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参见张文静:《略论“五四”时期外国戏剧的翻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周学普:《近代剧研究参考书》,《戏剧》1921年第1卷第6期,文中所列皆为欧美戏剧研究著作,共28种。田禽:《中国戏剧运动》,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据该书第八章“三十年来戏剧翻译之比较”中记载:从1908-1938年,总共出版了387册翻译的剧本。其中日本剧本84册,即翻译自欧美的剧本共303册。 ②国立北京大学文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课程一览:《戏剧选读》,潘家洵主讲,学分六;《莎士比亚》,梁实秋主讲,学分六;《欧洲戏剧史》,赵诏熊主讲。国立中央大学外国文学系课程:《英文戏剧》,三年级必修;《莎士比亚》,四年级必修;《现代戏剧》,三四年级选修;《希腊悲剧》,三四年级选修。国立武汉大学外国文学系课程:《戏剧入门》,袁昌英主讲;《莎士比亚》、《希腊悲剧》,方重主讲,此两门为选修课。私立光华大学文学院英文系三四年级必修课程:《莎士比亚》、《诗学》;选修课程:《欧美现代戏剧》。私立金陵大学外国文学系课程:《英文戏剧》、《莎士比亚戏剧》、《现代英文戏剧》,均为三学分。参见张研、孙燕京主编:《民国史料丛刊——文教·高等教育》,(第1063、1082、1095、1093、1085页),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版。 ③参见竹元规人:《1930年前后中国关于“学术自由”、“学术社会”的思想与制度》,《学术研究》2010年第3期。文中说:对于学术研究来说,1928年到1937年的近10年是近代以来比较稳定的发展期,所谓“胡适派”学人是1930年前后中国学术界的中坚,虽然有些对立的学人和学派,但他们能够吸引、提拔学生,动用国内外的种种学术资源,推动学术研究,影响力还是最大的。另参见章清:《民初“思想界”解析——报刊媒介与读书人的生活形态》,《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3期。 ④参见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1924-1925年的课程表》,《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16—317页;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外国语文学系概况》,《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13页;另参见龚元:《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清华传统”》,《戏剧艺术》2012年第3期。 原文参考文献: [1]清末民初的新潮演剧(笔谈)[J].戏剧艺术,2010(3). [2]傅斯年.戏剧改良各面观[A].傅斯年学术散论[C].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3]欧阳予倩.予之戏剧改良观[A].欧阳予倩文集[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4]陈松青注解.易顺鼎诗文集(卷1)[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5]张伯驹.红氍纪梦诗注[M].香港: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78. [6]吴祖光.广和楼的捧角家[A].吴祖光选集(第五卷)[C].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 [7]傅谨.谭鑫培的文化意义与美学品格[J].戏剧艺术,2012(3). [8]叶长海.中国戏剧史稿[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9]布罗凯特.世界戏剧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 [10]朱双云.新剧史(“评论”章)[M].上海:新剧小说社,1914. [11]袁国兴.“文明戏”的样态与话剧的发生——兼及对“文明戏体系”说的质疑[A].中国话剧研究(第十一辑)[C].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12]远生.新剧杂论(续)[J].小说月报,1917,5(2). [13]悼愚.春柳之优点[J].剧场月报,1915,1(3). [14]季子.新剧与文明之关系[J].新剧杂志,1914(1). [15]马二.啸虹轩剧话·叙言[J].游戏杂志,1915(18). [16]马二.新剧不进步之原因[J].游戏杂志,1914(9). [17]徐半梅.话剧创始期回忆录[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 [18]白.评〈不如归〉[J].戏剧丛报,1915,1(1). [19]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 [20]胡适.易卜生主义[J].新青年,1918,4(6). [21]陈大悲.爱美的戏剧[M].北平:晨报社,1922. [22]余上沅.晨报与戏剧[N].晨报副刊,1922-12-1. [23]陈大悲.关于剧评的我见[N].晨报副刊,1922-2-23. [24]熊佛西.论剧评[N].晨报副刊,1927-3-26. [25]刘西渭.雷雨——曹禺先生作[A].咀华集[C].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 [26]许纪霖.20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A].另一种启蒙[C].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 [27]韩石山.李健吾传(第三章“清华时期”)[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28]寇显.李健吾散文选集[C].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29]李健吾.咀华二集·跋[A].咀华集·咀华二集[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0]张丽琴.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清华学派[J].清华大学学报,2011(1). [31]洪深.我的打鼓时期已经过了吗[A].洪深研究专集[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