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爸爸去哪儿》上映五天日票房、全国排片比例 从表二可以看出,《爸爸去哪儿》可谓从上映第一天就一路高歌猛进,尽管有递减的趋势(这说明这部电影并不是一部口碑相传之作——如《泰囧》和《北京遇上西雅图》票房是首日低于第三日——而是逐日递减)但是却能够基本保持在较高的水准上,正是由于这部电影的成功营销。 电影营销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经济学、大众心理学的问题,因为电影不是鸡蛋、面粉,也不是衣服和鞋子,既不属于必要消费,也不属于时尚消费,除了可以跟社交性消费牵扯上些许联系之外,就主要属于精神消费了。这也是为什么在30年代世界经济萧条、工人下岗的年份里,人们纷纷涌入了电影院,因为他们在物质极端匮乏的时刻极度需要精神的慰藉,来暂时缓冲对物质的需要和渴望,所以精神消费才会暴涨。但是在如今这个物质相对较为丰富,经济增长较快,城市居民生活水准渐好的时间里,精神的需求对于大众来说却成为了一个弹性指标,即使人们可以接受比过去高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票房,但是对于快节奏的生活和拼搏的城市人来说,或者对于拥有闲适生活的中小城市人来说,为何要走出家门,放弃电视、电脑、平板电脑、手机,将钱包里的钱心甘情愿的交到电影院手里呢? 一、前期宣传奠定基础 电影营销的宣传部分,往往是制片方最为头痛的问题:如何将电影资讯、看点、时间牢牢的植入观众的脑海?如何激起观众想看电影的欲望?如何让他们想去观看的欲望变成一种消费必须? 在这方面,制片方们可谓是绞尽脑汁。传统好莱坞往往热衷于以明星、类型作为一部电影的品牌标签,所以为了宣传的方便,他们会不惜重金使用大牌明星,更会以大牌明星为主而将影片量身定做,最为典型的就是西部片和专门演西部片的男明星,他们所饰演的西部片几乎都是同样的形象、同样的性格、同样的价值观和叙事,仅仅更换了不同的时间、地点、女主角和情节,但是却依然能够在30到50年代得到观众的青睐。 在传统好莱坞的方法陨落、新好莱坞崛起之后,制片方开始使用更加多元的宣传策略,不仅仅是使用大明星和熟悉题材(如文学名著改编等),而是开始给电影附加上许多其他因素,如使用电视网络媒体进行宣传、参与国际电影节、不断的推出明星绯闻等,同时加强了对电影独特性的宣传,如《大白鲨》、《侏罗纪公园》等将电脑特技作为电影最有利的宣传切入口,让观众为了观看这样的电影奇观而不得不进入电影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