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流行音乐是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事项,流行音乐评论是重要的学术增长点,但是成果并不多。专业音乐批评很少关注流行音乐,“业余”流行音乐批评虽然一派喧嚣,但是不够精深,缺少音乐本体分析。即便如此,流行音乐评论却是最见批判精神的音乐批评。流行音乐评论需要引进现代学术话语,促进现代性文化体制的建设。 关 键 词:流行音乐/批判/文化体制 作者简介:张燚,中国传媒大学 博士后流动站,北京 100024 张燚(1976— ),河南省滑县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博士后,研究方向:流行音乐研究,演艺产业研究。 标题注释: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度青年基金项目“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现况调查与研究”(编号10YJC760100)的阶段性成果。 现代文艺批评的先驱马修·阿诺德认为,批评让作品的意义得到深化,形成有利于创造才华发展的文化[1]。大文学家王尔德则宣称“批评是创作的创作”[2],批评不仅是连接艺术品和新创作之间的思想通道,本身也是重要的作品。“作者已死”,20世纪法国理论家罗兰·巴特的论断更是对艺术家的当头棒喝。而批评通过一次次的质询展开探索,正可以达到精神与意识的提升。批评还是敞开着的,并不宣称自己对真理的独占,从而丰富了作品的可能性……在主流话语中,批评从来都是重要的。正是如此,才尤使人大惑不解:中国当前的流行音乐批评何以如此单薄? 一、既是音乐研究的盲点,也是重要的学术增长点 中国流行音乐自出生就带有“原罪”。它受美国流行音乐影响,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诞生于上海租界,是“帝国主义文化入侵”和“丧权辱国”的象征;三十年代,它被聂耳评为“香艳肉欲”[3];1949年后,这样的“靡靡之音”无助于甚至“有害于”大好革命形势,遭遇灭顶之灾;1979年,港台流行歌曲随“改革开放”进入中国大陆,很长时间却是通过非正常渠道传播,之后流行音乐为了发展被迫更名为“通俗音乐”;1990年,流行音乐再次成为指责对象:“容易引起社会问题”,甚至本身就是“社会问题”[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奠定,被革命禁欲主义驱逐的流行音乐有了生存空间,并成为最具有群众号召力的音乐形式。但是,“大众化”成为流行音乐新的罪名,喜欢流行音乐在精英眼中成为欣赏水平差、没有独立审美能力的行为。然而,倘以偏概全,怕哪种艺术形式都有严重问题。古典音乐也可以说成弥漫着机器化统治和“主人对奴隶的控制”[5],而有的民歌对性爱的描写更露骨,比如明代冯梦龙采集的《小和尚》、清代华广生编述的《红绫被》以及现在还被误为“民歌精粹”的《一根紫竹直苗苗》等。 在大文化圈,大众文艺批评早已是最为活跃的研究形式。音乐学界虽然参照大文科建立了“音乐批评学”的理论框架,但是落到地上的实践不容乐观。具体到流行音乐,有学术含量的批评更是稀缺。很多人认为流行音乐结构短小、音乐简单,无甚可说,不过如果以西方古典音乐为标准,民族民间音乐的技术性恐怕也高不到哪里去。很多人觉得流行音乐就是爱情歌曲,不过拂去大众传媒中的流行音乐泡沫,你一定可以发现一片新天地:那里有民众的呼吸与心声。 流行音乐批评是一块硬骨头。流行音乐曾有很长一段时间被划入另册,其表演、研究、评论成为雷区;流行音乐历史短,传播范围广,融合现象普遍,从纯音乐的角度进行批评确实难以深刻。但是流行音乐批评更是一块肥骨头:它的作品足够多,可供批评的对象永远不会匮乏;它的形式和内容足够丰富,在音乐本体批评之外,还可以进行社会批评和美学批评;它的影响足够大,进行创作与接受心理批评、传记批评也会很有意义;它和人们形形色色的现实生活结合紧密,对它的批评不仅容易带来社会效益,而且方便产生真情实感,提升自己的生命感悟能力…… 二、专业流行音乐批评的数量和质量都需提高 与欧美的专业流行音乐批评蓬勃发展不同,我们没有以流行音乐评论为主业的专家,“学院派”的成果少而零散。虽然学界原来有居其宏写有几篇宏观评论流行音乐的文章,近年也出现了像王思琦这样以流行音乐为研究对象的学者,但整体而言对流行音乐评论的关注并不多,在活跃的社会生活面前显得保守。这主要有两方面的表现。 (一)不重视流行音乐批评 在中国的音乐学术谱系中,音乐批评学的出现较晚,直到现在还通常被认为是雕虫小技。音乐学家重视的音乐批评也主要是“学院派批评”,讲究宏大的篇幅和专精的见解,以大部头的专著或长篇专论的形式来分析品评某部音乐作品,但通常只有用专业音乐技法写成的作品才配享此殊荣。学院派也有对某个音乐家或某种音乐的长篇论述,但是也仅限于古典音乐和民族民间音乐范畴。流行音乐既不能“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又难以“提升国民审美能力”,虽然喜爱者众多,却入不了专家法眼。现在我国音乐院系整体来说并不重视流行音乐,更不会重视对它的学术评论。 另外,“喜爱者众多”也成为流行音乐被忽视的原因:曲高和寡,研究热门音乐显得没素养;流行音乐一时间灭不了,没必要现在去研究。笔者身边还有很多朋友认为流行音乐就是“流行的音乐”,就是电视中一再播放的泡沫音乐,而不是一种具有新的文化属性和音乐形态的艺术形式,这样的认识也让他们不愿把精力投入到流行音乐批评中去。 (二)原有音乐理论素养并非完全适用于流行音乐批评 就像西方经典乐理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传统音乐一样,我们原来接受的音乐学术训练也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流行音乐。我国高校开展流行音乐教育很晚,并且主要是仿照原有的经典音乐教育模式来进行,远不能说已建立行之有效的流行音乐教育体系。我们的音乐教育中,音乐理论、和声、配器的关注对象是西方古典音乐,音乐美学的音响基础也是古典音乐,音乐表演方面西方古典音乐则与民族音乐平分秋色。在这些音乐中,和声、曲式、演奏技术非常重要(学院派的“民族音乐”借鉴西方古典音乐后已经专业化),成为基本研究对象。在讲究即兴和“感觉”的流行音乐中,这些理论却难有多少用武之地。 在古典音乐中,节奏多是均分律动。但流行音乐绝不等于“卡拉OK”,很多节奏都非常复杂,“shuffle”(曳步)、自由切分比比皆是,抢拍和延迟形成特殊魅力,不同乐器和声部还形成节奏对位……而这些,恰恰为经典音乐教育所忽视。即便是节拍,流行音乐也会有异样的表现,比如12/8拍,12拍的组合并不一定是“6+6”,而可能是“5+7”。流行音乐复杂多变的节拍节奏还带来身体的反常律动,而对身体的忽视又在我国音乐教育中具有普遍性。演唱方面,美声唱法注重高音低音能力、共鸣的技术性以及音色的统一性,民族唱法虽然多样,但在同一种类内部依然讲究标准化。但流行歌曲注重个性,注重音色的多样性、语气以及咬字运腔的私人化;并且它还讲究现场,每一次表演都产生出不同的“文本”,让以分析“文本”见长的专业音乐学家无从下手。 流行音乐很多时候还不能仅从音乐上来认识,而要具备社会学、传播学、阐释学、后现代艺术观等方面的素养,而这些也不是现有音乐教育的强项。1993年,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召开“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流行音乐”主题研讨会,发言稿整理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刊登8篇,在《人民音乐》1993年第9期刊登1篇,流行音乐研究一时盛况无双。这些文章篇幅不大,但对流行音乐的包容态度和认识深度,在今天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惜,流行音乐研究毕竟不是靠其他学科的一时关注就能建设起来,直到二十年后,学院派的流行音乐研究与批评并无显著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