版)。
    (49)曾志忞:《京剧脚本发刊序言》,与高砚耘合编,白承典、邹振元制谱《天水关京剧第一集·中西音乐会刊》(译谱,附新创锣鼓谱),北京中西音乐会,1915年6月,第1页。
    (50)同(47)。
    (51)该案:为时在北京中西音乐会学习的学生葛正鼎,因不满该会管束严苛,而携物私逃,后被中西音乐会告官,并请警察局协助缉拿。
    (52)据报导:“曾君志忞,研究音乐有年,每届暑假,均在沪上开设音乐会……今夏奉讳(为父守丧)居家……经教育会同仁商请设会,并邀请上海高君砚耘,主任实践科(同课——引者)……已定六月十二日开会……科目:发音、练音、写谱、唱歌、理论、乐典、和声学。”(详无名氏:“学务”,《申报》1908年7月4日第2张第4版。)
    (53)同(44)。
    (54)北京档案局存档:1915年8月26日~11月4日《中西音乐会葛正鼎走失(案)》(卷宗,司字第622号)。
    (55)教育部1912年9月28日公布《小学校令(节选)》,章成、张援编《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法规汇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第65页。
    (56)无名氏编《关于儿童艺术会之函稿:上海贫儿院院长曾志忞致教育部范总长函(及范总长复函)》,《申报》1912年12月6日第7版。
    (57)无名氏:“学务”,《申报》1908年7月4日第2张第4版。
    (58)同(44)。
    (59)同(44)。
    (60)清末重臣叶赫那拉·那桐(1856~1925),字琴轩,一字凤楼,满洲镶黄旗人,晚清“旗下三才子”之一,宣统元年任军机大臣)宅邸,位于王府井东侧的金鱼胡同内。
    (61)查《天水关》第1场,有“本曲系由本会教师徐立堂(铜锤花脸——引者)、徐寿林(男旦——引者)及其他数教师口授”(详曾志忞等1915:1)云云,证明此言不虚!
    (62)张聊公:《曹润田氏宅中大堂会》(民四),1915年10月,载《听歌想影录》,天津书局,1941,第56~57页。
    (63)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载《新青年》(戏剧专号),1918年10月15日第5卷第4号,第9~10页。
    (64)傅斯年:《戏剧改良各面观》,载《新青年》(戏剧专号),1918年10月15日第5卷第4号第34页。
    (65)时为北大学生,由此开罪了师长,并被迫(还有一些其他复杂原因,因篇幅所限,不赘述)离北大而去,从此,他永远没有拿到北大的毕业文凭。笔者对此人的这段经历,深表同情!为此,正在撰写《异端的权力》一文。
    (66)张厚载:《我的中国旧戏观》,载《新青年》(戏剧专号),1918年10月15日第5卷第4号,第43页。
    (67)同(62),第2页。
    (68)同(39),第146页。
    (69)同(68)。
    (70)同④,第112~113页。
    (71)五四时期著名戏剧评论家,曾在《申报》等报刊,辟有“艺林琐记”“东籬轩杂缀”“都门剧界近讯”等戏剧评论、报导栏目,撰写过大量剧评、报导类文章。
    (72)柳遗:《东篱轩杂缀》,载《剧谈·申报》1919年7月22日第14版。
    (73)同(47),第211页。
    (74)冯亚雄自称:“我在1905年去东京音乐院学习,在日本上野,教师是两个德国人,功课有钢琴、小提琴、声乐、作曲……而我喜欢学管乐,就在宫南明治音乐会……学Flute——长笛(引者)、黑管、按管长号、圆号、大小鼓等。”(1959:211)
    (75)韩世昌:《我的昆曲艺术生活》,中国政协北京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会编《燕都艺谭》,北京出版社,1985,第81页。
    (76)陈招慧:《今日播音》(ZEK12时半、中乐唱片),《申报》(香港版)1938年12月27日第5版;汪笑笑:《今日播音秩序》(ZEK12时半到2时半、中乐唱片),《申报》(香港版)1938年9月28日第4版。
    (77)高于1936年11月逝世,据报导,高的追悼会于1936年11月28日下午2时,由上海贫儿院群学会、闸北平民教养院、鸿英教育基金董事会、龙门同学会、市立仓基小学等团体联合,在贫儿院群学会举行,届时,有贫儿院乐队吹奏哀乐,贫儿院群学会学生唱追悼歌等哀悼活动。(详无名氏1936:10版)
    (78)同①,第40页。
    (79)无名氏:《上海贫儿院管弦乐队之北行》,《申报》1914年5月27日第11版。
    (80)同①,第39页。
    (81)上海贫儿院编:《慈善:上海贫儿院月报》第5号,上海贫儿院版,1910年7月1日,第6页。
    (82)孔子对每一位初次见面的学生,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意即:带着打捆干肉的学生,我如何能不教呀!以后引申为教师工资。
    (83)同(44)。
    (84)同(47)。
    (85)同(49)。
    (86)同(54)。
    (87)同(47),第211~212页。
    (88)无名氏:《宣统大婚式典》,《台湾日日新报》,1922年12月22日报导第5版。
    (89)李岩:《淬本而新:文化退潮现象研究》,载《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第8~9页。
    (90)同(44)。
    (91)同(49)。
    (92)同(62),第57页。
    (93)觉梦生:《曾志忞之〈天水关〉秘本》,载《江天小阁戏谭·戏剧月刊》,大东书局,1930年第7期,第4~5页。
    (94)同(49)。
    (95)曾志忞:《歌剧改良百话》(1914年4~6月),冯文慈整理《中央音乐学院学院》,1999年第3期,第49页。
    (96)同(95)。
    (97)同(49),第2页。
    (98)《曹汝霖一生之回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第415~420页。
    (99)曾志忞:《四朝燕乐自序》,载《益世报》1920年4月7日第4张第14版。
    (100)陈聆群:《曾志忞——不应被遗忘的一位先辈音乐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年第3期,第46页。
    (101)同(99)。
    (102)其有“中国之物,无物可改良也,非大破坏不可”(曾志忞1904:209)之类的言论。
    (103)同(95),第47~48页。
    (104)同(99)。
    (105)从时间看,当时曾志忞与严修同在天津,此时“寿渔堂”已建好,严修撰写的《寿渔堂记》(1919)也收笔了。
    (106)同(99)。
    (107)同(99)。
    (108)同(99)。
    (109)高砚耘等:《上海贫儿院之职业教育过程》,载《教育与职业》,1930年第8期,第29~30页。
    (110)无名氏:《民国国歌将出现》,《申报》1912年9月14日第7版。
    (111)无名氏:《障碍救儿事业》,《杭州惠儿院救儿事业杂志》,1912。
    (112)同(99)。
    (113)此“堂”至1944年,产权依然归曾家所有,请看当时为曾宏燕所有的房契:“曾寿渔堂”,验3594,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八月十七日,楼房六间,二间,过台三条,窨子二间,又一小间,地产价:14万3千3百73分加五倍86万2百38元。立契时期,33年12月。(天津档案馆1944)而在1990年代,据文件“和嫩19号”所记:该“堂”部分,为“光复道幼儿园”所占,原房主,记写为:“曾志”,因记写人可能不知“忞”为何字,故漏记;占地:2208.82平方米,建筑面积:659.23平方米,并写明:“公产”(无名氏1990),这一归公过程的详情,待查。
    (114)同(99)。
    (115)同(99)。
    (116)无名氏:《听花仓皇谢世》,载《北洋画报》,1931年8月22日第667期第3版。
    (117)同(116)。
    (118)同④,第113页。
    (119)上海贫儿院接到皇匾及悬挂日期,为1908年9月22日。据《申报》报导:御赐“廣學流慈”额,“昨(22日)……苏(即江苏——引者)提学司,已移曾沪道,转谕该绅董等,钦遵悬挂,以增光宠。”无名氏:《谕饬贫儿院悬挂匾额》,《申报》1908年9月23日第3张第2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