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业余”流行音乐批评有诸多成果,也存在致命缺陷 但这并不等于流行音乐批评在中国的影响力就低于西方古典音乐批评和中国传统音乐批评,只是很多流行音乐评论的写作者都是“业余”身份。音乐学界最具有影响力的流行音乐研究、评论者首推金兆钧,他虽然担任《人民音乐》常务副主编,却是中文出身。金兆钧发表有《崔健与摇滚音乐》等乐评文章上百篇,出版有音乐评论专著《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流行音乐》(2002)等。其他重要的流行音乐乐评人,则不仅没有一个是音乐专业,而且和音乐学界交往极少。 (一)“业余”流行音乐批评的“双子星座” 在“业余”流行音乐批评界,有两个人非常活跃和突出。 李皖,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自1994年起在《读书》、《南方周末》等报刊开设流行音乐批评专栏。他结集出版的乐评著作有《回到歌唱》(1996)、《倾听就是歌唱》(2001)、《五年顺流而下》(2007)、《六十年三地歌》(2013)等,共14本(其中1本合著),可谓流行音乐批评领域最勤奋的作者。不过这些都是业余写作,李皖作为一家综合报的管理层,事物繁多。但是他把大量时间花在流行音乐身上,听过中外流行音乐唱片几千张,对各种类型的流行音乐和乐手了如指掌。 颜峻,1995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供职于《兰州晚报》,现为自由撰稿人。颜峻1996年开始在《音乐生活报》上开设专栏,并有大量流行音乐批评在《通俗歌曲》、《读书》、《书城》等期刊上发表。他结集出版的乐评著作有《铁血摇滚》(1999)、《地地下:新音乐潜行记》(2002)、《灰飞烟灭:一个人的摇滚乐观察》(2006)等7本。颜峻还算得上是一个诗人,出版有《不可能》等3本诗集,其乐评带有后现代诗歌的凛冽美感和酷硬激情,是中国流行音乐批评中最富于才情和汪洋恣肆的文字。 (二)“业余”流行音乐批评遍地开花 参与到流行音乐批评中的人还有很多。 郝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士,发表有很多流行音乐批评文章,并制作了多个流行音乐电视栏目。他酷爱摇滚乐,出版的著作有《将你的灵魂接在我的线路上:大众文化中的流行音乐》(1993)、《灿烂涅槃——科特·柯本的一生》(1996)、《比零还少——探访欧美先锋音乐的异端禁地》(2001)、《伤花怒放:摇滚的被缚与抗争》(2003)等。 王小峰,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经济学专业,《三联生活周刊》主笔,以乐评人身份著称。1992年曾在《音像世界》连载《对话摇滚乐》,并担任过《音乐生活报》编辑。出版有《欧美流行音乐指南》(1999)、《不是我点的火》(2003)、《答案从未在风中飘》(2010)等乐评文集。 袁越,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92年留学美国获生物学硕士学位,2005年回国定居受雇于华纳唱片公司,现在是《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乐评见于《音像世界》、《我爱摇滚乐》等杂志,出版有大部头的《来自民间的叛逆:美国民歌传奇》(2003),以及《HIP-HOP:20世纪最后的草根艺术》(2008)等。 其他较为著名的大陆流行音乐批评人还有沉睡(著有《摇滚时代》)、“重返61公路”(著有《遥远的乡愁——台湾现代民歌三十年》)等等。哲学家周国平和崔健的访谈录《自由风格》是不可多得的摇滚乐批评佳作,中文出身的著名音乐人陈小奇和文学家陈志红的“草堂对话”《中国流行音乐与公民文化》影响也很大。 来自台湾的张铁志在大陆亦建立起较高声望,《声音与愤怒:摇滚乐能改变世界吗》(2008)、《时代的噪音》(2010)成为畅销书。马世芳则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引进的《地下乡愁蓝调》(2007)为大陆读者所熟悉。 中国大陆翻译引进的流行音乐批评性书籍也很多,比如《上车走人——与黑旗摇滚在路上》、《活埋蓝调里》、《摇滚成金》、《像一块滚石》、《美国音乐札记》、《这就是爵士》等等。 虽然“业余”流行音乐批评数量多、角度广、思想新,其劣势也显而易见:缺少对音乐本体的分析与解读,缺少学术的系统性——这些作者都是广义的“文化人”,甚至算不得“学者”。“业余”流行音乐批评确实“秀”(show)出了自己的姿态,但距离“优秀”,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进步,需要专业流行音乐研究和批评来提供支持。长时间以来中国流行音乐模仿盛行、跟风严重,音乐形态的自身逻辑发展很慢,形式美感裹足不前,尚处在“跟着感觉走”的不自觉状态。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专业学者不重视流行音乐及其批评,流行音乐的发展缺少专业流行音乐评论的介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