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戏曲表演的基本规律 麒派艺术以其精湛的表演揭示了中国戏曲的基本特征及其规律——表演为核心。而戏曲表演的最高境界正在于“全在戏中”——既在“戏剧”之中,更要在“戏曲”的特殊逻辑之中。 中国戏曲以表演为核心,并不是“贫困戏剧”观念的结果,更不是在现代舞台技术充分发展之后强行压制技术手段的结果,而是以歌舞为手段的戏曲表演艺术在历经了千百年的创造积累所达到的高度及其相应艺术精神,以及无数优秀戏曲演员以他们的出色舞台表演的光辉及其征服力所呈现出来的基本特征。周信芳的舞台艺术,不仅突显着戏曲表演的核心地位,更是常常把人们领向了戏曲表演最高境界的审美感悟之中,也就是“全在戏中”。 “全在戏中”的第一层意思是全在“戏剧”之中,也就是演员的表演要在戏剧人物之中、戏剧情境之中。这本是所有戏剧的通则,因为戏剧就是演员当众扮演角色来表演故事。戏曲自然也不例外,并且具有着自己的传统。清代李渔就说过要代戏中人物“立心”、“立言”,伶界大王谭鑫培则明确要求演戏必须“讲究戏理”,而戏曲界也普遍流传着“装龙像龙,装虎像虎”的戏谚,所以,周信芳也直接说道:“扮相扮相,扮上就要像嘛。”[3] 全在戏中,并不是要求演员完全化身为角色。其实,演员在舞台上谁也无法完全化身为角色,即使是十分讲究心理技术的体验派演员也是如此。因为无论如何,演员都是在扮演,都必须按照规定的剧本、在规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去表演,这就必须保持演员自身最基本的理性与控制。更何况每个演员对戏剧及人物的个性阐释,自然带有着强烈的个人创造特点,甚至是个人艺术及生理素质的鲜明烙印,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魅力。关键在于,演员的表演必须合乎戏剧的逻辑,这正是戏剧作为代言艺术的基本原则。戏曲作为戏剧之一种,它也必须遵循戏剧对生活“再现”的基本要求,尽管“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更具有“表现”的性质。而优秀的戏曲演员,不仅对此具有清晰的认识,而且也具有极强的自控能力和极深的体验水平,而绝不会发生在舞台上出戏、散神的情况。 关于麒派戏的表演,李紫贵先生有过一段很有趣的叙述。他说其父亲、叔、伯曾与周信芳多年同台,因此从小就常到后台看戏。按理说小孩子看文戏很容易打瞌睡,但是自己每次看麒派戏就不打瞌睡,并始终会被他吸引住,因为他的演出完全不同于闭着眼睛一板三眼听戏的那种文戏,而这正是由于周信芳文戏武唱的原因[4]。很显然,他的所谓文戏武唱,并不是加入了许多的武功,或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解把武功作为了身段表演的基础,而是他的表演特别追求鲜明的节奏,鲜活的人物,和尤为生动的表现方式,因此特别抓人。 的确,周信芳是把表现戏剧、塑造人物作为自己舞台表演甚至是麒派艺术的核心来认识和追求的。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有一次云南有一位唱麒派的青年老生演员写信向周先生求教如何学习麒派,周信芳特别认真授意张丙昆回信告诉他,核心的意思就是,把剧本弄懂,人物弄通,然后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学麒派③。而根本不是如一般人想象的那样,要求他学哪几出戏、哪些腔,哪些身段、唱法、力度等。这正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对自己流派艺术本质的某种认识,即首先要讲究演人物,深入到角色内心中去,然后再根据自己条件来创造最为准确、同时最有个性的表现手段。 所以,他的舞台表演往往与众不同,把戏剧艺术真实作为重要的原则和舞台效果来加以追求。在这一点上,很让同行佩服。过去李少春就深怀敬意地说过,周信芳在台上是生活在角色之中,而不像一般人是在“演戏”。他曾以《乌龙院》的演出为例,每当宋江唱到“行几步来至在长街上”时,自己就会停下脚步,等着别人来“搭架子”,即出现了街谈巷议:“列位看哪,前面走的张文远,后面跟随宋公明,师徒二人同走一条道路,倒叫我等好笑啊!哈……”但是周信芳的表演,却是唱完上句之后依然还在走,直至听见提到了自己“宋公明”时,他才会停下脚步,这就更合情理,比自己高明多了④。 其实如果进一步看,我们还会注意到,周信芳由于更多自觉地接受新文化的影响,甚至曾经直接参与过话剧、电影活动,因此在自己的戏曲表演中也更注重心理体验,这就在传统讲究戏理的基础上又进了一层。也就是说演戏不仅要合情合理,而且人物还要生动真实。所以他格外主动追求深刻的心理体验,追求塑造鲜活的形象,让人物具有一种血肉的质感。他十分注意观察生活,理解剧本,分析人物,强调运用心理体验的技术。他说:“演员如果不熟悉人物的生活,不理解人物的感情,不懂得人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方法,就一定演不像,观众面前也通不过。”而且在人物刻画上,到了追求深入骨髓,精准地把握分寸,不惜狠下功夫、不懈努力的地步。比如对他常演的宋士杰这个人物,他就说过:“要演好这个角色,还必须掌握分寸,因为幽默和庸俗,洒脱与油滑,往往只一步之差。”[5] 正是具有这样的一种观念与追求,所以在《宋士杰》的演出中,他才会有念状纸时面对着空白纸条却眼神中全然有物、上下扫描;抄录密信于衣襟后,还决不忘记抖动衣衫、晾干墨迹这样的细节处理。甚至通常在他演戏还未出场之前,就总是在幕内开始耍袖子、跟锣鼓、入戏情,我们对此也不能简单理解为敬业,而正是他对演员表演追求全在戏剧之中这一表演规律的努力恪守。 而当我们看他《下书杀惜》的演出中,那一段丢失了招文袋之后急切地回忆招文袋丢失过程的表演,那完全是内心活动,而且全无一句台词,却表演得极其清晰、准确、生动。其中心理体验的深刻细致,理性分析的准确,捕捉形式的到位,都让人由衷地折服,并能够深刻感悟到戏曲表演在戏剧之中所能达到的全部精彩。 “全在戏中”的第二层意思,就是要全在“戏曲”之中,也就是戏曲表演应该遵循戏曲艺术规律,自然而纯熟地运用戏曲表演手段,合乎戏曲艺术的特殊逻辑、体现戏曲精神。用业界的话说,舞台上的一切表演,都得是戏曲“里面的事”。而且还是那么的自然,化为了一种戏曲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