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江南老伶人“来粤二十余年矣,犹能操吴音”(71),唱曲代表着对家乡那份不渝的依恋。与伶人南下传播昆曲的情况相比,清初,更多奔赴岭南的则是那些怀才抱德的江南文士,他们所带来的江南文化如潮般涌入岭南,这是岭南文化史上第一次与江南文化的剧烈碰撞。至康熙前期,昆曲已经盛行于珠江两岸,陈子升(1614—1692)《昆腔绝句》:“苏州字眼唱昆腔,任是他州总要降。含着幽兰辞未吐,不知香艳发珠江。”(72)上海名士黄之隽游幕肇庆,任广西巡抚陈元龙幕僚。在一次主客宴会上观演昆曲后,黄之隽率然而作《陈大中丞招同王修撰宝传、顾庶常侠君饮谈天阁下观剧,时在肇庆》:“惯听妖浮吴语好,不知身是客端州。”(73)为悠扬婉转的曲声所陶醉,浑然忘却自己身在万里之外的南国端州。而在谱写传奇的作者梯队中,入住岭南的江南才俊占主体,岭南文士欧主遇即已观察到这种明显的文化动向,认为“吴、越、江、浙、闽中来入社多名流”(74)。晚明以来,涌入岭南的吴越江浙福建的大批“名流”加入到岭南的文坛唱和中,而这些“名流”中许多即是传奇作家,他们余暇所谱传奇在岭南舞台上由昆曲戏班演出。尤其是明清鼎革之际,南下岭南的文人志士不堪胜数。除了抗清等政治原因留居岭南的大批人员外,清初进入岭南官员幕府的文人雅士亦源源而来,络绎不绝。“制传奇者,以江浙人居十之七八”(75),伶人与作家共同打造了清初岭南的曲坛生态与演出盛况。另一方面,为加强对岭南的控制,清廷特派旗籍汉官赴任岭南,这些官员尤其是总督、将军、巡抚等拥有极大的经济特权,为寻求发展繁荣的路径,坐镇岭南的官员多从江南招聘幕僚文士。缪天自、周青士、郭皋旭、朱彝尊、查韬荒、钟广汉、沈武功等江南才子都人岭南幕府,彭孙通、张溶、任埈、陆荣登、林之枚、王澐、萧士浚、屈修、从克敬、黄辉斗、陈玉、沈凤、黄承瓒、刘锡龄等江南才子亦先后南下,入幕佐政,幕府中与岭南文士梁佩兰、陈恭尹、屈大均等同持文柄,相聚总督府,共辑《广东通志》。幕府余暇,这些吴越才俊赋诗填词外,都擅长谱曲,“幕内多才,新乐府、铙歌齐奏”(76)。“明末清初,在昆剧创作方面,有两广的具有地域性质的流派,一是苏州派,一为越中派”(77)。在岭南文坛上,从来没有如清初这个特定历史时期,江南文人如此步履匆匆地奔走在江南与岭南的山程水驿上。总督的财政特权为这些奔走的文人提供了必须的资金支持,同时也可以说,正是总督府的经济诱惑而非仅仅是文化的理念使得此际的大批文士纷纷南下。 需要说明的是,历史上岭南文学的真正崛起始于清初。吴兴祚八年两广总督所倡导的戏曲活动是岭南文化变化的转折点:它以行政和文化的力量改变了一种文化,推动了江南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融,尽管这是吴兴祚及当时所有文化的参与者所未曾预料的。汪辟疆论岭南诗曰:“岭南诗派,肇自曲江。昌黎、东坡,以流人习处是邦,流风余韵,久播岭表。宋元以后,沾溉靡穷。迄于明清,邝露、陈恭尹、屈大均、梁佩兰、黎遂球诸家,先后继起,沈雄清丽,蔚为正声。”(78)所言即岭南文学肇始于张九龄、韩愈、苏轼,他们都是高官大臣流寓岭南,天赋才情与环境的天壤之别使得他们留下了大量的岭南诗作,但是他们的到来并未能引起岭南文坛的变化,也没有培育岭南文坛的成长。他们的创作成为岭南文学史的孤鸿落雁。岭南文坛的真正崛起始于明清。在汪辟疆的名单中,邝露、黎遂球皆作为晚明岭南文坛代表,其声望远不及岭南三大家:陈恭尹、屈大均、梁佩兰。而三大家的扬名则直接得益于与江南文人的交往,所以汪辟疆亦云,“(清初)岭表诗人,与中原通气矣”(79),其中重要的机缘即是吴兴祚的到来,他的总督府提供了文化交流融合的平台。吴兴祚幕府的存在,证明了岭南文坛从此不再是蛮烟瘴雨中的几个贬谪官员的哀叹呻吟,而是逐渐抗衡中原的文坛主力。直到近代,岭南文坛引领了中国文坛的发展走势。而回归到曲坛,如果说晚明时期,岭南的昆曲尚属个别商人和官员的私人爱好,昆曲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尚属偶然和迟缓,那么,清初,由于吴总督的倡导,昆曲已如水银泻地般融入岭南的文化生活中。 明代天启初年到清康熙初年是昆曲的全盛时期,两广总督吴兴祚无意中碰触到这个文化发展的机遇,前明政权留给他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坛上的精英,他不失时机地将这些精英文士灵活地招纳到幕府中,使得两广总督府在清初独特的文化生态中享有巨大的人才优势,他不但调整了清初文化生态的边界,而且主导了清初岭南文坛的发展趋势,并进而创造了清代岭南文化最初的繁荣。昆曲作为解读清代文化的一扇窗口,它从文化上把江南与岭南关联起来并向外延展,到达京师,遍及中国。 吴兴祚是推动清初昆曲全盛的重要人物,其在江南至岭南所组建的幕府保存了清代昆曲发展生态的清晰记忆。更重要的是,它是明清文化血脉相连的标志,它证明了文化所拥有的稳固性,暴力、政权更迭的背后仍有不曾间断的文化力量。 吴兴祚幕府揭开了清初曲坛的序幕,作为清初最具有文化内涵的政治军事幕府,他参与了清初的政治军事事件,但作为一个幕府,真正能够使其于史留名的却是其文化成就。吴兴祚于清初文坛,执“鸡坛牛耳”(80),其幕府直接促动了岭南戏曲文化走向繁荣,许多剧目反复搬演,广为传播,并一直绵延至今。“至清初,昆腔戏班更多在广州出现”。(81)如果说由于特殊的政治背景,岭南塑造了清初特定的历史,那么,吴兴祚幕府则演义了清初的文坛生态:经济和文化在清初几十年仍然继续向多元和包容的方向进展。同时,透过吴兴祚幕府,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王朝崛起的蓬勃动力,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成为衡量一个新王朝生命活力的标志。戏曲同诗词文一起,重新建构了新王朝的文坛景观。从此,岭南文学作为一支强大的阵营真正融入到中国文学史的进程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