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大江千晶的《穆儒丐思想轨迹之一端——以旧剧改革为中心》(“新潮演剧与新剧的发生”研讨会论文,2012年12月23日,中国戏曲学院),介绍了穆儒丐对春柳社的观点。 ②该引用依据神州国光社版本,和新中国成立后的版本有所不同。 ③中央戏剧学院图书馆、国立剧专江安史料陈列馆收藏着该文。 ④笔者所见文章收入梁淑安编《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1919-1949·戏剧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⑤笔者所见为广西戏剧研究室、广西桂林图书馆主编的《西南剧展》(丽江出版社,1984年2月)中收录的文章。 ⑥吉田登志子的《中国話劇黎明期における日中演劇交流》(《演劇学論集日本演劇学会紀》48号2009年6月)发掘新资料,也详细谈这个问题。魏名婕《论日本新剧运动对陆镜若的影响》(《戏剧艺术》,2012年第4期)也谈同样的问题。 ⑦参见李协京的《近代中国的赴日留学生:学术研究领域无亮点》(《教育史研究》,2004年第3期)。 ⑧参见徐美燕的《“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P.10-11)。 ⑨参见《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1919-1949·戏剧卷》中收录的文章,P.332。 原文参考文献: [1]傅谨.重新寻找话剧在中国的起点[N].文艺报,2007-8-27. [2]王凤霞.重探百年话剧之源——中国话剧不始于春柳社补证[J].艺术百家,2008(4). [3]王凤霞.文明戏考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朱栋霖等.清末民初的新潮演剧(笔谈)[J].戏剧艺术,2010(3). [5]朱双云.新剧史[M].上海:新剧小说社,1914. [6]洪深.从中国的新戏说到话剧[J].现代戏剧(第一卷),1929(1). [7]郑伯奇.中国戏剧运动的进路[J].艺术月刊,1930. [8]剑啸.中国的话剧[J].剧学月刊(第二卷第七、八期合刊),1933. [9]欧阳予倩.自我演戏以来[M].上海:神州国光社,1933. [10]穆儒丐.戏剧之概念[J].盛京时报,1934. [11]欧阳予倩、夏衍等.中国剧运先驱者怀旧座谈会[J].光明(第二卷第十二号),1937. [12]徐慕云.中国戏剧史[M].上海:世界书局,1938. [13]上官蓉.文明戏与话剧[J].作家(第一卷),1941(5). [14]欧阳予倩.西南剧工大会欧阳予倩讲述话剧运动史[N].广西日报,1944-3-7. [15]张庚.中国话剧运动史初稿(一章)[J].戏剧报,创刊号、1954(2-5期). [16]徐半梅.话剧创始期回忆录[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 [17]无署名.中国戏剧家协会将于今年底举行话剧运动五十周年纪念活动[J].戏剧报,1957(7). [18]黄爱华.中国早期话剧和日本[M].长沙:岳麓书社,2001. [19]刘平.中日现代演剧交流图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20]无署名.春柳社演艺部专章[J].北新杂志(第三十卷),1907. [21]陆镜若.伊蒲生之剧[J].俳优杂志,1914(1). [22]欧阳予倩.回忆春柳[A].〈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集〉编辑委员会.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集(第1辑)[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 [23]濑户宏.中国话剧成立史研究[M].东京:东方书店,2005.(日语) [24]濑户宏.试论文明戏历史分期和它在中国戏剧史上地位[J].戏剧艺术,2006(1). (责任编辑:admin) |