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原则的原则 研究西方音乐的中国人有自己特殊的视角,有伟大的中国文化传统作为参照,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不可在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轻率妄言,不可越过facts大讲空话。事实上,扎实的研究和创造性的独立思考在我们这里同样匮乏。因此我们还是要大力提倡:在专业分析上的扎实再扎实,在独立思考上的创新再创新。 本文最后郑重提出:尊重创作者和他的艺术品,尊重我们自己。上天给我们的是用来思考的大脑,而不是装他人思想的容器,更不是他人观念的复印机。 这两个尊重,就是“无原则的原则”。 注释: ①见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音乐研究》,1993年第1、2期。 ②在某种程度上与解构主义的处境有些相似:既然郑重地提出无原则,这已经就是一个原则了! ③参见李应华:《当代中国人对西方音乐历史的观念变迁》,《中国音乐学》,1997年第3期;蔡良玉:《我国西方音乐史专著方法回顾》,《人民音乐》,1998年第9期;蔡良玉:《一本“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西洋音乐简史〉——“文革”时期撰写〈西洋音乐简史>回顾》,《中国音乐学》,2007年第2期。 ④巴尔索娃,张洪模译:《今日音乐史学的主体意识与自立》,《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第10—11页。转引自周青青、郑祖襄等:《音乐学的历史与现状》,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第178页。 ⑤同上。 ⑥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参见陈一阳著:《东方妙智慧,「金刚经」白话演绎》,北岳文艺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第41—42页。 ⑦传统哲学是建立在一种“客观观察者”的假定前提基础上的,也即是假定有一个观察者(人的理性或者神)能够从世界外部“客观”地观察,这种观察活动不会对世界施加任何影响。哲学家们相信存在客观的、超时空的、确定的真理正是由此而来。量子力学的出现粉碎了这种虚拟的客观性。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表明,作为观测者的人或者仪器在观测对象的同时已经干预并改变了对象的存在状态,客观的测量是不存在的,主观和客观其实是不可分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概念上的区别。参见杜小真:《德里达学术思想述评》,《学人》第六辑,1994年。 ⑧科学家发现许多自然现象即使化为单纯的数学公式,但是其行径仍然无法预测,大量偶然因素或初始条件的细微差别会导致截然相反的结果。例如:气象学家Edward Lorenz发现的“蝴蝶效应”。美国数学家Stephen Smale也发现,某些物体的行径经过某种规则性的变化后,随后的发展并无一定的轨迹可寻,呈现出失序的混沌状态。参见吴清山、林天祐:《教育名词》,《教育资料与研究》,1989年第34期。转引自http://sfmoe.org/asp_c/news_Itr/0005.htm。 ⑨参见何佩群译,包亚明校:《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德里达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第18—20页。 ⑩参见孙国忠:《当代西方音乐学的学术走向》,《音乐艺术》,2003年第3期。 (11)参见杜小真:《德里达学术思想述评》,《学人》第六辑,1994年。 (12)何佩群译,包亚明校:《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德里达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 原文参考文献: [1][英]阿兰·谢里登著,尚志英、许林译:《求真意志——米歇尔·福柯的心路历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 [2]包亚明主编,何佩群译:《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德里达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 [3]杜小真:《德里达学术思想述评》,《学人》,1994年第六辑。 [4]杜小真:《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与文》网站(教育部人文社会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http://www.chinese—thought.org。 [5]陈一阳著:《东方妙智慧,「金刚经」白话演绎》,北岳文艺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 [6]徐崇温著:《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 [7][英]彼得·沃森著,朱进东、陆月宏、胡发贵译:《20世纪思想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8][英]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第1版。 [9]崔伟奇:《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光明日报》,2007—07—27。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