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印度歌、舞对中国戏剧形成过程的影响 中国戏剧艺术的发生,自有它自己的种种条件,换言之,即是说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它绝不是,也不可能是印度移植来的域外艺术,而只能是中华民族艺术之花。但是,在它由发源地流向大海的过程中,印度戏剧艺术的影响就如同汇入其中的支流水系,壮大了它的声势,美化了它在戏剧艺术大舞台上的演出,自然有不可抹杀的历史功绩。 中印两国的戏剧同为载歌载舞的艺术。它们和歌曲与舞蹈自发生时起,就产生了难解之缘。中印两国相互倾慕对方的歌舞艺术由来已久,其事实早已为人所共知。中国唐代著名的《秦王破阵乐》驰名域外,东传日本,西达印度,致使古印度羯若鞠阇国(曲女城国)戒日王(590~648,也是诗人、剧作家)曾向赴印求法的玄奘(602~664)询问此舞。中国唐代同样有名的《霓裳羽衣舞》初名《婆罗门曲》,是从西凉曲改制而成。当时天竺舞乐几乎一统艺坛,西域诸舞,几无不受其影响者。《霓裳羽衣舞》中渗有印度的艺术成分,亦属必然。 印度的“戏”字从“舞”字而来。公元初期,印度最早总结戏曲表演的书就称为《舞论》,其准确的译法应是“戏剧论”,因为它论述的是有关戏剧表演中的音乐、舞姿、台词、舞台、动作等有关问题。无独有偶,日本戏剧史家青木正儿在论及中国戏剧发生时说:“戏剧起源,出于歌舞,殆为各国戏剧史所趋之同一路径,中国亦然。”(12)他指出:“王国维氏以巫风为戏剧之源泉”,“其说虽甚动听,然尚无名征。以余观之,宁认倡优为戏剧之正统,而以巫为旁系。苟就歌舞之点较之,则二者毫无相异。”(13)倡优为乐人,是为贵族娱乐的人。青木的观点是从歌舞为考察戏剧发生的支撑点的,和他认为戏剧源于歌舞相一致。实际上,歌舞在中国戏剧形成过程中确实发生过很大的作用。 南北朝末期,北朝以输入西域文化为先导,使音乐、歌舞别开生面。北齐时开始出现以歌舞扮演现实中事的表演。见诸文献者有大面(代面)、拔头(钵头、拔头)、踏摇娘(苏中郎、苏郎中)等几个舞曲,《旧唐书·音乐志》、《乐府杂录》、《教坊记》等均有载。此三舞曲,拔头为扮演西域人事,大面和踏摇娘扮演北齐人事,都处于西域文化氛围的笼罩之下,而西域文化艺术的主宰,无疑是天竺。梁启超(1873~1929)曾在《印度与中国文化亲属的关系》一文中,提出中国戏剧的输入,始于南北朝的“拔头”。据王国维(1877~1927)考证,“拔头”是来自南天竺的拔豆国,后来的大面(代面)戏《兰陵王》、《踏摇娘》等剧本,都是从“拔头”演化而来。《北史·西域传》南天竺之上有“拔豆国”。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中说:“隋唐二《志》,即无此国,盖于后魏之初一通中国,后或亡或隔绝,已不可知。如使‘拔头’与‘拔豆’为同音异译,而此戏出于拔豆国,或由龟兹等国而入中国,则其时自不应在隋唐以后,或北齐时已有此戏;而《兰陵王》、《踏摇娘》等戏,皆模仿而为之者欤。”(14) 唐代被称为“合生”的胡戏,据专家学者考证,其中也有不少印度古代笑剧的特征。据《新唐书》卷九载,修文馆直学士武平一(15)见宫宴上,“胡人袜子、何懿等唱合生,歌言浅秽”,而上书谏曰:“伏见胡乐施于声律,本备四夷之数,此来日益流宕,异曲新声,哀思淫溺。始自王公,稍及闾巷,妖妓胡人,街童市子,或言妃主情貌,或列王公名质,咏歌蹈舞,号曰合生。”文中所形容的有关“合生”演出时的种种形态,颇类印度古代的梵语笑剧。笑剧本是印度古代广泛流行的一种戏剧形式,公元前后成书的印度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著作《舞论》,就曾对笑剧进行了种种规定。这是一种极易通过民间渠道向外传播的戏剧形式。印度文学专家黄宝生对印度笑剧和中国“合生”两者间关系的考证认为:“‘合生’可能就是梵语Prahasana(笑剧)一词的音译略称。此词可以音译为‘波罗合生’。它是由名词hasana(‘合生’,义为笑)加上前缀Pra(‘波罗’)组成的。”(16) 中国汉代以前的古舞,又分为文舞和武舞,直至唐代的坊乐舞,又分为软舞和健舞。关于健舞名称的来源,常任侠先生阐释说:“健舞的名称,我曾在古梵文中,找到根源。梵文健舞的姿态,叫做Tandava-Laksanam,在古梵文《乐舞论》(即《舞论》,引者注)中,有一章专述这个问题。”“这些健舞的姿式,在今日京剧舞台的打武场中,杂技场中,尚有不少存在。”(17)常先生在此不仅指出关于唐代健舞的印度渊源,而且进一步指出它对中国京剧艺术的影响,使人感到,印度的舞技在与中国固有的舞技融会以后所具有的艺术生命力。 唐代不仅在舞蹈技艺上可以发现印度乐舞的影响,而且随着各种乐器、乐曲的传入,印度梵语中有关乐舞的一些词汇渗透到中国戏剧术语之中。据学者考证,梵文Tandava一词所指的舞蹈为健舞,Natana一词为舞蹈,而Nata意为舞蹈者。唐宋之际的戏剧界称引舞(即领舞者)为“旦”,与梵文上述词音Tan、Nata很相近,极可能是受梵文有关词汇影响而形成的。至宋代,“引舞”变为“引戏”(即有司仪作用的演员)。元杂剧中又称引戏为“妲”,这是因为引舞者多为女性,在旦音外加女旁后变为妲。后可能因为女角可由男演员来担任,妲字又复原为旦。至今仍有“旦”角之称谓。这说明,自唐代以来,印度以及西域歌舞大量传入,从各方面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并留下种种印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