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戏剧学 >

明清册封使记录的琉球演剧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文化遗产》 叶长海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明朝与琉球已确立册封朝贡关系。明清时期中国政府共23次派出使团远赴琉球举行册封仪典。本文对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做了梳理,着重考察了明清册封使所记录的琉球演剧史料,可知琉球演剧深受中华戏曲(尤其是四平戏、梨园戏、莆仙戏等)的影响。演出者多为琉球“闽子弟”。及至清康熙年间,琉球才出现本土专业演员,其表演亦受中华演剧的启发。
    关 键 词:明清册封使/琉球“闽子弟”/琉球演剧/琉球“组踊”
    作者简介:叶长海(1944 - ),男,浙江温州人,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 200336)
    明洪武五年(1372),明太祖朱元璋派遣行人杨载赴琉球,诏谕琉球国王向明朝入贡。此后,明朝与琉球确立了册封朝贡关系。琉球国新王嗣位,中国朝廷就会派遣册封使率领大型使团,为其册封加冕。自明永乐二年(1404)至清同治五年(1866),460馀年间,中国政府共23次派出使团远赴琉球举行册封仪典。
    明嘉靖十三年(1534)陈侃率团出使琉球,归国后撰写《使琉球录》,记录出使琉球的经历。书中记录明太祖时,“特赐以闽人之善操舟者三十有六焉。”①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记载此为洪武三十一年(1398)事。②
    陈侃在另上表中云:“琉球国在海外无虑数千里,汉唐宋时皆未尝内附,至元时遣将伐之而亦不从。至我太祖登基,首先臣附,率子弟来朝。此岂区区势力所能服哉?要必有所以感之者耳。我太祖悦其至诚,待亦甚厚。赐以符印,笼以章服,遣闽人三十六姓,为彼之役。又许其遣子弟入国学读书习礼。彼亦感激,久而匪懈。”③
    此“三十六姓”移民到琉球后,聚居在“唐营”,即后来的久米村。④他们本人及其后裔为中琉的外交往来及文化交流贡献甚巨。
    近年常提到的钓鱼岛归属问题,我国古籍的纪录就首见于陈侃的这份报告。陈侃在《使琉球记·使事纪略》中写道:
    五月朔,予等至六(广)石,大舟亦始至。二日,祭海登舟,巡守诸君请宴为饯。是日,北风大作,昼昏如夕。舟人皆疑,予等亦有惧心。有爱之者,劝迟迟其行……五日始发舟,不越数舍而止,海角尚浅。至八日,出海口,方一望汪洋矣……九日,隐隐见一小山,乃小琉球也。十日,南风甚迅,舟行如飞,然顺流而下,亦不甚动。过平嘉山、过钓鱼屿、过黄毛屿,目不暇接,一昼夜兼三日之路。夷舟帆小,不能相及矣,在后。十一日,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夷人歌舞于舟,喜达于家。⑤夜行彻晓,风转而东,进寻退尺,失其故处。又竟一日,始至其山,有夷人驾船来问,夷通事与之语而去。十三日,风少助顺,即抵其国。奈何又转而北,逆不可行……二十五日,方达泊舟之所,名曰那霸港。计六(广)石登舟至此,几一月矣。⑥
    这番话说明渡洋所经历之钓鱼岛等岛屿不属琉球,而自古米山始“乃属琉球”。文中所言的在册封船上的“夷人”即古米山(后亦称姑米山、久米岛)的琉球人,他们此时正在册封使船上充任领航水手,或担任“通事”,即翻译工作。这些“夷人”正是“三十六姓”闽人的后裔。后来,谢杰《琉球录撮要补遗》“原委”条云:“每科、司出使,必以河口土著人充通事,谓之‘土通事’。七姓充者,谓之‘夷通事’。土通事能夷语,夷通事能“华语。”⑦这里所谓的“七姓”,即是万历初年生活在姑米山的闽人后裔。这些“夷人”的“歌舞”,自然是带有“闽人”特质的琉球歌舞。
    琉球的“三十六姓”移民,他们从洪武年间开始生活在古米山,历来有许多人从事操舟渡海及翻译事务。在册封使出海之前,琉球国会专门派送此等人才过海前来迎接“天使”。《使琉球录·使事纪略》中写道:
    琉球国船至,乃世子遣长司蔡廷美来迓予……长司进见,道世子遣问外,又道世子亦虑闽人不善操舟,遣看针通士一员,率夷稍善驾舟者三十人,代为之役。⑧
    陈侃在另一表中亦言及此事⑨。可见陈对琉球的善意甚为感念。
    陈侃又录唐代杜佑《通典》记琉球人歌舞的话:“歌呼蹋蹄,音颇哀怨,扶子女上膊,摇手而舞。”(叶按:陈侃所录与《通典》原文有出入,而与《隋书·流求国》同。子女,《隋书》作“女子”)陈氏以自己出使琉球所亲见的事实,对《通典》的话表示“质异”。陈侃云:
    乐用弦歌,音颇哀怨。尝闻其曲有“人老不少年”之句,亦及时为乐之意。如唐风之“山有枢”也。更以童子四人,手系折而足婆娑以为舞焉。所谓蹋蹄之歌,女子之戏,皆非也。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