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艺术学理论 >

试论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作用(5)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艺术百家》 楚小庆 参加讨论

    五、结语
    艺术与技术之间相互共生、映照的过程,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技术作为艺术表现手段或左右艺术形态的一种内在性因素,决定了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外显状态。技术进步促使艺术程式随时代而变、技术进步导致了艺术表现形态的虚拟化。同样,技术进步也造就了艺术欣赏的随意化。艺术的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的变革也同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艺术主要通过交流的方式、审美的途径、教化的功能、创意的驱动这四个纬度,展现着艺术的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作用。从社会文化的总体发展来看,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的延伸;从艺术的内在特质分析,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的细化,并进一步促使实现了个性化;从艺术的功能以及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来看,艺术的教化属性改善了技术伦理;从艺术作品创作的内在规律分析,艺术创意要求在时刻驱动着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艺术揭示了社会文化中关于物与人、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不断调整着的相互关系;同样,技术在自身发展中以人为原点,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在艺术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域或民族之间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促进了艺术自身形态与观念的变革。同时,技术的进步也大大促进了艺术表现手段和呈现方式的变化。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进一步向精细化和个性化分工的方向发展。审美的掌握方式是艺术掌握世界方式的集中体现。技术的时尚化则在深层次反映出社会普遍流行的审美趣味与文化追求。艺术规范和驱动技术进步,艺术表现使得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不再以单一和冰冷的面貌出现,不仅变得时尚而绚丽,还具备了道德和审美价值判断的温润,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而在艺术的引领和要求下,技术自身发展亦在支撑艺术不断地走向新的先锋领域——使得艺术表现也即审美的观察现实世界过程中的信息化以及空间互动等高技术手段成为可能。艺术的教化属性在社会功能要求的范畴内,在创作实践中改善了技术伦理,技术最终目的不仅是为人,同时还为人的艺术审美而服务。世俗化的社会文化和随文化观念而改变的技术进步,共同促使造型艺术整体风格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审美形式,道德观念,为人的使用而服务的技术形式,汇合统一于艺术作品之中,成为以人为原点的真、善、美的终极呈现。艺术的创意实现要求在时刻驱动着技术更新改进和创新腾飞的步伐。艺术创意总是关注人类社会的未来需求,也是对未来生活的展望和努力方向,技术解决了创意的实现问题,新技术是围绕艺术创意的社会实现来服务的必要条件。
    艺术与技术的共同属性在于关注和关照人自身的精神与物质需求,为人而创新。艺术的社会功能与审美变迁,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内在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与外在的社会文化场域的适应性变化。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艺术技术化或是技术艺术化的趋势,表现在二者之间日益模糊的学科边界中。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进一步向精细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而艺术的伦理功能,促使艺术生态与技术生态在社会文化层面交汇并相互渗透。作为艺术的社会功能要求,艺术的教化属性在创作实践中改善了技术伦理,因为技术最终目的由此强化了为人而服务的底线。在艺术创作中,技术追随形式演变,为创意实现服务;而技术伦理的变化最终又反过来体现在造型艺术风格的变化上。所以,技术也由此增加了人文关怀的温情。由于艺术大众化或是技术大众化,实际上是技术参与艺术及艺术丰富技术生态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根源是,技术在将人类的艺术构思和创意变为现实,艺术的创意实现要求也在时刻驱动着技术更新改进和创新腾飞的步伐。需要强调的是,艺术和技术都是由人创造、由情而生。最后都落脚于为人而服务。由此,以人为原点的真、善、美三者也共同融会统一于一个可以留存于历史的完整优美的艺术作品之中。
    注释
    ①陕西西安半坡文化和河南陕州古城南庙底沟文化都是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形成的社会文化形态。转引自陆挺、徐宏主编《人文通识讲演录·历史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许倬云认为,在考古学意义上“文化”的涵义,通俗来讲,就是指人类社会的每一个群体怎么样过日子、住什么样的房子、烧什么样的陶器、用什么工具来敲石头、敲成什么样子来使用、运用等等,这些主要依靠发掘生产生活中使用的罐瓦碎片等作为依据来考察。
    原文参考文献:
    [1][英]苏利文著,陈瑞林译.东西方美术的交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281-282.
    [2]徐恒醇.设计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92.
    [3][美]索杰著,陆扬等译.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想象地方的旅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51.
    [4][美]贝罗泽斯卡亚著,刘新义译.反思文艺复兴:遍布欧洲的勃艮第艺术品[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231-238.
    [5][德]莱辛著,朱光潜译.拉奥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4.
    [6][苏]列·斯托洛维奇著,凌继尧译.审美价值的本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64.
    [7][德]加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44.
    [8][加]维斯著,胡继华等译.光和时间的神话:先锋电影视觉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24-31.
    [9]沈语冰编著.艺术学经典文献导读书系·美术卷[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96.
    [10]李达三、罗钢主编.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59-60.
    [11]孔新苗.中西美术比较[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62-63.
    [12][英]贡布里奇著,范景中译.艺术发展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93.
    [13]陈炎.东西方建筑的古代、现代、后现代特征[J].天津社会科学,2003,(03).
    [14]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09-112.
    [15][意]布克哈特著,何新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403.
    [16][美]古费著,王之光译.回潮:复古的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63-164.
    [17]徐子方主编.美学与一般艺术学新论[C].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308-314.
    [18]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41-14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